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5日 14:02 來源:
| |
女英雄方玉榮晚景淒涼無悔壯舉
(生活報2006年6月17日七版)
37年前,27歲女工捨身救火,被燒掉耳朵、乳房、腳後跟,成為國人學習的英雄,如今卻要靠廉價去痛片抗爭病魔的折磨--
一位捨身救火搶救集體財産的女工,一位被燒掉耳朵、乳房和腳後跟的女工,一位身上異體植皮23次的女工,一位曾經走進全國全日制小學課本的女工,一位與王傑、劉英俊、向秀麗等英雄名字一樣響亮的女工---
她的名字叫方玉榮。
6月5日,一個偶然的機會,記者走進了方玉榮的家。
鄰居靠敲墻判斷她是否活著
鶴崗市工農區一片樓房的身後,是一片尚未改造的破舊平房,方玉榮就住在這片舊平房裏。
敲方玉榮家門,驚動了鄰居。聽説記者要找方玉榮,這位熱情的鄰居説,“方玉榮就住這兒,我早上敲墻她還回聲呢!就是年歲大了腿腳不大好使。”果然,過了一會兒,門開了。駝著背,一頭白髮,眼睛、嘴巴和脖子有明顯燒傷痕跡的方玉榮出現在記者眼前。
方玉榮拎著鑰匙的左手手指蜷在一起,只有四個指頭,明顯殘疾的右手有三個手指。已經是夏天了,老人還穿著一雙厚棉皮鞋,顫巍巍地領記者穿過前屋的小倉房。在倉房和後屋之間,有個不足10平方米天井式的小院,小院養著10多盆花草,最大的一棵仙人掌已經有一米多高了。老人笑著説,“一個人憋在家裏悶得慌,養幾盆花做個伴。”老人的後屋是一間30多平方米的舊磚房,隔成廚房和臥室。
老人的臥室裏搭著炕,還有一張簡易的折疊床,炕頭的桌子上放著一堆藥盒,還有一台巴掌大小的黑白電視機,一組老式組闔家具。組闔家具上有一個挂鐘,鐘面上沒有指針,取代的是一張漂亮少女的舊照,方玉榮説,照片上那個少女就是年輕時候的她。
老人介紹説,她原來住在工農區十七中學的後面,那間破房子又矮又黑,頂棚四處漏雨,到了冬天屋子怎麼燒都像冰窖一樣。後來她那地方被扒掉蓋樓了,開發商給她買了這個平房。老人説,搬到這間房子裏不挨凍了,不被雨淋了。老人説,以前有人送她一台舊電視,看了好多年,老得連影子都沒有了,只能當收音機聽,後來連聲音也沒了。有人説這樣的電視有可能會爆炸,嚇得她把破電視處理給了收破爛的了。現在桌子上那臺巴掌大小的電視機是大兒媳婦從別人那兒要來的,也調不出個人影來。
據老人介紹,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她被燒傷的那年,自己還懷著孩子,丈夫就和她離了婚。大兒子和女兒都被丈夫帶走了,由於自己燒傷後吃藥太多,小兒子生下後就智力低下,總在外面亂跑。現在大兒子和女兒也來看望她,但大多數時間是她一個人住。搬家後,鄰居們怕老人一個人住出意外,每天早上一起床都要敲敲墻,老人便回敲幾下,表明一切照常。
就在記者採訪方玉榮的時候,方玉榮的大兒媳武玉霞來看望老人。
武玉霞説,她和方玉榮的大兒子是後到一起的,她第一次見到方玉榮的時候也嚇夠嗆。老人渾身上下除了頭皮和腰部以外,沒有一處正常的皮膚,兩隻手燒殘了不説,右耳朵和乳房都燒沒了,兩隻腳的腳後跟也燒掉了,不穿特殊的鞋子,連路都不會走。武玉霞介紹説,方玉榮特製的皮鞋腳後跟要加高,鞋後幫用鋼板圍著,鶴崗沒人能做。方玉榮只有一雙特製的棉皮鞋,從武玉霞認識她丈夫起,不管春夏秋冬,方玉榮就一直穿著這雙棉鞋。但武玉霞後來知道方玉榮是因為搶救集體財産被燒成重傷的,對不幸的婆婆立刻尊敬了起來。
(小標題)回首往事英雄無悔
方玉榮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那場改變她命運的大火發生在1969年7月7日。那年她27歲,到工農區街道辦的“工業風電焊廠”當工人只有兩個月。
