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十集:新國新夢(美國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4日 14:37 來源:CCTV.com

  【 片 頭 】【 片 名:大國崛起 】

  【序】

  在美洲大陸北部,有一個飄揚著星條旗的國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堅合眾國”,也被稱作“美國”。這個國家的出現,雖然只有230年的歷史,但卻演繹了大國興起的罕見奇跡。它在歐洲文明的基礎上,獨創性地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將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位置佔據了一個多世紀。

  然而,五百年前,這片廣袤遼闊的陸地卻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活的家園,他們揮灑著與生俱來的激情,培育了獨特的風俗。直到15世紀,歐洲人發現了這片新大陸。從此,歐洲各國的移民蜂擁而至,一個個殖民地相繼出現。到18世紀,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陸續建立起13個殖民地。美利堅合眾國的起源,正是從這13個英屬殖民地開始的。

  本集片名: 第十集 新國新夢

  這裡是美國東部弗吉尼亞州的一個小鎮。今天,這座小鎮已經成為反映美國殖民地時期的歷史公園。走進小鎮,仿佛跨越了時空隧道,教堂、學校、郵局、酒館、商店、法院、公路,都完整保留了二百多年前北美殖民地時期的景象。安詳、富有秩序的威廉斯堡為我們呈現了一幅真實的歷史畫卷。

  18世紀時,威廉斯堡是弗吉尼亞殖民地總督府的所在地,總督府象徵著大英帝國的統治和權威。不過,在這裡,事關殖民地生存和生活的公共事務都要在一個叫殖民地議會的機構內進行商議。議員由當地不同職業、不同領域、不同階層的人們選舉産生。殖民地議會是殖民地人們解決現實問題、實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標誌。議會大廈成為唯一與總督府享有同樣權威的建築。

  這樣的殖民地和當時其他大國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建立的殖民地有著天然區別。

  採訪: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 伯納德貝林

  儘管英國政府是一個主權政府,享有相應的法律權利,英國的管理卻是表面化的。在很大程度上,這些殖民地需要依賴於自我的管理。雖然會受到來自英國的監管,但他們還是相當自治的。

  北美的英屬殖民地為什麼會有如此特殊的地位?而這套自我管理的運行體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歷史學家們認為,其中的淵源來自於一艘從歐洲遠道而來的移民船。

  1620年,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國清教徒,乘坐一艘叫“五月花號”的船隻,開始了前往美洲新大陸的航程。他們飄洋過海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自由的宗教聖地。

  採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 埃裏克方納

  清教徒是英國國教的分裂者,他們成立了自己的教派,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實現宗教理想,而不是按照英國國教的方式。

  茫茫大海上,“五月花號”的乘客在孤獨的漂泊中,承受著波濤的凶險和疾病的痛苦。然而,更讓人心潮難平的是,面對荒蕪的新大陸,一切都是未知的。清教徒們將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並以什麼樣的方式在陌生的土地上生存下去呢?

  在“五月花號”即將登上北美大陸之前,船上41名成年男子在甲板上簽訂了一份契約,這就是《五月花號公約》。

  公約規定,船上的人到達北美新大陸後,自願結為一個民眾自治團體,並制定和實施有益於團體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規、條例和憲章。全體成員保證遵守和服從。

  《五月花號公約》,被歷史學家確認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約文件。

  採訪: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 伯納德貝林

  《五月花號公約》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因為這可能是第一次,在沒有任何監管之下,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決定要形成屬於自己的社會和政治性契約,並用他們所認為的公平法律來實行自我管理。

  1620年11月21日,經過66天的航行,承載著歐洲文明而來的“五月花號”到達了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船上的102名清教徒依照承諾,組成了普利茅斯殖民地自治團體。

