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30日 15:27 來源:
得意篇
向文波
3年前參觀徐工時,三一重工執行總裁向文波對徐工董事長王明説,自己是來朝聖的。三年後,他對“聖”發起了挑戰。
從今年6月開始,向文波在其博客上發表了近50篇文章,從行業及國家經濟安全、民族工業品牌的保護與自主創新等角度探討徐工並購案;並由此引發了一場外資並購的“全民大討論”。之後,徐工方案發生了調整,一是把凱雷的股權比例降到了50%,二是交易價格提高了44%。
向文波説,他和王明的關係“並不壞”,他只是以一個公民的身份,在一個熟悉的行業裏以總裁身份就國有資産管理、國家經濟安全交易等方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徐工只是其中一個案例。
徐工並購方案最終發生了改變,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需要逐步健全和規範等原因。毋庸置疑的是,向文波成為了該案的一個重要推動者,他備受爭議的方式挑戰和推動的也不僅是徐工的並購。
三一集團曾希望參與徐工改制,但遭徐工方面否決。有人説,向文波此舉有“商業競爭”之嫌。向文波則稱,在大是大非面前,發出這種聲音“很稚嫩”。
因為徐工並購案,向文波獲得“2006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提名。站在創新、責任、影響力與推動力的層面上,向文波稱自己是“無可爭議”的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但能不能當選,“央視有他們的標準。”
牛根生
牛根生今年依然很“牛”,雖然不再“牛總”,而且連“牛董”也不想當了,因為他找到了更有意義的角色—“老牛專項基金”的負責人,成為中國國內第一個設立基金會的民營企業家。
2005年9月,牛根生宣佈辭去蒙牛總裁的職務,蒙牛面向全球招聘CEO。同時,他還表示如果時機成熟,將在2008年,自己50歲的時候辭去董事長的職務。
自2005年開始,牛根生就陸續將自己與家人持有全部股份,目前價值已經高達25億人民幣,捐給了公益事業。牛根生仗義疏財是名副其實的“裸捐”。
辭職、隱退、慈善、捐款,牛根生的一系列舉動不禁讓我們猜想:老牛正在謀劃些什麼?
今年11月,《中國經濟週刊》對牛根生進行了專訪,揭密了功成名就的牛根生的未來計劃和更大夢想,那就是“把內蒙古建成世界乳業中心”。
牛根生很“牛”。一是由他率領的蒙牛軍團成績斐然,連續幾年位列中國乳業三甲;二是性格倔犟,行事果斷並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牛根生又不“牛”。一是速度快,他的蒙牛善於把握商機併發展迅猛,5年時間從無到有,從“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的困境到“一有全球樣板工廠,二有國際示範牧場,三有液態奶銷量全國第一”的奶業巨頭;二是為人樸實、謙虛,從不諱言自己的貧賤過去。
我們祝福“老牛”獲得“新生”。
失意篇
顧雛軍
昔日資本大鱷,如今成了階下囚。法庭上的顧雛軍有了“魚死網破”的心,不但指稱德勤年報做假,更想捅出那些與他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官員。
11月7日,轟動全國的“顧雛軍案”在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從科龍問題爆發後顧雛軍被捕到正式開庭,已歷時465天。在這一年的牢獄生活中,顧雛軍的一舉一動依舊受到媒體的高度關注。
2004年,“郎顧之爭”鬧得沸沸颺颺;2005年,鋃鐺入獄的顧雛軍意味著一個民企“梟雄”倒下;2006年,顧雛軍案因為種種原因一再推遲開庭。“梟雄神話”正被慢慢揭開面紗,顧雛軍究竟是一隻資本大鱷還是一位空手道高手,這些都需要法律的公正審判。
當昔日的企業英雄倒下,“説謊者”的謊言被揭穿,顧雛軍從堅稱“自己清白”到放出“魚死網破”的話實在值得玩味。不過,無論如何,顧雛軍案告訴我們,在體制和機制改革還不完全的今天,如何遏制“權錢交易”,讓企業家的經營行為和官員的執政行為暴露在陽光之下,的確讓人深思。
嚴介和
昔日百富榜眼,如今卻被逼債。2006年的嚴介和有了“退隱之心”,但一屁股債讓他開始坐立不安。
嚴介和曾説:“人怕出名,豬怕壯”。一年來,風風雨雨走過來的嚴介和的確體會到了這句話的“人間冷暖”。