“著火的那天中午,我和車間的幾名工人吃完飯,準備修一個汽車水箱。按照程序,需要焊接的水箱應該先用汽油浸泡,除去水箱內的污垢後再焊接處理。”方玉榮説,不知是什麼原因,還沒開始幹活,只聽“嘭”地一聲巨響,車間立刻成了火海,幾名工人爭先恐後地跑出了車間,這時候方玉榮離門口最近。“我要是跑的話,兩步就出來了。可是,焊接用的氧氣瓶的輸氧管已經燒著了,要是不撲火的話,把氧氣瓶燒炸了,那後果就太大了。”方玉榮不顧一切地衝到氧氣瓶邊,將燃燒的氧氣瓶輸氧管拽掉,然後奮力撲火。等到聞訊趕來的群眾將方玉榮救出火海的時候,方玉榮已經被燒成了“肉蛋”,1.70米的個子不到了1.50米,渾身上下沒有一處好地方。據後來醫生診斷,方玉榮燒傷面積達93%%。
據方玉榮介紹,她救火的時候,沒被燒壞的地方是頭和腰部,因為頭上戴著帽子,腰上係著褲帶。右耳朵和乳房當時就燒壞了。在上海做手部手術時,醫生看她殘疾嚴重,建議把右手截去,給裝個假手,這樣看起來更美觀。但方玉榮覺得裝了假手也沒有實際的功能,沒有同意這個手術方案,後來醫生截去了她被燒殘的右手兩個手指和左手一個手指,這樣方玉榮才保下了自己的右手,但右手剩下的三個指頭僵直,已經沒有任何功能。左手的四個指頭雖然能部分活動,但不能伸開,勉強可以拿雙筷子。
燒傷植皮是方玉榮最痛苦的記憶,她先後做過23次異體植皮,19次自身植皮。最難受的植皮是自身植皮,頭上的皮被移植到燒壞的地方,然後慢慢長好頭皮,再被移值下來,巴掌大的前額被取了四次皮。方玉榮的手指當時被燒粘在一起,手腕神經和血管被燒殘,醫生為了防止她雙手壞死,好不容易在她後背找到了一小塊好皮膚。專家們設計了一個唯一可行、但極為殘酷的治療方案:把她的雙手反剪,植到後腰上,這樣方玉榮的雙手在後腰上長了半年多。
最讓方玉榮心痛的是她的孩子。方玉榮燒傷後丈夫與她離了婚,兩個孩子也被丈夫帶走了。方玉榮説,“離婚也不光是因為我被燒傷的原因,我們原來的脾氣就不合。當時自己在手術臺上來來回回,生生死死,孩子也只能讓丈夫帶著了。”可是一個母親,不能給孩子呵護和溫暖,這對孩子和母親來説都是莫大的傷害。對燒傷後出生的小兒子,方玉榮更有一種説不出的心痛,如果自己沒有被燒傷,如果自己沒有用那麼多的藥,小兒子不會出生時就是個傻孩子。説到痛心處,方玉榮抹起了眼淚。但方玉榮告訴記者,對自己當年救火的舉動,她從來沒有後悔過。
英雄靠廉價去痛片止痛
方玉榮捨身救火被燒成重傷後,曾在黑龍江乃至全國引起巨大反響。為了爭取搶救方玉榮的時間,鐵路部門開通了特別通道,一列載著重傷的方玉榮的火車一路綠燈駛向哈爾濱。記者翻閱了當時的黑龍江和鶴崗的報紙,都有介紹方玉榮事跡的整版報道。省市有關部門還組織了頗具規模的“方玉榮事跡巡迴報告組”,到全國作巡迴報告。後來,方玉榮的事跡被選進了全國全日制小學生語文課本,方玉榮像王傑、劉英俊、向秀麗等英雄的名字一樣響徹神州大地。而三十多年過去,方玉榮這位活著的英雄卻被人遺忘了。
在方玉榮炕頭的桌子上,有一堆藥瓶子,記者看到這些藥瓶子大多數是空瓶子,有的雖然有藥,也多數過了有效期。方玉榮説,她現在沒錢買藥。據方玉榮介紹,她前些年一直由原來的街道工廠給開退休金、報銷藥費和護理費,後來工廠賣給了個人,退休金由當地社保局負責,一個月只有400元錢,而藥費就沒人管了,工廠的買主同意按每月60元的標準給她出護理費。方玉榮曾到廠子找了幾次,要求給報銷藥費和提高護理費,廠子説,接手的時候,沒人告訴方玉榮的事情,給60元護理費就已經不少了,老人只好作罷。有病的時候,兒女幫老人買些藥,老人病稍好些,就捨不得吃了,結果有些藥都過了期。
採訪的時候,記者得知老人身上的舊傷有多處潰瘍化膿,但一直沒錢治療,渾身上下疼痛難忍。方玉榮説,那幾百元退休金每年買煤過冬就要用去一大半,剩下的還不夠吃飯的,老人沒有辦法,找人買來幾大簾廉價的去痛片,每天靠吃去痛片與病魔抗爭。方玉榮最不理解的是,她的護理費從她二十多年前出院時就是60元,一直沒變過,這點錢只夠護理員每天坐一趟公共汽車的。而沒人護理,老人只能睡冷炕,餓肚子,記者採訪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了,老人連早飯還沒吃呢!