  今天,五月花號複製船靜靜地停泊在普利茅斯港灣,距它不遠處,有一塊刻著1620字樣的石頭,據史學家考證,這塊石頭是清教徒首次登上北美大陸的標誌。

  除了一批批懷揣好奇與夢想的清教徒,陸續來到北美大陸的,還有許多來自其他歐洲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冒險者和從非洲販賣來的黑人奴隸。新大陸漸漸地熱鬧起來。在北美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的大西洋沿岸,相繼出現了屬於大英帝國的13個殖民地。

  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原所長 資中筠

  他們在理論上,他還是英國的子民,還是承認英皇統治的,可是實際上他們要有什麼事情,天高皇帝遠,真正的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了他們,所以他們必須自己組織起來,就是自己互相幫助,慢慢形成一套管理的方式。

  採訪: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 伯納德貝林

  在美國早期歷史的前兩個世紀中,(殖民地)自治一直存在,並且形成了一種不會出現在拉丁美洲的政治局面。在拉丁美洲,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統治的美洲人,在這方面的情況非常不同,他們享有的自治很少。但是,英國人卻不一樣。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英國人比較重視對於商業的控制,而不是對於領地的嚴格監管,這使得(北美殖民地)能夠在英國一定程度的控制之下,同時形成自己的政府。雖然有一些法律必須經英國同意,他們還要遵守英王的某些規定,但是,總體來説,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實行自治,尤其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比如稅收。

  自治使個人參與管理社會,對公共事務發表意見,享有獨立的權利。

  走在威廉斯堡的大街上,人們可以盡情想象兩百多年前殖民地自治時期的生活景象。但是,新大陸上的生活,為什麼沒有在這種田園牧歌式的氛圍中延續下去?是什麼改變了這片新大陸的命運並最終在這裡誕生出一個世界大國呢?

  18世紀中葉,大英帝國進入擴張時期,他們先是打敗了西班牙,又在北美與法國進行了七年的戰爭。連綿不斷的戰爭,使大英帝國的財政入不敷出,於是決定在北美殖民地增加稅收,以化解財政危機。

  採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大學歷史學教授 王希

  英國人從1763年一直到1773、1774年,在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每年變換著不同的花樣向殖民地徵稅。那麼在徵稅的過程當中,尤其是1765年開始徵收印花稅。殖民地對印花稅非常反感。

  採訪: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教授 傑克格林

  向北美殖民地徵收的印花稅是由英國議會通過的,而英國議會中並沒有殖民地的代表,這就背離了《五月花號公約》中最根本的原則。

  當大英帝國自行決定增加稅賦之後,殖民地抗稅事件屢屢發生,矛盾開始激化,大量英軍被派駐到新大陸,他們可以隨意選擇駐地,甚至私闖民宅,貿易被切斷,殖民地議會也受到了限制。

  北美英屬殖民地長期以來形成的社會運行傳統受到空前挑戰,新大陸人在何去何從的選擇面前,彰顯出捍衛理想、反抗壓迫的鬥爭性格。

  今天,在威廉斯堡,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能夠聆聽到當年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的聲音。

  美國國家開創者帕特裏克亨利的演講模擬:

  先生,如果能夠善用自然之神賜予的力量,我們將絲毫不弱于敵人。我們有三百萬為神聖自由而武裝起來的民眾,我們有幅員遼闊的國土,無論敵人派遣什麼樣的軍隊,我們都是不可戰勝的。

  1775年4月19日,新大陸東北部的一聲槍響,劃破了純靜的天空,改變了這片大陸的歷史航道。這天,一支英國軍隊與北美殖民地馬薩諸塞州列剋星頓鎮的民兵發生衝突,槍聲讓這場衝突上升為戰爭,史稱“美國獨立戰爭”。

  1776年7月4日,13個英屬殖民地聯合簽署了《獨立宣言》,宣佈脫離大英帝國的統治,組成美利堅合眾國。這一天,被確立為美國的獨立日。《獨立宣言》稱:“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在那個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時代裏,殖民地聯合起來挑戰宗主國是破天荒的大事,宣佈獨立的北美13個英屬殖民地,在歐洲的法蘭西等國家的支持下,與大英帝國的戰爭一直艱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終贏得了獨立。

  新大陸誕生了新國家。這個新國家誕生在一個怎樣的世界中呢?

