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房産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囤地助長市場泡沫 網民建議改革土地供應方式

 

CCTV.com  2009年11月11日 11:0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日,中央電視臺對開發囤地現象進行了報道,報道稱電盈主席李澤楷旗下的盈大,今年8月將北京閒置三年的工體4號地項目轉手,大賺約2.35億港元。雖然此後,盈大回應稱,工體4號地項目長期閒置的説法屬於誤會,該于2007年7月開始前期施工準備及土地開挖工程,只是由於種種原因耽誤了工期。但是,許多網民仍認為,房地産開發商有意囤地謀取暴利,並將成本轉移到消費者頭上,這種現象必須遏制。

  囤地、倒地助推市場泡沫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有1/3的房地産開發商公司是從來不蓋房子,就是倒土地。有網民認為,1/3的開發商在做土地倒爺而不建房子,這數字的真實性沒法考證,但既然是開發商內部流出來的,起碼説明炒地是個普遍現象。

  網民喻尚認為,開發商只顧自身利益。炒高房價,這是對老百姓的一種變相掠奪。

  網民關鍵則指出,開發商倒地借用的是兩個市場:一是地産二級市場,二是資本市場。倒地的開發商或者通過關係,或者通過市場地位佔據優勢,在拍賣中獲得土地開發權,然後捂盤,等房價上漲後將土地出售給下一個開發商,獲取差價。這種地産二級市場在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並且市場主體已經不限于本土化的地産商,甚至已經有一些港澳及國際資本參與。

  監管不到位

  網民池默認為,一些政府官員與開發商勾結,共同通過囤地獲利,這種情況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制定了一些監管條例,如土地兩年不開發要收回等。但這些條例落實的情況如何?誰來監管落實?當監管者和被監管者被利益鏈條所捆綁,你還指望監管能做什麼?房價上漲有千種原因萬種理由,但歸根到底,制度漏洞和監管缺位是最直接、最關鍵的原因。

  署名楊少鋒的博客文章指出,關鍵的問題,並不在於政府沒有出臺相關的政策,在當前的行政體系下,以GDP為綱成為了各個地方行政主要領導的執政指導方針,而像城市建設這樣的政績,完全依賴於財政收入。房地産除了能夠給地方政府帶來稅收的收入之外,地價越高自然地方政府拍地的熱情越高,所以,基本上絕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希望地價越高越好,在這種背景下,又怎麼可能會有人認真執行國土資源部的土地閒置處理辦法呢?所以,抑制房企囤地和房價過高,關鍵是要讓地方政府退出房地産利益鏈條,至少,這個利益不要在政府收益中佔據過於重要的比重。

  網民獻計打擊囤地

  除了加強監管外,如何打擊囤地呢?署名吳其倫的博客文章指出,打擊囤地須從以下方面入手:一、變革土地供應策略。將現有土地招拍挂變革為保障房土地劃撥、中低商品房土地批租、高端商品房土地拍賣綜合土地供應政策。就中低價商品房而言,一旦實行土地租賃,則開發商拿地後必然儘快開發,否則其持有成本就會更高,其資金壓力就將變得更大,而在其成本增加的同時,其在轉讓時獲利空間也就大為降低。二、出臺政策平抑房價。近年來,各地房價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在房價上漲的推動下,各地地價也在飆升,這就令開發商囤地、倒地現象大為增加。若政府能及時出臺平抑房價政策,這樣開發商將不會再囤地、倒地。

  還有網民建議,一要嚴格執行已有的政策法規,對囤地、倒地、炒地行為堅決打擊,不能手軟;二要組織由各界人士參加的檢查巡視組,摸清目前囤地、倒地、炒地的基本情況,供有關部門決策參考;三是根據這些年來土地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堅決堵塞制度漏洞。 (張松)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