記者曾就方玉榮的問題電話採訪了鶴崗市工農區婦聯,區婦聯主席王雪蓮告訴記者,以前從來沒人知道工農區住著這樣一位英雄,她也沒來區上找過,工農區的領導聽説這件事情後,到方玉榮家看望了老人,並對方玉榮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調查。王雪蓮説,方玉榮的護理費確實很低,但她的護理費和藥費的問題在工廠改制的時候沒有交接,這個問題區里正在研究。區領導還表示,要給方玉榮的小兒子辦一個殘疾證,以便將來能領取低保金。但方玉榮的大兒媳武玉霞介紹説,這都是兩個多月前的事情了,後來區婦聯的同志來了,給老人拿了400元錢,讓老人自己去定做一雙單鞋,其他事情就沒有下文了。 本報記者 章海寧
後續報道(一)
(引題)《女英雄方玉榮晚景淒涼無悔壯舉》追蹤
(主題)老鄰居守護方玉榮30年
(生活報2006年6月20日十版)
本報17日報道的《女英雄方玉榮晚景淒涼無悔壯舉》一文,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三十多年的時光,因為燒傷體殘,方玉榮很多時候生活不能自理。是好姐妹、好鄰居布春榮默默地陪伴在她身旁,陪她熬過30年的時光。
從36歲一直到67歲,布春榮不管護理方玉榮有多苦,也不管守護英雄有沒有報酬,只知道默默地給方玉榮送去關心和照料,哪怕陪著方玉榮一起哭泣,哪怕放棄自己再嫁的機會……
(小標題)為照料英雄布春榮放棄再嫁
30年前,布春榮與方玉榮都住在工農區一所中學的身後。布春榮説,初次見到方玉榮是在1976年的7月7日。第一次看到方玉榮,布春榮哭了。
在布春榮的眼裏,方玉榮是個苦命的人。方玉榮很小的時候就沒了父母,燒傷後又離婚了,兩個孩子也跟著走了。方玉榮搬來後,生活成了難題。白天還好辦,工廠可以派女工去照看,可一到晚上,沒有誰敢再去陪護她,因為去了都不敢睡覺。街道工廠找到了布春榮,廠領導和布春榮商量:“我們調查了,街坊鄰居們都説你人好脾氣好,乾淨利索膽子也大些,一定能照顧好方玉榮,每月幾十塊錢看護費,你就當奉獻了,行嗎?”
“能不行嗎?方玉榮是我心中的英雄,照料她是我的光榮!”布春榮當時就答應了,至於錢多錢少,她沒有多想,因為那時她老伴的工資很高,家裏也不缺錢。從1976年8月7日起,布春榮就擔起了照料方玉榮的重擔。
每天一早,布春榮就早早起床,照顧老伴和女兒吃飯、上班上學之後,立刻跑到方玉榮家裏做飯,然後再陪方玉榮上街轉兩三個小時,中午回家做飯、吃飯,下午還得轉兩三個小時。晚上還有兩家的飯和家務要做。布春榮説:“剛出院那段時間的方玉榮脾氣很壞,心裏憋屈,每天不出去轉幾個小時就不行。”
天長日久,布春榮由最初對英雄的崇敬,又增加了與方玉榮的姐妹感情。兩家人處得像一家人似的,從1977年起,方玉榮每年春節都是在布春榮家過的,那段日子是兩家過得最開心的時光。
1981年,布春榮的老伴因病去世後,布春榮的生活一下子失去了依靠。親友們不停地建議四十齣頭的布春榮再找個老伴,可布春榮心想:“我走了,方玉榮怎麼辦?再找個老伴自己還能像以前那樣去關心方玉榮嗎?”
