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內米價逆勢下跌一線調查

 

CCTV.com  2008年04月05日 08:43  來源:政經新聞  
[內容速覽]  幾乎是一夜之間,米價問題成為世界性話題,全球化下的中國,屏息凝神。4月4日,在方正縣當地最大的大米加工企業──盛軍米業有限公司,《華夏時報》記者採訪了該廠大米採購的負責人王志平。就在黑龍江稻農手中的稻米賣都賣不掉時,中國南方一些城市卻在擔心大米會因為短缺而漲價。

  國際大米價格創出20年新高!

  幾乎是一夜之間,米價問題成為世界性話題,全球化下的中國,屏息凝神。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拋出“至少有兩個地方的糧庫是空的”、全國政協委員許雷稱黑龍江和遼寧等地仍有70%的余糧賣不出去之後,媒體將嚴肅的目光投向中國的糧食安全和糧農。

  中國大米庫存多還是少?中國米價會否步泰國後塵出現暴漲?中國是否存在糧食安全問題?本報特派記者遠赴黑龍江賓縣、方正縣等産糧地進行了調查,試圖解開其中的懸疑。

  3月中旬,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北京表示:“至少有兩個地方的糧庫是空的。”

  與此同時,著名育種專家、全國政協委員許雷調研半個月後發現,在春節以前,黑龍江、遼寧和河北農民手中余糧仍然有70%沒有賣出去。

  一邊是糧庫空虛,一邊是農民糧食沒有賣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怪現象?難道確如許雷所言,是因為糧價低嗎?還是另有隱情?

  2008年3月31日,在國家發改委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的第二天,《華夏時報》特派記者遠赴黑龍江哈爾濱市賓縣、方正縣進行實地調查。

  稻穀價賤無人收

  李佔春都快急瘋了。3萬斤稻穀(脫殼即為大米)積壓在手裏,賤賣都沒有人收購。

  “收穫了4萬斤稻穀,整整裝了240袋,只靠我走家串戶賣掉了60袋。”李佔春鬱悶不已。

  4月1日中午,記者在賓縣新甸鎮玉泉村永傑屯李佔春家裏看到,剩下的180袋稻穀塞滿了兩間房子。

  李佔春是鎮玉泉村水稻種植大戶。2007年,他共種了60畝地,其中40畝是水田。他沒有想到,水稻豐收也會成為煩心事。

  看著剩下的180袋水稻,李佔春不住地問記者:“為什麼就沒有人來收呢?”在李佔春看來,今年水稻價格低,根本不應該出現賤賣都賣不掉的事情。

  同大豆和玉米比較,水稻的價格也在走低。2007年秋天以來,大豆的價格漲了1元多,最高時能賣到3塊錢,玉米也漲了好幾毛,只有水稻不僅不漲價還掉價,即使掉價賤賣也賣不掉。

  “種一畝水稻要700元左右,一畝水稻可以産1000斤,以現在水稻0.75元的價格來算,一畝水稻賣的錢正好抵消種田的成本。”李佔春抱怨,“老百姓都快種不起田了。”

  種了多年水稻的李佔春,還是第一次遇到稻穀賤賣都賣不掉的怪事。“光聽收音機裏説7毛5分錢收購水稻,就是不見人收。”李佔春又一次問記者,“為什麼就沒有人來收呢?”

  賣不掉的水稻成了李佔春心頭最大的煩心事,因為李佔春家的主要收入就是賣水稻,而馬上面臨的春耕又急著用錢買肥料、種子、農藥等農資。

  李佔春很惱火,他甚至一度想把水田改成旱田,種上玉米或者大豆。由於水稻就在松花江邊,容易被水淹,還只能種水田。無奈之餘,李佔春也只能繼續種水稻。

  臨別之際,李佔春仍然對本報記者抱有極高的期望:“你要是能解決我們賣糧難的問題,那真是幫了我們的大忙了,我們老百姓都會感激你的。”