  18世紀後期的世界霸主英國,正在掀起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代潮流。依靠君主權威創造繁榮的法蘭西,開始醞釀著大革命的危機。德國則依然陷入四分五裂的痛苦之中。俄羅斯經歷了由沙皇主導的君主改革,開始強大起來。中國人,正在享受以康乾盛世為標誌的國家繁榮。

  北美大陸上出現的這個新國家,在當時的世界舞臺上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在獨立前的一百多年裏,這13個英屬殖民地的經濟一直依附於大英帝國,無論是北部的工商業、中部的農業還是南部的種植業,都是在英國自由貿易的商業體系下發展起來的。離開了英國的扶持,這個經歷戰火的新國家將怎樣生存下去?

  嚴峻的挑戰還不僅僅來自於經濟領域。獨立之後的美利堅合眾國,在政權方面只設有國會,沒有總統,沒有最高法院,而國會本身也沒有實際的執行權力。獨立後的13個州實際上只是一個非常鬆散的聯盟。

  採訪:美國喬治梅森紀念館館長 大衛瑞斯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他們不能進行貿易,沒有統一的貨幣,無法制定外交政策,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戰爭換來的獨立,並沒有實現國家的穩定和繁榮。曾經擔任大陸軍總司令的喬治華盛頓不得不向人們發出警告:“要麼我們在一個領導之下成立聯邦而結合為一個國家,要麼我們就保持13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永遠互相爭吵。”

  於是,在宣佈獨立11年後的1787年,來自各州的代表終於在費城坐在了一起。這間只有一百多平米的獨立廳,曾經簽署過著名的《獨立宣言》,如今,代表們要在這裡協商新國家的未來。美國歷史上有名的制憲會議開始了。

  採訪:美國耶魯大學法學教授 布魯斯阿克曼

  在1787年憲法中,關於成立國家政府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如果我們不聯合起來,就會被歐洲列強所摧毀。我們需要一個中央政府。

  參加制憲會議的55名代表幾乎包括了所有的開國元勳,其中大部分人受過大學教育,他們中有農場主、商人、律師和銀行家,喬治華盛頓被選舉為制憲會議主席。

  八年的獨立戰爭為華盛頓贏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威望。在人們的心目中,他已經成為這個新國家的象徵。戰爭結束後,華盛頓堅決地辭去了大陸軍總司令的職位,並拒絕了一些軍官希望擁立他做國王的建議。

  採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教授 約翰默瑞

  其中有一個人,好像出生在意大利,他寄給華盛頓一封信,表達了這樣的想法。華盛頓的回復很有諷刺意味,他説,再也沒有什麼建議比讓我成為國王,更令我覺得受到冒犯和譴責。每個人都知道,這個國家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華盛頓,如果他不做國王,就不可能有國王。

  華盛頓謝絕了所有的邀請,返回弗農山莊修剪花園,打理農莊,像從前一樣過著農場主的生活。不願當國王的華盛頓,不經意間為這個新國家預留下了一個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一舉動,也使他贏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在華盛頓的主持下,制憲會議一共開了116天,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次會議。來自各州的代表們對如何建立一個有權威的聯邦政府、同時又能充分保障個人自由這一難題進行了激烈的爭執和辯論。

  面對代表們的唇槍舌劍,制憲會議主席華盛頓卻幾乎一言不發,因為他不希望由於自己的權威而影響到任何一方表達觀點。但是,只要他的身影還繼續在會場上出現,談判就不會輕易終止。華盛頓的沉默和堅持成為一種無形的力量。

  1787年9月17日,美國第一部成文憲法最終形成。

  採訪:美國費城憲法中心歷史學家 斯蒂夫弗蘭克

  我覺得任何一部成功的憲法必須要代表人民合理的願望。我不認為美國人會覺得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的憲法模式。君主立憲制適用於英國,總統制適用於美國。重要的是,政體的形式必須能夠體現遵從憲法規定的人們的真實願望。