今年6月和10月,本刊分別刊出《太平洋係拆分背後的嚴氏思路一家出事不會連坐》和《嚴介和“身價”驟降資金鏈斷裂傳言再起》兩文,獨家深度報道了嚴介和在2006年所感受到的迥然不同的心境,“春風得意”和“灰頭土臉”讓嚴介和在今年的上下半年形成了鮮明對比。
2006年胡潤百富榜公佈,嚴介和從去年榜眼位置驟然滑落,退居到第16位,資産也從125億縮水為75億。嚴介和説:“這全是富豪榜惹的禍。”2006年,嚴介和從幕後走到了聚光燈下,遭受了來自社會的驚羨、猜測和抨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資金鏈斷裂傳言四起,BT模式再次受質疑,對於嚴介和來説,追債的滋味應該並不好受,但照目前的情形,債務今年算是還不上了。
在富豪的名望之下,窮苦出身與所謂原罪一直纏繞著“暴富者們”,在他們中間,嚴介和就是一個典型。在經濟劇烈變革的時代,有人一夜富有,有人幾十年清貧,中國富豪成為許多民眾仇富心態的眾矢之的。希望嚴介和莫踩到改革試驗田中的雷區,在享受成就感的同時,誠然接受公眾對於你的質疑和嫉妒,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官員篇
劉宏長
劉宏長最近有點煩,因為這位江西省贛州市房管局局長一夜之間成了“網絡紅人”。
今年11月20日,劉宏長在本刊發表了題為《房價高不能全怪地方政府和開發商》的文章。“如果説全國房價普遍大幅度上漲,就是這兩個原因造成的,不能令人信服。”他認為,應該按照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來解讀房價變動規律,並提出通過提高人民群眾的貨幣收入水平、降低住房建設的生産費用等解決辦法。
文章一經刊出,立刻在網絡上引發了近萬名網友的熱評,並有多家媒體就此發表評論文章,進行後續報道。深陷房價論戰漩渦的他由此成為了中國“最有名氣”的房管局長,雖然這名氣以罵名為主。
2006年,幾乎沒有什麼事情的受關注度可以與房價相比,無論是學者、業界還是百姓都悉數出場,但只有作為房地産政策的決定者和實施者的政府,除了文件,鮮見聲音。房價爭論一直在“制度外循環”,自説自話。
此時,“房管局局長”劉宏長的發言,無疑表明善意的、真正的對話者已經出現。姑且不論其觀點,他的行為就值得我們尊敬。與此同時,我們盼望,更多的政府官員像劉宏長一樣“公共知識分子化”,擺脫身份羈絆,客觀中立地評説時事,尤其是事關自己職責的重大公共問題,從而為民意的生發找到一個著力點和制度出口。
肖建春
肖建春,原黑龍江省五常市(縣級市)市委書記,一位全市老百姓都知道他手機號的“信訪”書記。
2000年6月,肖建春剛上任時,五常的群體上訪量為進京上訪全省第一,到省政府上訪全省第二,“綜合排名第一”。上任第一天,肖建春便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向社會公開,並要求五大班子的30多名成員也將手機號碼公開。每週五被他定為與上訪百姓“面對面”的接待日。
為解決現存信訪問題,肖建春親自到群訪突出的鄉鎮現場辦公;對於解決信訪工作不力的領導班子實行一票否決,就地免職。
肖建春認識到,信訪問題的徹底解決,最終還要依賴於經濟環境和政策環境的根本改善。因此,肖建春帶領五常通過狠抓工業經濟、強化預算外資金管理等方法“找錢”。2002年,五常被評為全國財政先進市。
肖建春在任的六年裏,五常從黑龍江省的一個上訪大戶變為全國的先進農業縣市、全國水稻生産五強縣,城市面貌和百姓的精神狀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肖建春已經離開了五常,就任黑龍江省綏化市(地級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今天我們通話了,是他剛離開五常的時候,感覺出來有點留戀。他説他要離開這裡了,我説謝謝他給五常帶來的貢獻,祝他一路平安!”一位普通網友在五常論壇上留言説。
草根篇
徐延格徐延格是個普通人,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名人。
這位來北京打工的山東農民,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名字會出現在電視、報紙、雜誌和互聯網上。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這個“打工仔”與大名鼎鼎的肯德基打起了官司。
2005年11月,當徐延格向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時,他很委屈:自己明明為肯德基工作了11年,被辭退時,為何只能得到2個月的補償?“東家”怎麼變成了從來沒聽説過的時代橋勞動事務諮詢有限公司?
