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經濟時報》:張建國:改寫中國網絡招聘——訪中華英才網總裁張建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9日 14:31 來源:

  ■本報記者 李慧蓮

  在媒體幹了這麼多年,很少有行業是從未接觸過的,但是當接到採訪張建國任務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竟然對他所在的網絡招聘行業幾乎一無所知。在經過一陣網絡招聘業相關知識的“惡補”之後,我突然發現,從一個人開始認識一個行業是個非常不錯的切入點:前提是這個人在這個行業足夠知名、貢獻足夠大、説話的分量足夠重,同時,他要有足夠的智慧和思想。

  在翻閱了大量背景資料後,我知道張建國成為網絡招聘行業的代表人物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他的經歷、他帶來的中華英才網的高速成長,完全滿足所有的前提,《中國經濟時報》推薦他參評本年度的央視年度經濟人物,也是實至名歸。

  不過,僅從材料上認識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我還是有很多的疑問。比如,我看到一份報道裏説,世界上最大的網絡招聘服務商Monster.com(巨獸網)的人僅是到張建國的辦公室裏轉了一圈,就決定給中華英才網注資5000萬美元。什麼樣的辦公室啊,這麼經得起看?

  11月20日,我的採訪就在這樣一個看一眼價值5000萬美元的辦公室裏進行。那天,張建國的時差還沒倒過來,他頭天晚上剛從美國回來。採訪前,公司品牌部負責人説,昨晚她已把提綱傳給張總了,但他今天一上班就有一大堆人等著見,如果他還沒有來得及看,問題可能需要做些調整。但是,見了面,張建國説,沒問題,你隨便問吧。

  於是,我們從他一個人談到一個群體,從一個企業談到一個行業,等我所有想問的問題都拿到答案後,突然明白一件事:吸引巨獸投資的,不是這間極其普通的辦公室,而是坐在這間辦公室裏的人——張建國。

  個人:有經歷才會積澱

  中國經濟時報:在你的個人職業生涯裏,做過幾次“清零”,尤其是離開華為公司,讓人覺得可惜,畢竟你是那裏的元老。“清零”時你沒有考慮過失去?

  張建國:從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看,別太在乎失去什麼,有舍得才有可能獲得。

  中國經濟時報:你是不是覺得一個人老呆在一個地方會被理解為有惰性?

  張建國:不能這樣簡單理解。如果一個公司開始時是100人,十年後還是100人,你在這兒待十年,確實是有惰性。但是華為公司從我去時的20人到離開時的兩萬人,這十年的變化太巨大了。對我個人來説,也經歷了很多的工作,包括做基層簡單的開發、銷售人員,後來做管理人員,再後來做公司的副總裁。我覺得,這種個人與公司的一起成長,對個人來説是一個很好的積累。

  中國經濟時報:你覺得華為的經歷給你留下了什麼?

  張建國:在華為的十年,對我改變比較大。我知道了每個公司、每一個環節中,管理層為什麼會面臨這些命題,為什麼這樣去管。你看到現在的華為是好的,但如果你不知道它以前什麼樣,你怎麼知道它好呢?你怎麼能知道它為什麼這麼做呢?很多的問題都是這樣,如果只知道後面的結果而不知道前面的原因,那你的理解可能是非常膚淺的。如果一個人沒有經歷,光看書,他就能做好事情的話,人就不會犯錯誤了,因為書裏面都已經告訴你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要想真正了解一個公司變革的過程,並不是説靠寫一本書就能寫出來的,也不是説你去做個調研就能調研出來的。一個人對許多問題的看法是跟你的思想一起成長的,最後形成了一個觀念,而這需要時間。所以,在華為十年的積累,對我個人來説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如果別人想積累,還得花十年。如果這個企業沒有做大,他的十年就白花了。因此,成功要靠運氣,還得有機會。

  中國經濟時報:你説過掙錢不是你最終的目標,還是要有些個人的事業,你個人的事業目標是怎樣設計的?