  在憲法的確認和保障下,國家主權由州政府轉移到聯邦政府;同時,憲法規定由各州保留的自治權利,聯邦政府不得干涉。1789年4月,華盛頓正式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

  聯邦憲法的制定和實施,使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誕生了。

  也有人將這部憲法稱為經濟憲法,因為在憲法中界定了個人、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在經濟運行中的分工,為美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採訪: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巴羅溫格斯特

  憲法對美國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它把美國從一個殖民地,從受制于英國商業限制的經濟體制,轉變成一個可以保持經濟長期發展的體制。在(原來的)《邦聯條例》之下,州與州之間會産生貿易壁壘。這意味著,貨物在州與州之間的流動會受到限制,從而影響公共市場的形成。而國家政府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它提供了一個公共市場。

  從此,這個新國家不僅有了統一的政府,還有了統一的市場,統一的貨幣,統一的稅收。在經濟的運行上,則直接採用了英國的自由主義經濟模式。為了改變當時美國經濟明顯落後於歐洲的狀況,美國的聯邦政府還從歐洲搬來了金融和財政制度,1791年2月,美國第一家全國性銀行誕生,類似歐洲的證券市場、交易所和股份公司開始出現,並通過股份公司的籌資來修建起公路、運河和橋梁等基礎設施。

  這一時期,大量移民帶著歐洲工業化進程的成果來到了美國。1789年,一個叫塞繆爾•施萊特的英國技術工人,不顧英國的禁令,偷渡到了美國,他靠自己的記憶複製出當時最先進的紡紗機,並創辦了美國第一家近代棉紡織廠。不久,他的工廠發展為12家企業。由此美國早期的工業革命拉開了序幕。

  在此後的六十多年時間裏,美國由獨立時的近300萬人口,增加到了3000多萬。爆炸式的移民增長,不僅在短時間內為開墾荒地提供了勞動力,也促成了跨越式的科學和技術引進。

  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原所長 資中筠

  歐洲發展到這個時期,美國拿過這個接力棒來,然後在一個得天獨厚的這樣一塊大陸上頭,相對説來沒有歷史包袱,然後這樣發展起來。

  拿過接力棒的美國,雖然工業革命起步稍晚,但其速度和力度卻超過了歐洲。到1860年前後,美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已超過大多數歐洲國家。不過,直到這一時期,聯邦政府的權力依然還很脆弱。就在美國憲法誕生七十年之後,制憲會議上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險些肢解了這個國家。這一危機,使聯邦政府面臨了一次巨大的考驗。

  “我希望站在滿是棉花的土地上,古老的時光難以忘懷

  看吧看吧 盡情地看吧,迪克西的土地是我出生的地方……”

  這是一首在美國非常流行的南方歌曲,歌名叫《迪克西的土地》。

  《迪克西的土地》,歌頌的是美國的南部,這裡土地肥沃、物産豐富,盛産有“白色黃金”之稱的棉花。

  在棉花叢中勞作的是那些從非洲販來的黑人。黑白分明的勞動景象折射出美國政治的奇異之處。當時北方各州以發展工商業為主,實行的是自由資本主義制度,而南方各州卻以種植業為主,保留了由農場主控制的黑人奴隸制度。南方的制度不僅與新大陸上人人平等的立國理念格格不入,而且阻礙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制約了國家工業化的進程。

  那麼,奴隸制為什麼會在制憲會議上被保留下來呢?