1月17日,仲裁裁決駁回了徐延格的申訴;1月25日,徐延格不服仲裁裁決,訴至東城區人民法院;6月12日,法院做出一審判決,駁回了徐延格的訴訟請求;6月26日,徐延格因不服一審判決向北京市二中院提出上訴;7月26日,北京市西城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召開肯德基案件座談會,邀請國內外12家新聞媒體參加,並公開了《勞務派遣在我國存在的問題及對〈勞動合同法(草案)〉中勞務派遣質疑的回應》等文章。
事情的發展早已超出了“老徐的委屈”的層面。8月8日,肯德基召開新聞發佈會,決定調整政策,將用工方式改成直接錄用。
儘管最終領到了賠償金,但徐延格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他至今仍沒找到工作。最近,他一直在學開車,準備當司機跑運輸謀生。徐延格可能算不上“維權英雄”。但他的出現,卻改變了更多像他一樣的打工者的境遇。
留守村婦
她們是我們年終回望時唯一的女性人物。她們沒有名字。
她們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我們無法得知她們一個個具體的名字,似乎也很少有人會在乎她們的名字,只有一個表明生存狀態的稱呼—留守村婦。
她們幾乎被遺忘,但她們卻是新農村建設中不得不面對的人群。
今年10月,本刊刊發了題為《5000萬留守村婦非正常生存調查》的封面文章,這是市場化媒體幾乎不會涉獵的選題,因為它不具有商業價值,也難迎合大部分讀者的興趣。面對它的理由只有一條:責任。
丈夫長期外出打工,婦女留守農村家中,既要從事勞動生産,又要撫育孩子,照顧老人。沉重的生活和精神壓力,使她們成為幾乎畸形的生活群體,而這樣的群體卻是我們廣大農村主要力量。悲情因5000萬而悲壯。
采寫該文的本刊記者張俊才説:“5000萬個留守婦女意味著0.5億個家庭的不團聚,算得保守些,中國每8個家庭中,就有一個是分離的,而且幾乎全部集中在廣袤的農村。”
除了這5000萬留守村婦,還有8000萬留守村娃。當我們慶祝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時,顯然有許多被我們遺忘。
至今,在網絡上鍵入“留守村婦”,我們仍然看不到期望中的跟蹤和關注。寥寥的報道在海量信息中微不足道,漠視讓人恐懼。
國際篇
保爾森
他是一位或將影響中國經濟的美國人,這並非因為他是美國財政部長,而是因為他可能是訪華次數最多、最了解和熟悉中國,擁有最多中國朋友的美國財長。
今年12月14日,一身深色西裝的美國財政部長亨利 保爾森出現在了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親切握手。記錄這一場景的照片,幾乎出現在了當天所有國內外主要媒體的頭條位置。
這是保爾森的第73次中國之行,隨他同行的還有包括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商務部部長古鐵雷斯等七位美國政府高官在內的“超豪華”陣容。他們要參加的是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這是中美現有磋商機制中級別最高的對話。
而這一齣大戲的導演和主角是同一個人:保爾森。
今年7月4日,保爾森正式就任新一任美國財政部長。這位曾經的“華爾街權力之王”、美國高盛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和中國有著較深的淵源。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保爾森以投資銀行家、旅行者和環保人士等身份,每年數次往返中國,他甚至還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主席。
一位“中國通”當上了美國新財長。從他在白宮提出的解決中國問題的不同聲音,到今年9月份首次以美國財長身份訪華並提出建立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到今天首次對話的成功完成,保爾森顯示了他對中美問題的重視和務實的處理態度。
希望保爾森能夠繼續給我們帶來驚喜。
秋秉直
秋秉直,一位韓國高官,他的辭職卻在年終歲末引發中國公眾的強烈關注。原因很簡單:因為高房價。
面對韓國國內日益瘋狂的房價,2005年2月,韓國總統盧武鉉表示,對房地産投機將“不惜一戰”。同年4月, 56歲的秋秉直被任命為韓國建設交通部長官。此前4個月內,韓國已有4名高官因涉嫌不動産投機而落馬。《朝鮮日報》稱盧武鉉的此次任命為“煞費苦心”:“因為,據調查顯示,高級公務員中有75%左右通過房地産增加其財産。”
通過“道德審查”的秋秉直上任後,堅持“鐵腕”治市。
大幅擴大住宅供應,加強房地産擁有稅,回收重建建築項目利潤……
政策一個接著一個,一個比一個強硬,但韓國,特別是首爾等大城市的房價並沒有應聲而落,反而直線飆升。
面對種種質疑,秋秉直毫不動搖。
今年10月23日,“在沒有和相關部門進行協商的情況下,”秋秉直表示,政府將建設新城市,大幅擴大住宅供應,以便抑制住房價格上升。此言一齣,相關地區的房地産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市場動蕩不已。
11月14日,秋秉直等三名高官,為對日前發生的房地産政策問題負責,提出辭呈。
一時之間,“韓國建設部部長因房價過高而辭職”的消息,被中國媒體紛紛轉載,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一位網友開玩笑説:“因為房價高就辭職,韓國建設部長還真‘秉直’!是個好同志。”
其實,秋秉直也好,“夏秉直”也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某些職能部門的政策制定者,能否像秋秉直一樣負起責任來。
責編: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