  張建國:一個人應該過得有意義。我當華為副總裁的時候,待遇還不錯,如果不走的話,還會有很多很多錢,應該説衣食無憂。我後來離開華為到美國去讀書,回來以後就做自己的管理諮詢公司,一年收入還不及在華為的十分之一。但是我過得很開心。

  中國經濟時報:因為是自己的事業?

  張建國:一方面是。另一方面,通過做企業諮詢,你可以研究這個企業,它過去的成功、問題在哪,你幫助企業提供一些解決方案,改善他的管理,這是很有意義的事。通過那三年時間給20多家企業做管理諮詢,我研究了很多企業的成功、很多企業的失敗。那段經歷對我個人也是很好的積累,它使我系統化地研究了企業的管理問題。如果我直接從華為副總裁變成中華英才網總裁的話,可能對企業的管理還不一定了解這麼多,畢竟當時在華為只是見證了一家企業的成長、負責一個模塊,沒有更多地了解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

  所以説,我的“清零”並不是為錢,錢對一個人來説好像是成功的一個標誌,但是,錢絕對不是目的。因為有些人可能很有錢,但卻很無聊。有些人錢不是很多,但卻很充實。我還是更加喜歡做後面那種人。

  中國經濟時報:那你覺得怎樣才叫活得有意義?

  張建國:活得有意義就是你去幹點事情,這件事對你個人來説是個挑戰,對你的職業來説是個提升,而且能體現出你個人的成功,這就是有意義。並不是説一定要住著大別墅,開著寶馬車之類。

  中國經濟時報:未來你還會再放棄一次,再有新的開始嗎?比如自己創業?

  張建國:這就不知道了,沒想過。這幾年來,我一直感覺過得比較有意義,還是比較有成就感的。中華英才網從200人到1000人,是發展;從1000人到5000人也是發展。只要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永遠會遇到新的問題。關鍵是你敢不敢挑戰自己。

  群體:像狼那樣生存

  中國經濟時報:我看材料時發現,你特別強調團體的作用,比如好多報道裏都提到你喜歡講“狼文化”理論,你為什麼特別喜歡引用這個故事?

  張建國:我經歷過、也研究過很多公司的發展過程。為什麼很多企業到一定程度以後就做不大、很快就衰退了?核心問題就是組織問題。比如説原來創業時一起打天下的一些哥們兒,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以後,他們跟不上公司發展的需要,就容易使公司組織上面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內訌。個個都覺得自己是元老,都喜歡自己搞一套。一個公司如果不能把幾個模塊組織到一起,最後形不成合力,內部出現問題就死了。我個人認為,這是中國企業做不大的根本原因。

  中國經濟時報:中華英才網是個新企業,應該不存在元老人物的問題。

  張建國:中華英才網也是一樣,只不過重點不同。為什麼特別強調群體問題呢?如果你形成不了一個組織體系,比如説某個人很厲害,他去做銷售,能搞定三個客戶;另外一個人也能搞定三個客戶;還有一個人更厲害,他也搞定幾個客戶;但是他們之間可能互相打架,那麼花在他們身上協調的時間比你做其他事情的時間多得多,你的精力這樣耗掉了,怎麼可能發現新的機會呢?

  對一個企業來講,應該有一個很好的組織體系,靠這個組織體系,可以讓平凡的人變得很優秀。我不依靠某幾個人,即所謂的天才。天才畢竟是有限的。而且天才跟天才之間會互相損耗,兩個天才加在一起的話,還不如兩個庸才。所以,有一個很好的組織體系,能讓一個勤快的人變成一個優秀的人,還可以把更多的人變得很優秀。這樣,你的公司才可能強大,才有可能從一個億到兩個億到五個億到一百個億,否則可能做兩個億就做不上去了,怎麼做也上不去了。一定要解決這個跨越的問題。

  中國經濟時報:用群體來實現跨越?