  採訪: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教授 傑克格林

  (當時)沒有人觸動奴隸制,人們知道如果廢除奴隸制,很多州就不會承認聯邦政府。所以,美國是一個自由和奴隸並存的聯邦,美國不僅保護了自由,也保護了奴隸制。

  1860年11月6日,反對奴隸制的亞伯拉罕林肯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南方部分州立刻強烈要求退出聯邦國家,1861年,南方七個州宣佈脫離聯邦。剛剛成立84年的美利堅合眾國走到了國家分裂的邊緣。支持廢除奴隸制的北方各州,與堅持蓄奴並脫離聯邦的南方各州之間,爆發了一場歷時四年的南北戰爭。

  採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教授 詹姆斯麥佛森

  如果這個國家可以分裂為2個,就可以分裂成3個、4個、6個、12個,林肯政府發動戰爭的理由是,南方違背了國家的統一,違背了憲法和多數人統治(的原則)。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遙遙相望。有人説,是華盛頓創立了美國,是林肯拯救了美國。在美國歷史上唯一的這次內戰中,擁有經濟和人口的優勢,更擁有道義和價值觀優勢的北方取得了勝利。林肯解放了黑奴,也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而南北戰爭對於美國日後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意義還不止於此。

  採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教授 詹姆斯麥佛森

  內戰之後,美國成為了單一的、聯合的、強大的國家,這奠定了美國在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基礎。如果美國在19世紀60年代的時候,分裂成了兩個或者更多的國家,或者北方沒有贏得勝利,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所以,這場戰爭對美國的未來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採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大學歷史學教授 王希

  那麼,這個內戰的意義呢,我覺得首先使美國原來憲政機制中分裂的主權得到了統一。它為美國大工業化的發展,準備了條件。這個是一個先行,如果説,主權得不到統一,領土不能夠得到統一,或者勞動力體制得不到統一的話,我覺得它後面的大工業化還會推遲,或者不會産生這麼大的效果。

  很多美國歷史學者認為,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一道分水嶺。聯邦政府從此變得強大起來,美國的農業、工業以及整個國家都發生了重要的轉變。

  1862年,就在南北戰爭期間,美國總統林肯簽署了著名的《宅地法》,法案規定:成年美國公民只需交納10美元的登記費,就可在西部獲得160英畝的土地,耕種五年後就能夠擁有這片土地的産權。這項法律,點燃了美國人到西部去創造未來的巨大熱情。此後,成千上萬的美國人以及來自各地的移民,開始大規模地進入這片區域,開闢這裡的土地。

  已經推行了半個多世紀的西進運動,在政府強有力的推動下,出現了一個新的高潮,從而使美國的發展從東部沿海的狹長地帶向更廣闊的西部腹地延伸。

  許多人對美國西部的了解,是由一個個穿行在高山、峽谷、荒漠的牛仔們的故事開始的。事實上,西部牛仔的浪漫和冒險並不能夠涵蓋西進運動的全部。那是一段歷時近一個世紀、漫長而艱險的歷程。到達西部的人們面對的是一無所有的荒漠。他們必須在這裡學會生存,而且要一代代地生存下去。

  採訪: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教授 傑克格林

  (西進)鼓勵了冒險的精神,它為愛冒險的人提供了機會,為不愛冒險的人提供了創造新生活的可能,因為人們可以在屬於自己的地方安頓下來,西進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繁榮,提供了安全保障。

  西進運動毫無疑問是美國歷史上充滿開拓、勇氣與冒險精神的一頁,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正是它,塑造了通過自我奮鬥、實現個人夢想的美國精神。

  採訪: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教授 傑克格林

  你也可以把西進運動看作是一次殖民的過程,就像當年(英國人來到美洲大陸)一樣,

  對原住民産生了同樣的影響,原住民的土地被剝奪,他們被趕到沒人願意居住的地方,被趕到保留區。

  19世紀末,經過開墾和耕種的大草原變成了沃土桑田,曾經荒蕪人煙的西部成為美國乃至世界的重要糧倉。

  就在同一時期,美國的工業也正經歷著革命性的飛躍。

  這是一座用人名來命名的城市,它叫愛迪生市。今天這個城市平靜而又安詳,19世紀70年代末,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正是在這裡開創了一個時代。