(小標題)困苦面前不言棄
布春榮老伴去世後,她自己一個人扛起了她和方玉榮兩家的活,扒炕、壘屋、運煤、劈柴全是她一個人幹。
第一次扒炕、搭炕,布春榮至今回憶起來仍驚恐不已,炕搭好後,布春榮朝炕洞子裏點了一張紙,那紙呼地一聲把炕裏的煙油全點著了。大炕發出嗚嗚的可怕叫聲,煙囪噴出長長的火苗,兩個人全嚇癱了,還引來了好幾輛救火車,險些釀成大禍。後來,布春榮慢慢地學會了男人所有的活計。
1986年,方玉榮所在的工廠效益越來越不好,每月的80元生活費和60元護理費都不能按時發放。最長的時間,一連七八個月不發生活費和看護費,兩個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煤買不起,糧也買不起,每月靠借親友的錢維持。到了1988年,她們日子過得更糟了,工廠停止了生活費和看護費的發放,每個月只發給相當於她們生活費和護理費錢數的暖氣片,讓她們去賣。她們只好以一半或更少的價格轉給小商小販,看著每月到手的幾十元錢,姐妹倆坐在炕上直抹眼淚。
這時,有人看布春榮看護病人很盡心,就想出每月300元的高價把她挖走。可布春榮還是那句話:“我走了,方玉榮怎麼辦?”方玉榮過意不去,幾次趕布春榮走:“布姐,你就走吧,我不能再拖累你了。”可是不管怎麼勸,布春榮就是不走。
(小標題)最想陪英雄做次體檢
這麼多年過去了,陪伴方玉榮度過了風風雨雨的幾十年,對方玉榮的崇敬和愛護一如既往。只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越來越不好,別説幹活,走長些的路都很困難。2001年,布春榮、方玉榮家那片平房都被動遷了,開發商給方玉榮在大世界商城後買了平房,而布春榮則去了向陽區光明街的女兒家,老姐妹倆不得不分開居住。從這以後,布春榮只好來回坐公共汽車去護理方玉榮,每個月到手的那幾十元護理費,除了車票,基本沒有剩餘了。實在沒有辦法,布春榮就一週去兩次,去了就在方玉榮家住一兩天。沒有錢買菜,兩人就吃鹹菜、大醬。趕上方玉榮發了生活費就包回餃子,那是方玉榮和她最快樂的時候!
去年年底,65歲的布春榮一場大病後,出行很困難,護理方玉榮更難了。布春榮拉著方玉榮的手哭了起來:“玉榮妹妹,我對不起你啊!”