  張建國:是。這也就是我喜歡提到“狼文化”的原因,即在一個組織裏,應該像狼群那樣強調群體而非個人的作用。強調它還反映出企業要有一種鬥志,要有一種激情,不能退化。很多公司垮下來都不是因為外部原因,而是內部原因造成的。因此説一個企業的發展,管理是根本性的。

  這是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組織體系一定要發揮作用,只有組織體系發揮作用,才有可能使你的企業不斷創新,才有可能把你的價值最大化,才有可能提供好的服務。因為企業越大,功能越多,效率越低,最後就會損害客戶的利益。

  企業:最根本的是管理

  中國經濟時報:你剛才説一個企業的發展,管理是根本性的?

  張建國:是這樣。對所有企業都是如此。對互聯網企業來説,如何進行管理,是一個很重要的命題。中國的網絡經濟發展,應該還是處於初級階段,不誇張地説,跟美國比落後了五年左右。

  中國的很多網絡公司其實是沒有管理的,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依靠創始人的個人因素,支撐他的就是概念、就是技術上的突破,企業就獲得成功。但因為缺乏科學管理,創新能力不能持續。因為這樣的公司在創業時候,産品的開發創意是老闆自己做的,當公司大了以後,老闆不可能親自去搞開發,而是別人在開發産品,這樣他就再也沒有很好的對客戶的感受,也沒有很好的靈感,也沒有新的技術,企業就沒有競爭力了,這是第一個。

  再一個,公司的工作互相之間是需要協調的。目前有好多的網絡公司內部協調是比較差的,內部都是分散式的組織,不能把個人的能力變成組織的能力,我認為這是網絡公司發展遇到的最大的一個瓶頸。

  因此,總體上來説,對互聯網企業來説,如何使企業持續發展,比如説聯想、華為,他們已經經過二三十年管理的變革與磨煉,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比較成型的管理模式。但是互聯網經濟時間短,大概只有五年多的時間,很多企業在管理上都沒有積累。而管理的積累,是決定中國互聯網企業誰來稱王的關鍵。我們跟Monster(美國巨獸公司)合作以後,經常去考察,看出來中國的企業與國際上的差別是比較大的。這一塊如果你不跨越,必然落後於世界的發展。所以,我一再強調,如何在管理上突破,是中國網絡公司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中國經濟時報:中華英才網突破管理瓶頸了嗎?

  張建國:應該可以這麼説。2004年7月1日中華英才網成立時只有200人,現在有了1100多人。英才網的發展不光是人數的增長,還有管理層的形成,擁有了一個比較職業化的隊伍。更主要的是,我們有一套好的管理體系和一套比較科學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數據系統和企業管理技術,所以,我們在行業裏面的增長率能達到連續兩年多超過100%,是其他公司的三倍。目前我們還得靠組織體系的運作,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企業不斷做大,也只有這樣才可能形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經濟時報:跟其他網絡企業比,你們的管理處在什麼水平?

  張建國:在管理上,在行業裏面,中華英才網應該是比較領先的,大約領先對手兩年左右,在排名上領先對手一年時間。這也歸功於我們與國際接軌早。去年,中華英才網在行業內首先與美國巨獸網進行合作,加快了自己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行業:細分的市場會很大

  中國經濟時報:你認為未來的招聘行業或者説整個網絡行業的發展趨勢會是什麼樣的?