  在這個新的時代裏,電力逐漸取代蒸汽動力,成為經濟發展的新能源,給美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動力。由電力使用引發的一系列技術革命,被稱為第二次工業革命。

  採訪:美國新澤西州愛迪生市門羅公園博物館館長 傑克史丹利

  有人問,愛迪生先生,你是如何看待電的?愛迪生説,今晚,美國總統正在我的燈下閱讀,醫院正在電燈的照亮下進行手術,全世界有數百萬的人在電燈下讀書和生活,這非常重要。愛迪生就是這樣想的,他為此而自豪。

  讓這位發明家引以為豪的還不止於此。據1922年美國國會統計,愛迪生使美國政府在50年內的稅收增加了15億美元。而1928年的一項調查則顯示,全世界的資本用在與愛迪生發明有關的事業上的數目達到157.25億美元。

  愛迪生一生中共有一千多項發明,白熾燈只是其中之一。這些發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並成為創造財富的源泉。而愛迪生本人也只是當時美國眾多發明家中的一員,19世紀後半葉,各種各樣的發明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美國。

  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記的發明專利就達到了64萬多種。依靠強大的科技實力,美國很快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獨佔鰲頭。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美國從照搬歐洲技術的學生,成長為一個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家?

  採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大學經濟學教授 錢穎一

  在美國出現這麼多個人奮鬥成功的企業家,不僅是企業家,也是各個行業的出類拔萃的人,不是偶然現象。它是有一系列的文化和制度的環境。

  這裡是距離華盛頓紀念碑兩百多米的美國商務部,1802年,美國就是在這裡成立了國家專利局,如今在美國商務部的大門口上還刻有林肯總統的一句話:“專利制度就是將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

  在1787年的制憲會議上,制憲代表們對事關美國政府在未來的公共政策進行了一系列激烈的辯論,然而,在通過第一條第八款時,代表們的意見卻空前一致,它的內容是:“為促進科學和實用技藝的普及,對作家和發明家的著作和發明,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專利權的保障。”對於專利的保護,在16世紀的英國就已經開始,但是,美國人第一次把專利權寫入了憲法,用國家的根本大法來保護髮明創造。

  早期的專利都是由華盛頓總統親自簽發生效的,《獨立宣言》的起草者、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曾經作為首任國務卿,成為美國第一名專利審查員。

  聯邦政府用專利制度保護了發明人的權益,同時也保護和激發了整個社會的創造熱情。

  採訪: 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共事務辦公室主任 理查德莫斯比

  知識産權,是大腦的産品,是一份無盡的資源。我們對這項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我們為那些偉大的發明家們所提供的知識産權保護是息息相關的。這也是美國能夠在歷史上,包括在21世紀的今天,取得世界經濟強國地位的關鍵原因。

  隨著中央政府的力量日漸強大,美國經濟在一套比較成熟的制度體系的保障下,實現了跳躍式發展。在以電氣化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這個新興的工業國家以重大科技發明為基礎,在19世紀末迅速趕上並超過了在過去兩個世紀裏一直走在前面的歐洲強國。

  此時,世界大國爭霸的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在歐洲,統一不久的德國超越英國和法國,成為歐洲首強;在亞洲,經歷了20多年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雄心勃勃地登上世界舞臺。

  而在美洲,一個新的大國正在成長中。

  通過戰爭吞併和購買的方式,美國的領土已比建國時擴張了10倍,成為擁有45個州、7000多萬人口的名副其實的大國。

  1894年,美國的工業總産值躍居各大國之首,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這一年,距離這個新國家的誕生僅僅118年,距離這片新大陸被發現也才400年。400年來,它從歐洲汲取營養,發展自己;118年來,它創造了自己的發展模式。

  歷史走到了又一個世紀之交的節點上。在進入20世紀以後,這個年輕的國家,將如何選擇自己的前進方向,又將在世界舞臺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2006年10月)

責編:劉瓊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