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理財參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城市80後買房OR租房? 教您走出蝸居解放自己

 

CCTV.com  2009年12月29日 09:5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文前提要:“蝸居”是當代都市之痛,但我們為何不能換一下觀念,走出“蝸居”呢?其實人人買房並不現實,當前高房價已經受到了來自中央決策層面的阻擊,與其買房背上沉重的鎖鏈和鐐銬,還不如租房居住解放自己,讓生活變得精彩起來。

  “蝸居”成都市之痛

  “蝸居”是當代都市之痛,但我們為何不能換一下觀念,走出“蝸居”呢?其實人人買房並不現實,當前高房價已經受到了來自中央決策層面的阻擊,與其買房背上沉重的鎖鏈和鐐銬,還不如租房居住解放自己,讓生活變得精彩起來。

  仿佛是在一夜之間,有一個詞語一下子成了時下的熱門字眼,這就是“蝸居”。這個詞源自於此前曾經熱播的一部電視劇,該劇描述了在高房價重壓下的人生百態。可能是似曾相識的經歷刺痛了許多人的神經,“蝸居”已成了太多都市人的心頭之痛,他們有時也會由衷地發出這樣一聲感嘆:“ ‘蝸居’,好苦!”

  所謂“蝸居”的定義是顯而易見的,為了買房子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由此每天不得不疲於奔命地生活著。劇中女主人公海萍的一段話也頗為經典,更折射出了當下許多都市人的生活窘境:“我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六千,吃穿用兩千五,冉冉上幼兒園一千五,人情往來六百,交通費五百八,物業管理三四百,手機電話費兩百五,還有煤氣水電費兩百。也就是説,從我甦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進賬四百,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更為嚴重的是,美麗的海藻也為了房子不得不淪為“小三”,肉體和精神備受摧殘。

  這無疑是大都市中令人倍感“心酸”的一個群體,他們看上去風風光光買了房子,然而由此帶來了無盡的“蝸居”之痛。記者的一位朋友每月收入不過六七千元,但所需嘗還的房貸卻已達到了每月五千元,生活的緊張是可想而知的。為此,他也給自己定下了一系列規矩:不打的士,坐公交;不去K歌,在家唱;不上館子,多蹭飯;不泡酒吧,逛公園;不進影院,多買碟。就這樣一個三十都不到的年輕人,由“蝸居”而蛻變成了“宅男”,讓人好不惋惜。

  有數據顯示,中國的房價收入比之高世界罕見。那麼,既然“蝸居”讓人如此不堪,我們為何不反過來想一想,為什麼不能走出“蝸居”,重新找回生命中那燦爛的陽光呢?

  高房價受到阻擊

  “蝸居”現象的發生,首先還是因為人們對於不斷高漲房價的恐懼,而現在有種種跡象表明,此前熱得發燙的樓市已經受到了來自中央決策層面的阻擊。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新一輪的樓市調控大幕已經拉開,而“遏制”兩字更顯示出了政策份量。

  12月,就在這短短的一個月中,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已經為我們預示了未來市場的走向。7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購房需求”;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徵免時限由2年恢復到5年;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強市場監管,穩定市場預期,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17日財政部等5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土地價款首付比例不得低於50%。

  業內專家表示,中央政府果斷出手,這説明這次調控房地産市場的決心是超預期的,未來還會有後續政策進一步出臺。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尹中立認為,在市場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增長依然倚重房地産的時候,中央果斷出手,這本身就説明這次調控房地産市場的決心是超預期的,當前政府控制房價的手段和方法比以前更加豐富,控制房價的效果當然也會比前幾次房地産調控要好。

  其實今年以來,隨著房地産市場的回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一些城市房價迅速攀升甚至創出歷史新高,近10萬億元的天量信貸、飆升的房價、瘋狂的地價顯示房地産泡沫隱憂,而北京、上海等城市超過1:500的租售比更是讓人驚詫。而現在的政策信號已經向我們明確,房價繼續大漲已經沒有可能,為追漲而“蝸居”已經失去了現實理由。

1/10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