  張建國:未來,對網絡經濟來説,會更加細化、細分。專業性的網站、垂直網站都會對客戶進行細分,會非常像一個服務行業、一個超市的模式。因為互聯網經濟緊密聯絡服務經濟,怎樣把一個自由市場變成一個超級市場,包括“物品”——信息如何擺放才能使客戶更便捷地拿取,以及客戶能不能很快看到這個信息等等,都是需要著手解決的問題。信息本身來説並無價值,但對信息有效加工和處理後,就能形成有效的價值。我認為,這樣必然會産生細分的服務市場。

  對於互聯網招聘行業來説也是一樣,將來市場也會細分,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的服務也不一樣。老年人有什麼樣的需求;年輕人有什麼樣的需求;兼職者的隊伍在增加,他有什麼樣的需求;自由職業者也越來越多了,他們的需求是什麼。面對這樣的市場,就意味著未來一定是一個細分的、個性化的、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市場。

  中國經濟時報:市場需求還很大?

  張建國:應該説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從勞動力市場來説,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市場需求是很巨大的,就看你怎樣去盤活它。

  此外,中國的網民在不斷增加,但是網民的普及率是不高的。在沿海地區還比較高,大概百分之七八十是通過網絡方式去找工作、找人才。在中部大概有百分之四五十的人或企業有這種習慣。西部就更少。所以説怎樣迅速加快網絡發展速度,對整個社會人才的合理配置,是有很大影響的。

  至於對未來的預測,我個人感覺,從行業發展需求來説,每年的增長速度應該保持在百分之四五十吧。

  對手永遠是自己

  中國經濟時報:我很想知道在你來看,中華英才網為什麼能成為中國招聘網站的No.1?

  張建國:我覺得,這主要取決於中華英才網的兩個比較鮮明的特點,一個是産品的服務,體現出專業化的服務能力,提供創新的産品,改變了行業的服務模式和理念:即不再是簡單的發佈職位信息,而是以怎樣幫助企業招到人才為導向。前面我也説過,對網絡行業發展來説,它的發展方向是能體現出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能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靠一個概念,靠某一個人簡單的技術突破,就想讓一個企業吃一輩子是不可能的了。

  另外一點,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中華英才網在管理模式方面的創新。中華英才網兩年多來每年都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增長,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管理體系,沒有這樣一個架構,沒有這樣一支人才隊伍,那是不可能的。

  中國經濟時報:目前中華英才網在招聘網站裏已經是第一,未來的計劃應該是要穩住這個第一了?

  張建國:第一不是目的。我們公司的服務理念裏面有這樣一句話: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而不是以競爭對手為導向。你已經是第一了,不要老去回頭看,這會影響你往前跑的速度。但是如果你始終注意客戶的需求,你就永遠會發現很多細節的不足。再者,客戶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企業不但要適應這個變化,還要跟上這個變化,這是永無止境的。

  中國經濟時報:你們從來不看對手嗎?

  張建國:我們只是比較一下他們的各種數據是怎樣的,這只是一個概念而已。我們的那些産品,比如英才招聘寶等,競爭對手從來沒考慮過,至少現在他們還沒有。如果我們老去看對手,就發現不了這樣的産品。

  中國經濟時報:是不是因為現在你們已是老大,感到沒有對手?

  張建國:不不不,對手永遠是有的,對手就是你自己。你怎樣能戰勝你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是這樣,一個企業也一樣的。一個企業要是認為自己了不得的話,那就沒有希望了。在互聯網經濟裏,客戶的需求體驗是在不斷變化的,就算今天你理解他,你不見得明天能理解他,這就需要你不斷去理解、去發掘、去創新。

  你只有比別人跑得快,才有可能永遠保持在前面。而你能不能跑得快,取決於你能不能找到自己發展的誤區是什麼,然後你去鍛鍊你的體能,你才能有可能跑得比別人快。否則的話,你光看對手有什麼意義?所以,剛才我説,我們的産品不是看對手在做什麼,而是要看我們的用戶需要什麼,這樣我們才能做得更好。互聯網經濟可以説每天都處於壓力和擔憂之中,變化太快了,不管是技術的變化還是客戶的體驗都是如此。因為客戶的轉移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可以非常方便地從這裡轉移到那裏。你只有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好地理解他,才能更好地吸引他。

責編:劉瓊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