  2008年4月1日至4月4日,《華夏時報》記者分別從哈爾濱的賓縣、哈爾濱産稻區的木蘭縣、方正縣得到證實,穀子的價格為每斤0.75元,等級好的才能賣到每斤0.76元,另外大米的價格維持在每斤1.20元。而去年水稻的價格在0.90元左右,大米的價格在1.40元和1.50元之間。

  據《華夏時報》記者調查,李佔春的遭遇並非是個案。在哈爾濱市方正縣和木蘭縣兩個水稻主産區,同樣面臨水稻賤賣都賣不掉的問題。

  量多疑是價賤主因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哈爾濱地區的稻穀賤賣都賣不掉呢?帶著這個疑問,《華夏時報》記者相繼採訪了賓縣、木蘭縣和方正縣的糧販、糧站和糧店。

  “去年大米的價格還在1.40元和1.50元之間,現在穩定在1.20元。就是方正縣(與賓縣相鄰)的大米成袋賣也才賣到1.30元。”賓縣新甸鎮雙利達糧油店的老闆肯定了大米價格的下調,並告訴記者:“主要是南方來這裡採購大米的客商太少了,造成了本地大米的滯銷。”

  雙利達糧油店老闆的這一説法,在木蘭縣和方正縣收購稻米的私人收糧點相繼得到證實。

  “南方大米降價,鐵路運費提高了20%,販賣大米10%的利潤被擠去一大部分。沒利可圖,南方客商當然不來了。”木蘭縣某私人收糧點負責人叢和軍説。

  然而,在很多人看來,這並非真正的原因。

  4月4日,在方正縣當地最大的大米加工企業──盛軍米業有限公司,《華夏時報》記者採訪了該廠大米採購的負責人王志平。

  “真正的原因是全國性的大米豐收。”王志平分析説,豐收造成南北大米的差價只有三五分錢,而往年,東北大米大比南方大米貴5毛。

  據王志平介紹,大豐收使各米廠大量出貨,造成大量大米上市。在京津唐、山東半島這些地方,市場上的大米多得引發滯銷,造成東北地區大米的價格偏低。“今年大米出廠的批發價只有1.08元,往年則達到1.24元。而且,即使便宜也不好賣。”王志平説。

  當然,王志平也承認鐵路運輸不暢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往年每個月我們能爭取走40多車皮大米,現在每個月只能爭取到三到五個車皮。”由於車皮難爭取,盛軍米業大批的大米停在火車站臺上沒辦法運到外地。

  據了解,往年元旦之前稻農手中的稻穀基本已經售完了,只有今年特別。“年前稻農手裏有70%余糧,現在稻農只剩下30%的余糧。雖然稻農手中的余糧減少40%,但是大都由稻農手中轉到了米廠,並沒有真正運輸到外地。”王志軍説,“下一步就看中央出臺什麼政策處理糧農手中的余糧了。”

  以盛軍米業為例,其最大的庫存量是1.3萬噸,目前只收購了2000噸稻米。“主要是沒有錢,申請的貸款遲遲沒有下來。於是就出現了稻農賤賣稻米也賣不掉的現象。”王志平説,盛軍米業是想收而無能為力。

  在方正縣,上規模的米廠有30多家。這些米廠也都普遍存在著銷售不暢的問題。而由於大米的銷售不暢,直接造成米廠無法回收資金,這又使米廠無力收購稻農手中余糧。

  時下正值春耕時節,記者從當地稻農家了解到,他們種地所需的錢,主要依靠向信用合作社貸款,甚至向私人借貸。

  “‘二氨’漲價、複合肥料漲價、薄膜漲價、雇工工資漲價、柴油漲價,就是水稻價格不漲。”李佔春這樣向記者抱怨。

  就在黑龍江稻農手中的稻米賣都賣不掉時,中國南方一些城市卻在擔心大米會因為短缺而漲價。連日來,香港媒體紛紛報道由於匯率及産地歉收等原因,香港米價上漲,出現市民搶購。

  “我們這裡不缺少大米。”王志平告訴記者,他已經聽説有南方客商正在趕往黑龍江,“但現在還沒有見到”。

責編:龐帥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