護理方玉榮這麼多年,布春榮有兩個心願,因為方玉榮沒有腳後跟,脫了鞋子沒法走路,也就一直沒有洗澡的機會,實在不行了,就燒點水擦擦身子,她希望有機會陪方玉榮去洗個澡。這幾年,方玉榮身體越來越不好,也不知道是哪兒的病,而自己的身體也越來越差,布春榮的心願是能攢些錢,為方玉榮和自己到醫院做一次全身檢查。
布春榮説,她的針線活好,希望能攬些活,掙錢完成她的心願,只是不知道哪天能實現她的願望。 本報記者 章海寧
後續報道(二)
(引題)《女英雄方玉榮晚景淒涼無悔壯舉》追蹤
(主題)遲到的愛溫暖英雄的心
(生活報2006年6月23日三十版)
本報關於女英雄方玉榮的系列報道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連日來眾多讀者撥通本報熱線,向遭遇不幸的老英雄表達敬意和關愛。20日,記者帶著讀者的第一筆捐款和捐贈的衣物再次來到鶴崗。在英雄的家鄉,方玉榮的遭遇也引起了全市的關注。鶴崗市的領導到英雄家中慰問,並帶領殘聯、民政、婦聯、勞動、工會等多個部門的負責人,現場為英雄解決生活難題。被人們遺忘了30多年的老英雄,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激動地掉下了眼淚。
(小標題)穿上新絨衣方玉榮笑了
20日晚上,記者再次來到救火英雄方玉榮的家裏,這次記者給方玉榮帶去了兩大包讀者送給老人的衣服和第一筆捐款,這些衣服和捐款是省軍區于愛華同志委託本報送給老人的。
打開讀者捐來的衣服,有一件紅色的新羊絨絨衣吸引了老人的目光,在老人兒媳婦的幫助下,方玉榮穿上了這件新絨衣。老人用只有4個指頭的殘疾右手拉拉袖口、整整衣領,笑著告訴記者,這是她64年來穿過的最好的一件衣服。老人的兒媳婦武玉霞説,她婆婆脖子上的燒傷疤痕特別刺眼,所以老人最喜歡穿高領的衣服來遮擋脖子上的傷痕。去年,武玉霞聽婆婆説喜歡紅色的絨衣,便給婆婆買了一件紅色的晴綸絨衣,但晴綸衣服老人穿起來容易發生瘙癢,武玉霞想給老人再買一件,但自己和丈夫都下崗了,一直沒能如願。這次老人穿上了讀者送來的羊絨絨衣,了卻了老人心中的一份渴盼。老人告訴兒媳婦,一定要記下給她買衣服的讀者的名字和單位,有機會要向善良的讀者表示感謝。
(小標題)市委書記登門慰問
方玉榮老人告訴記者,自從她的遭遇被媒體報道後,鶴崗市市委書記劉國中親自來到她家慰問,並領著好多部門的領導給她解決實際困難。老人所在的工農區區委領導也多次到她家調查情況,為老人解決各項困難。
據老人的兒媳婦武玉霞介紹,前兩天隨市委劉書記看望老人的有鶴崗市民政、婦聯、殘聯、勞動等許多部門的同志。劉書記對老英雄這麼多年被各級部門遺忘表示震驚,他現場了解了老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限期各部門解決並落實到位。
方玉榮老人高興地説,工農區政府已經把她的護理費從原來的60元提高到400元,這下她的護理問題再也不用發愁了。以前老人總説煤價太高,她那幾百元生活費買煤後就剩不了多少了,直接影響了老人的生活。這次工農區政府通知老人,以後老人的生活用煤,全部由區政府解決,老人冬天可以把屋子燒得熱熱的,不用擔心沒錢買煤了。
記者採訪方玉榮的時候,看到炕上躺著個男子,方玉榮説那就是她智力有問題的小兒子,殘聯現在已經給她小兒子辦了殘疾證,民政部門將她的小兒子納入了低保人群。因為方玉榮身體多病,看病難是纏繞方玉榮的一大難題。老人告訴記者,來看望她的領導告訴她,她看病難的問題,不用再擔心了,所有醫療費用由工農區政府出面解決。因為這幾天工農區為解決老英雄的生活問題,天天到老人家中與老人溝通,老人説她心裏熱乎乎的,説到激動處,老人擦起了眼淚。
(小標題)哈洽會上為老人定做皮鞋
老英雄方玉榮在37年前救火的時候被燒掉了腳後跟,所以老人站立和行走一直靠一雙特製的皮鞋。老人以前生活特別困難,冬夏都穿著特製的棉鞋,鶴崗市工農區區委書記許忠春了解情況後,特地在前幾天開哈洽會時去給老人定做了鞋子。
