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股市要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盤進入療傷期 市場是否存在“會議行情”?

 

CCTV.com  2009年11月28日 09:2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人們一邊擔心政策繩索收緊,一邊又盼著會議精神能為市場打氣。

  泥沙俱下之後,市場失去了方向。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明年的政策基調之後,也許市場就很容易形成自己的預期,找到支撐。

  進入“療傷期”

  在股市的“老江湖”金新民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市場帶來的影響絕不只是三五天。坐在銀河證券金融街營業部的大戶室裏,被營業部工作人員點評為“愛研究”的他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市場已經進入療傷期”。

  金新民把遭遇金融危機後大挫的股市比作奄奄一息的傷者,依靠政策和信貸的強心針,它不但活了下來,還容光煥發地站起來。“但是這種行情很難持續,病去如抽絲,所以需要一段時間治療。股市調整之後才會震蕩上行,進入慢牛行情。開玩笑地説,前段時間最火的股票不都是醫藥股嘛”。

  總結過去幾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金新民認為每次會議著重點在於總結而非預判,“中央的會議討論的都是大方向,肯定不會突然轉向,之前多多少少都已經放了風,市場早就有了反應,比如黃金股這些防通脹板塊前期漲幅都不低。”

  對於眼下讓很多散戶大呼“看不懂”的震蕩市場,他總結自己目前的操作手法是“中線減倉,短線追題材”。儘管判斷市場趨勢是震蕩上行,但他認為震蕩的時間軸將會拉長,把前期的快漲快跌放成“慢動作”,加上如果大家都以為會議會有政策利好,那麼市場的走勢就往往會是相反的。“我已經在逐步減倉,但是題材股還可以看看。最近的物聯網、醫藥、上海本地股、黃金、有色甚至房地産,説不好哪天歇夠了就又起來了,這時候就要動作快,追上去一兩天就撤退”。不過,由於大盤藍籌股一直沒有啟動,金新民判斷即使大盤下挫也不會有太深的調整,“我手裏還拿著一些大傢伙,比如中建、中冶和大秦鐵路,我準備再看看先不動”。

  刺激“大象”跳舞

  捂著藍籌股的不止金新民一個人,國聯證券分析師肖彥明表示,在為明年佈局的第四季度,已經出現主流基金行業配置重新轉向銀行、保險等相對穩妥板塊的跡象。

  眼下,中小盤股和大盤藍籌的分化正愈演愈烈,從滬指9月低點算起,小盤指數漲幅為86%、大盤指數為32%。估值方面,申萬小盤指數最新PE達61倍,大盤指數PE僅為24倍,目前權重板塊已成洼地,尤其是以銀行股為代表的藍籌板塊。從歷史上看,當小盤股估值高出大盤股估值3-4倍的時候,風格轉換就基本具備了條件。

  肖彥明認為,大盤股所在行業通常事關國計民生,是國民經濟與政策的風向標,屬三高板塊:經濟敏感度高、資金敏感度高、政策敏感度高。因此,僅僅靠估值偏差與人民幣升值預期還不足以促成風格轉換,在業績上調確認前,風格轉換還需要事件性因素的推動。“近期看,事件性因素就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未來宏觀政策的定調”。

  國信證券最新出具的報告也認為,房地産板塊表現低迷的主要原因在於政策的不確定性。但目前地産板塊已經反映了房地産優惠政策部分退出的預期,因此經濟工作會議中,對於房地産優惠政策的定調將成為市場風格切換的催化劑。如果房地産優惠政策符合市場預期,則未來一段時間內,對於房地産的不確定因素消失;如果房地産優惠政策超市場預期,則房地産板塊可能走出一輪超政策預期的跨年度行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可能加速風格轉換”,深圳武當資産管理公司總經理田榮華也認同這一觀點。眼下市場分化得太厲害,題材股很可能已經出現泡沫,市場獲利資金多,泡沫型的行情難以為繼。他把市場的調整看作泡沫的局部破滅,“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市場需要方向,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明年的政策方向之後,市場就很容易形成自己的預期,找到支撐”。

  關注“過剩”和“通脹”

  “這次會議值得關注的點非常多,但政府最關心什麼?一是特別關注産能過剩怎樣解決,二是特別關心通脹問題”。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認為,為了應對産能過剩,中央可能開出的藥方將在擴內需和壓産能之間選擇重點。儘管不少專家認為通脹壓力不足為懼,但王建認為此次會議應定調通脹。

  而在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滕泰看來,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把重點放在“調結構”上。由於産能過剩問題嚴重,防通脹將不是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從貨幣政策角度看,宏觀調控應該更加關注資産價格的穩定,防止三個市場的大起大落——信貸、股市以及房地産。

  滕泰預計,産業結構的調整是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內容,服務業、新科技産業(如物聯網、航空航天領域)、新能源(如可再生能源、節能減排、清潔煤及核能)等值得關注。而這些行業在2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均有提及。“包括內需、消費和新經濟領域在內,雖然這些板塊前期已經有一定的漲幅,但在未來仍將有一定的行情”,滕泰説。

  是否存在會議行情

  市場對政策方向的把握極度敏感,太平洋證券策略分析師劉繼偉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市場總是會提前預熱。

  2007年,前所未有的大牛市10月16日見頂于6124點,鋻於中國經濟的過熱跡象以及股市的大泡沫,市場參與各方已經預期到經濟工作會議會出臺相關的緊縮政策,於是紛紛選擇了殺跌出局。會議召開前的一個月,兩市所有板塊均出現下跌,無一上漲。

  2008年10月,政府出臺4萬億投資計劃後,各種利好措施高密度出臺,基建類股票大幅上漲,整個11月建築建材、機械設備、農林牧漁、有色金屬四大板塊漲幅超過20%。這些行業多數在隨後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中被提及,並受到了政策的支撐。

  今年,從股市表現看,11月份的前三周,餐飲旅遊、農林牧漁、商業貿易的漲幅分別高達21.77%、19.08%和17.42%,農業和大消費板塊表現搶眼,市場熱點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可能出現的政策利好。

  劉繼偉預測,四個板塊可能受益:首先是産能過剩行業的並購重組機會,如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包括生物制藥、軟體、新能源汽車、高端製造等;大消費品行業,如商貿零售、生物醫藥、食品飲料等;低碳經濟將成為長期的投資熱點,短期應關注受益於節能、環保的硬性門檻需求提升的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有色金屬新材料等。

責編:龐帥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