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印花稅 財政改革的最好切入口

 

CCTV.com  2008年03月24日 11:17  來源:理財週刊  
[內容速覽]  那種拍拍腦袋,既缺乏現代市場經濟知識,更不顧人民利益的財政預算,以及與此相關的財政體制,是到了必須徹底改革的時候了。我們不妨來算一筆賬:  按股票日均交易額1500億元計算,依照現行0.3%的印花稅率雙向徵收,全年印花稅收入為2250億元(1500億元0.3%2250天)。

  那種拍拍腦袋,既缺乏現代市場經濟知識,更不顧人民利益的財政預算,以及與此相關的財政體制,是到了必須徹底改革的時候了。而印花稅則是一個最好的入口。

  賀宛男

  溫家寶總理在兩會記者會上向世人宣告:“政府的任務就是保護人民的自由、財産和安全。”“今後五年,我們要下決心推進財政體制改革,讓人民的錢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

  財政改革離不開稅,因為財政收入絕大部分都是稅收所得。財政改革是一項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而當前人民意見最大、而且改革也相對最容易的,就是證券交易印花稅(以下簡稱印花稅)的改革。

  從2008年財政預算報告(草案)中我們得知,今年安排印花稅收入1945.15億元,與上年2005億元的實際完成額基本持平。

  1945億元的印花稅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不妨來算一筆賬:

  按股票日均交易額1500億元計算,依照現行0.3%的印花稅率雙向徵收,全年印花稅收入為2250億元(1500億元0.3%2250天)。也就是説,要完成1945億元的印花稅預算,其前提是,日均股票交易額需在1500億元左右。那麼,1500億元的日均交易額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全年交易額將達37.5萬億元(1500億元250天),按流通市值8萬億元計算(如今只有7萬多億元了),市場一年需換手4.69次,即每季度換手超過一次!

  眾所週知,一年換手超過4次是非常高的換手率,國外成熟股市年均換手不足1次,可堂堂國家財政部所制訂的印花稅預算,恰恰是建立在高度投機的基礎之上!是的,依據中國證監會網上公佈的數據,2007年股票交易總金額為46.05萬億元,根據今年的預算交易額約為37.5萬億,相比之下投機程度已有所下降。但是如果按大多數人提出的、市場也認為較有希望實現的“單向徵收”,全年交易額就需達到75萬億,按現在的7萬多億元流通市值,那就是一個月換手一次;而如果又改單向又減稅率,股民不知要怎樣地忙個不停了。概而言之,像去年那樣年換手超過6次的特大交易額,是在特殊年份出現的極其特殊的情況,當年2005億元的印花稅收入,其稅基正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高投機市場,根本不能作為日後任何一年財政預算的決策基礎。

  由此看來,輿論熱議、上億股民寄予厚望的印花稅減負,其可能性只能是:要麼仍按0.3%稅率雙向徵收,交易額和投機程度略減;要麼單向減徵,前提是股市必須“活躍”再“活躍”,投機更投機;要麼政府順從民意印花稅減負,市場也逐漸理性,則1945億元的印花稅指標根本完成不了。

  另一個是2007年的財政預算執行情況。我們知道,2007年全國財政超收7239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超收4168億元。財政超收具體是哪些項目並未公佈,但是,印花稅從2006年的179億元猛增至2007年的2005億元,超收1800多億元想是沒有問題的。若如此,則印花稅超收就要佔到中央財政超收(印花稅均屬中央財政)的近一半,這些超收部分都用到哪去了呢?取之於股市理應用之於股市,廣大投資人期望有個明晰的説法。

  財政預算和決算是非常嚴肅的事。如今,2007年財政決算和2008年財政預算均已經全國人大通過,由於審議通過後的預決算報告尚未公開見報,筆者不知道今年1945億元的印花稅預算改還是沒改,更不知道去年2005億元的印花稅收入是如何使用的。不管怎麼樣,就算2900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已經舉起了莊嚴的手(有消息稱,財政部的《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有362票反對、102票棄權),建立在高度投機之上的印花稅預算,也是根本不顧國際慣例和市場穩定,更是將溫總理提出的“保護人民的財産和安全”遠遠地拋之腦後,對後一點,制訂印花稅預算的高官恐怕連想都沒有想過。

  一面將“穩定健康”作為中國股市發展的根本大計,一面卻通過稅率調控實實在在地將市場引向高投機。那種拍拍腦袋,既缺乏現代市場經濟知識,更不顧人民利益的財政預算,以及與此相關的財政體制,是到了必須徹底改革的時候了。而印花稅則是一個最好的入口。恰如溫總理所説:“一個國家的財政史是驚心動魄的。如果你讀它,從中看到的不僅會是經濟的發展,還是社會的結構和公平正義的程度。”但願從印花稅的改革中讀到公平和正義。

  

責編:金文建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