在哈洽會上,許忠春找到了哈爾濱市一家假肢廠,希望能在廠裏定做幾雙特製的鞋子。當時廠方提出要穿鞋者本人到廠子裏來做模子,否則沒辦法做這樣的特製鞋。許忠春自己跑到廠子,告訴對方這是為一位救火燒傷的老英雄做的鞋子,老人行動不便,還是請廠子派人到鶴崗為老人量鞋子的尺寸。在許書記的懇求下,廠方終於答應到鶴崗為老英雄服務。
據許書記介紹,鶴崗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已經特許方玉榮加入鶴崗市醫療保險,需要個人承擔的8400元醫療保險統籌金由工農區財政一次性支付,方玉榮今後可以享受相應的基本醫療住院保險和大病統籌待遇,費用在市醫保中心報銷。鶴崗市民政局考慮到方玉榮雖每月有400元生活費,但收入還是明顯偏低,身體健康較差,不足以維持正常生活,破例將她本人也納入了低保,並按全額最高標準辦理。鶴崗市總工會將方玉榮納入特困職工扶貧救助對象,每年救助1000元。鶴崗市民政局表示,在方玉榮今後的生活出現困難時,民政部門將組織專項捐贈活動,妥善解決方玉榮的困難。同時,鶴崗市總工會、殘聯和婦聯都已經將方玉榮列入每年重大節日的走訪慰問名單。工農區組織開展“英雄在我心中”的宣傳教育活動,學習方玉榮的無私奉獻精神,並通過當地媒體的宣傳,學習英雄,救助英雄。
記者在鶴崗採訪的兩天時間裏,工農區委已經先後三次為解決方玉榮的問題召開常委會。許書記介紹説,開會的時候,大家討論了生活報對英雄方玉榮和照顧英雄的布春榮的報道,覺得不但要為方玉榮解決難題,還要為30年如一日照顧和陪伴英雄的布春榮做點事情。下一步要著重解決老人居住環境的問題,讓老人從目前住的潮濕、沒有暖氣和廁所的平房中搬出去。
(小標題)30年後老英雄再次進醫院體檢
本報在報道照顧老英雄的布春榮時,提到布春榮有兩個願望。一是給英雄洗一次澡,二是掙錢與英雄做一次體檢。因為方玉榮身上目前有傷口發炎,還不能洗澡,在記者的建議下,工農區聯絡了鶴崗市最好的醫院,為兩位老人先做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
21日上午,方玉榮和布春榮兩位老人在工農區婦聯和工會的陪伴下,來到了鶴崗市人民醫院體檢中心。經過協商,兩位老人的體檢費用由醫院和工農區各負責一半。體檢中心的老專家白爾剛大夫給方玉榮做了檢查後,看到老人身上有傷口化膿,難過得流下了眼淚。白大夫説他今年已經70多歲了,退休後又被醫院反聘回來工作。30多年前,因燒傷不斷植皮的方玉榮是醫院的老患者。前兩天,白大夫在報紙上讀了方玉榮的報道後,他和老伴都哭了,他沒想到英雄的生活會那麼困難。
在醫院體檢中心,兩位老人先後做了血常規、肝功、心電、彩超、婦科和透視檢查,在抽血化驗的時候,方玉榮由於當年燒傷嚴重,身上已經很難找到抽血的血管,醫護人員花了20多分鐘,才從老人右腳背的動脈大血管中抽到了血。據體檢中心的主任楊建新介紹,從檢查的結果看,除了部分皮膚發炎外,老人心肌供血不足。血液化驗第二天才能出結果,體檢中心的專家將根據老人的最後體檢結果為老人會診,併為老人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22日上午,就在記者結束本次採訪的時候,得知鶴崗市消防支隊的部分官兵在政委沈英金的帶領下,到英雄家中看望了方玉榮。官兵們為老人捐款2900元,並給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該支隊的一中隊還和老人結成了幫扶對子,長期為老人提供服務和幫助。 本報記者 章海寧
後續報道(三)
(引題)《救火女英雄晚景淒涼無悔壯舉》追蹤
(副題)電話電視電冰箱新衣新被新房子
(主題)救火英雄方玉榮喜遷新居
(生活報2006年8月1日十版)
本報《救火女英雄晚景淒涼無悔壯舉》系列報道在全國産生了巨大影響,在搜狐、新浪等百餘家網站轉載,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北京青年報》、《南方週末》等知名媒體對救火英雄方玉榮進行了報道。在媒體的關注下,方玉榮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7月29日,方玉榮打電話告訴記者,她已經有了新房子,搬家的日子選在7月30日。記者聞訊,再次趕到鶴崗採訪。
