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人物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成思危:創業板應支持創新型企業而非創業型

 

CCTV.com  2009年11月29日 15:2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今天,由證券日報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會上著重談了自己對中國創業板的三點思考,其中,第三點意見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對創業板的監管。

  這次創業板推出之前,證監會、深交所對於創業板的監管下了相當大的工夫,各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規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是從時間來看,開板前兩天産生了非常大的波動,沒有能夠實現平穩的發展。據此,成思危認為有三個方面應該注意。

  第一個,監管的職能一定要逐步合理、規範、適度、有效

  一個要合理,要合乎經濟學的報道,在這方面有些專家實在不敢恭維,某位經濟學家説什麼是暴利行業,説利潤率高於平均利潤率的行業,如果高於平均的都是暴利,理論上可能有一半都成為暴利行業,應該規定的是高於平均利潤率50%—100%的算暴利行業才對,違反了基本的統計常識。當然在金融領域也出現過,如果以這些作為理論來進行監管肯定要出問題的。

  第二,依法監管,《證券法》、《公司法》進行了修改,修改是不錯的。新推出的監管辦法等等,不能規範我們現有的法律。當然法律不完善可以進一步修訂,但是人不能違反法律法規,這個是根本,這是大法和小法,這是政府部門的法規和地方的法規不能夠違反國家的法律。

  第三,要適度。監管有一個問題,管的太嚴了會管死,管的太松了會亂,一統就死、一放就亂就是這個道理。成思危的個人看法,凡是市場能夠做的事,少管一點,證券交易所能處理得問題就不要都拿到證監會處理。

  第四,要有效。證券市場的發展內因是主要的,投資者的行為、他的預期對證券市場發展是主要的,這也確定了資金的流入,因為要買資金就要流入,所以投資者內因是主要的。外因就是監管的措施,不能改變投資者的預期是無效的。大牛市的時候,儘管採取了提高印花稅、提高儲備金等等措施,當天可能降了一下,過兩天又上去了。但是在熊市的時候,儘管降低印花稅,甚至單邊徵收但是效果也沒有這麼明顯,當然在熊市的時候效果比牛市的時候還是明顯了一點。有效,就是政策要改變投資者的行為和預期,這個符合“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來起作用。”

  第二個,嚴把入口關。

  我們要支持創新型企業,有的人要支持創業型企業,這兩個還是不同的,因為創業型企業只要創業都可以叫做創業型企業,説得刻薄一點,開個小面館也是創業,但是創新型企業是有明確定位的,像納斯達克前面規定的都是很明確的。高成長企業我們也要區別來看,有的高成長企業是通過制度創新得到了高成長可以支持。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奧運會前北京所謂廉價旅館,當時很熱,搞了一大批,風險投資也支持了一大批,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最後這些企業曇花一現,最後收不回原來的投資成本,所以要嚴格的規定什麼是創新型企業,可能需要證監會和科技部共同來研究標準。另外,要在發審委審查的時候,把示範真正是創新型企業作為上創業板的重要一條。

  第三個,監管部門要對股市的公平、公開、公正負責

  監管部門不對股市的漲跌負責,但是要對股市的公平、公開、公正負責,就是説監管部門不要去具體管股市的升降,但是要管遊戲規則,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次我覺得有一個進步,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定價不再由證監會審批,而是由券商詢價、承銷商詢價的辦法,這個我覺得是一個進步。但是詢價出來的結果普遍偏高,我覺得可能跟我們詢價過程的科學性和透明度有關係。所以我覺得應該對詢價制度、詢價程序作出明確的規定,這樣才能保證創業板的監管能夠做好。(馬燕)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