(小標題)搬新家老人激動得一夜難眠
7月29日晚,看護了方玉榮30年的布春榮老人沒有回家。方玉榮吃的藥、穿的衣、過去的舊照片,布春榮幫著一一收拾妥當,一直忙到23時多,方玉榮還沒有困意。布春榮怕方玉榮睡得太晚,第二天要搬家起不來,便勸方玉榮躺下休息。
躺在炕上,方玉榮怎麼也睡不著。
方玉榮被火燒傷治療出院後,開始住在鶴崗市工農區一所中學後面的小房子裏,那房子又小又破,“外面下雨屋裏淌水,滿地放著盆接水。到了冬天,屋裏有水的東西全結冰,刮一陣寒風,雪順著墻縫就鑽了進來。”方玉榮現在想起來還害怕。後來,那片房子被動遷了,開發商給方玉榮另買了一間十多平方米的小平房,不漏雨了,冬天屋裏也不結冰了,可是依舊潮濕、陰暗。屈指算來,方玉榮在這間小屋裏也住了五年了。
本報《救火女英雄晚景淒涼無悔壯舉》系列報道刊發後,方玉榮的不幸牽動了全國讀者的心。在省、市、區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廣大讀者的愛心幫助下,方玉榮的生活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她的醫療保險、看護費、取暖等很多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但老人卻依舊住在那間潮濕、陰暗的平房裏,這對年老體弱的老英雄來説,依然是一種煎熬。
7月中旬,鶴崗市工農區號召當地的工商業戶為老英雄獻愛心,終於在鶴崗繁華的新鶴C區為老人買了一棟樓房,經過裝修後,選在7月30日搬家。
要離開住了五年的小房子,方玉榮激動得睡不著覺。小屋外遠處樓房的燈光透過窗戶隱約地射進房間。以前,樓房上的燈光冷冷的,與老人沒有一點關係,而現在,方玉榮覺得這燈光離她特別近,因為她即將搬去那裏的新家。閉著眼睛,方玉榮惦記起小院子裏的花草,這些一起陪她度過寂寞歲月的花草,哪一盆她都捨不得丟,可是她的新家又放不下小院裏那幾十盆花,這讓她有些發愁。
就這樣想著、想著,不知不覺中天就亮了。方玉榮躺不住了,穿上衣服,看看鐘才4時30分。
(小標題)告別老鄰居英雄流熱淚
方玉榮要搬新家了,老鄰居都來送別。方玉榮特地讓兒媳武玉霞買來糖果招待大家。
“這下好了,搬到樓上去住了,大家不用擔心了!”吃著糖,鄰居們都替方玉榮高興。
以前早上總敲方玉榮家墻、看老人是不是還活著的老鄰居秦大娘有些戀戀不捨:“你這一走,早上起來不敲兩下還不習慣呢!”
“要不我先去看看,今晚還回來住!”方玉榮半真半假地説。鄰居們聽方玉榮這樣説也樂了:“睡不著覺就回來住一宿。”
鄰居老李太太的女兒今天出嫁,老李太太給方玉榮端來了一盤糖和一盤瓜子,老李太太剝了一塊水果糖放到方玉榮的嘴裏,“這是喜糖,你搬家高興,我也向你道喜。”
看著這些難捨的鄰居,方玉榮招呼記者幫著給她和老鄰居拍些合影。“腿腳不好使喚,以後想大家動不了就看看照片!”方玉榮有些動情。
9時18分,這是選好的良辰,方玉榮鎖好了家門。一位老鄰居拉著方玉榮的手,方玉榮抹起了眼淚。
方玉榮這次搬家特別簡單,她住的這間房子留給小兒子,傢具和生活用品新房都有,她什麼都不用拿。記者注意到,隨方玉榮搬走的有兩盆花、兩張鑲在鏡框裏的舊照片和一包衣服。方玉榮的大兒子今天也請了假,買了兩條魚放在電飯鍋裏,將電飯鍋一起搬到了新家。
(小標題)鞭炮聲聲迎英雄
9時30分,載著方玉榮的車子來到了新鶴C區一棟樓房前,方玉榮還沒下車,迎接英雄的鞭炮聲就響了起來。鶴崗市工農區區委書記許忠春打開車門,將方玉榮攙扶下車。
方玉榮的新房子在二樓,這是10天前方玉榮與許忠春一起挑選的。許忠春書記告訴記者,在選這棟房子之前,他已經領老人看了十多棟房子了。許書記説,方玉榮相中這棟房子,是因為這房子大小適中,兩屋一廚,又在二樓,老人上下樓方便。這棟樓供暖還好,因為在城市的繁華區段,交通也特別方便。
方玉榮進了新家,站在廳裏四處看了看。電話、電視、電冰箱是新的,臥室裏床、褥子、被子也是新的,窗簾是自己喜歡的粉紅色。許書記領老人進了衛生間看看,衛生間的坐便器是按老人身高重新安裝的,兩邊墻上新安了不銹鋼扶手,老人坐上去試試,高矮正合適。為了方便老人洗澡,衛生間裏還新裝了熱水器。
新家的廚房用具也是新的,抽油煙機、電飯煲、廚房炊具和餐具是新的,米、面、油、鹽是新的,豆角、水果、十三香也是新買的。兩條鯉魚在盆裏翻著水花,這是區政府辦公室早上剛從市場上買的。
看了房間,工農區商會的領導又為方玉榮換了新衣,方玉榮笑著説,感覺比當年結婚還要好。
10時許,方玉榮送走了領導和客人,將她搬家時帶來的兩張放大的舊照片擺在臥室的窗臺上,一張是老人燒傷前的照片,這張照片記者在老人原來居住的平房裏見過,當時這張相片被鑲在沒有指針的鐘上。還有一張照片是老人受傷後在遼寧湯崗子療養院與友人的合影,照片上,方玉榮半躺在躺椅上,臉上露著幸福的微笑,那笑容與現在看照片的老人的笑容一樣。 本報記者 章海寧
後續報道(四)
採訪方玉榮為英雄的不幸落淚
(生活報2006年6月19日八版)
採訪37年前的救火英雄方玉榮純屬偶然。
6月1日,鶴崗市興安煤礦發生一次井下冒頂事故,記者聞訊後急匆匆趕去採訪。到4日,事故搶險基本接近尾聲,當時,9名遇險者中,有5名礦工奇跡般地被救出險境,記者準備採訪完5名獲救礦工後結束本次鶴崗之行。
4日上午,記者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出了問題,便去找人維修。修電腦的小兄弟無意中告訴記者,他家附近有一個30多年前的老英雄,現在生活特別困難,這位老英雄孩子的經濟狀況也不好,鄰居們都覺得老英雄很可憐,卻又沒法改變老人的現狀。開始,記者並沒在意,以為他説的英雄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見義勇為的小人物,況且事情已經過去30多年了,有多少讀者會去關注這樣一個人呢?“她是什麼英雄啊?”記者問。“你小學學過救火英雄方玉榮的課文沒有?”小兄弟反問記者。記者想了想,“方玉榮”的名字有些印象,“莫非這位老人就是方玉榮?”記者從小兄弟那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實際上,記者對方玉榮的救火故事已經沒什麼記憶了,但很吃驚,一位上過小學課本的救火英雄就生活在這個城市,而且生活狀況很糟糕,這勾起了記者採訪的慾望。通過這位小兄弟的幫助,記者找到了方玉榮老人的兒媳婦武玉霞。武玉霞和她的丈夫都是下崗工人,武玉霞複印了很多30多年前媒體對方玉榮的報道,讀著武玉霞複印的報道,記者對方玉榮老人肅然起敬。在37年前的那場不大的火災中,方玉榮為了車間的氧氣瓶不爆炸,別人跑出了車間,她卻衝進了火場,燒掉了左耳、燒掉了乳房、燒掉了腳後跟,兩隻手燒殘,三根手指被截去,全身93%%的面積被燒傷,那年方玉榮只有27歲。拋去當時政治宣傳的表象,即使在今天,方玉榮也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5日一早,記者趕往方玉榮老人家中採訪,方玉榮這位英雄老人的慘狀讓記者難以相信。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手掌大小的黑白電視只能當收音機聽,她掀起了衣服讓記者看她的皮膚,那皮膚就像無數塊破布縫在一起一樣,如果矇住老人的臉,沒有人會相信這是一位活著的人。由於長年沒錢治療,方玉榮的身上有多處潰瘍化膿,渾身疼痛的老人竟然只吃去痛片止痛。兒女們自己都顧不了自己,老人在沒人看護的時候行動不便,經常饑一頓飽一頓,採訪到中午的時候,老人説她早飯還沒吃呢!老人的話,讓記者流下了眼淚……
方玉榮的不幸,其實不是她一個人的遭遇,她是流血又流淚英雄中的典型。發生這樣不幸的事情,原因不僅僅是地方政府對英雄關照不夠,而是社會對英雄救濟制度的缺失。對方玉榮的關注,除了應該幫助她解決實際困難外,更應該從救濟和保障制度層面引起更多讀者的關注。 本報記者 章海寧
責編:劉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