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産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民擔心鐵礦石談判“中國模式”成自娛自樂

 

CCTV.com  2009年10月26日 10:2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0年鐵礦石價格談判即將開啟,雙方已然劍拔弩張,形勢對中方而言不太妙———國際鐵礦石三大主要生産商聲稱要將鐵礦石價格上漲30%至35%,剛剛於今年8月與中方簽訂半年度鐵礦石長期協議的澳洲礦商FMG也提出四季度抬價。

  國內,中鋼協除了一如既往地堅決回應“不會接受”之外,還亮出了“中國模式”談判機制。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闡述了“中國模式”的主要內容:一是進口鐵礦石結算週期從1月1日到12月31日;二是堅持長期協議、量價互動,量大應價優;三是統一價格,確定了長期協議的供貨商就不允許再向中國企業出售兩個價格的鐵礦石。

  面對中鋼協執著追尋話語權,眾多網民似乎並不看好。有網友擔心,高調造勢會不會再次演變為中鋼協的一場“自娛自樂”。

  “中國模式”遭遇現實阻力

  “中鋼協提的方案,真的很無厘頭,光是些套話,毫無可操作性。”浙江網友“kelly70125”如是認為。與“kelly70125”觀點一致,很多網友認為“中國模式”不易實現,業已存在的現實阻力很難破除。

  其一,關於結算週期。一些網友認為,將結算週期設為中國的會計年度,對於中方在談判中獲取主動權不會産生任何作用。

  其二,關於量價互動。“中國的鐵礦石採購不是超市裏的貨品採購,可以貨比三家,量大價優。”浙江網友“zhang”認為中鋼協“量大價優”的談判策略存在很大問題。

  其三,關於全國統一價。作者劉濤在其網易博客上載文指出,改革就是一個利益再分配的過程。所謂的“統一價”也將不可避免地在大型鋼企、中小鋼企、鐵礦石進口商之間進行利益重新洗牌。表面上,中小鋼企將成為新的受益者,但由於不掌握礦山和供應渠道,理論上的受益不一定能轉化為實際受益;同時,這也等於是壓縮了鐵礦石進口商和大型鋼企的利潤空間,它們是否還有足夠動力積極參與談判令人懷疑。

  力不從心的中鋼協

  新浪博客博主“品世間萬象”責備,面對三大礦商欲將鐵礦石價格上漲30%至35%,“中鋼協方面除了重彈舊調,一再聲稱下一年度中國鐵礦石將供過於求外,而且還推出了適應中國企業運作習慣的‘中國模式’。顯得很無力、很無奈,實際是無能。”

  不少網友對於此前中鋼協緊緊咬住“必須降40%”的底線不鬆口,最終宣告談判失敗仍然記憶猶新,耿耿於懷。河南一名網友手機用戶表示,談判需要的是妥協和技巧,中鋼協總是在這自説自話和擺出一付強硬無比的面孔,礦石價格下跌的時候必拓同意長協礦降價,中鋼協卻死咬降價40%,結果談判破裂。浙江網友“zhang”嘲笑中鋼協曾拿“澳洲FMG同意降價35%”這顆小石子當臺階下,時隔兩個月,還被小石子絆了———FMG近日提出四季度抬價。

  網友建議擴大中鋼協機構職能

  網友們迫切期望國內大小鋼企統一步調,一致對外。北京網友“laoshupi1971”表示,如果統一能好辦一些,否則最後又是潰不成軍。

  對於不少網友將國內鋼企不團結之過全部歸咎於中鋼協辦事不力,有人為其叫屈。搜狐博客博主“俯仰自得”辯稱,中鋼協的權力是有限的,對各鋼廠沒有強制性的約束力;在市場經濟日漸深入的今天,連軟約束力也在削弱。鋼企如何經營,有自己的決策權,旁人無法過多的干涉。

  新浪博客博主“bruce”剖析了中鋼協的尷尬處境:一方面,鐵礦石談判中商務部放權給中鋼協,另一方面,中鋼協對於鋼鐵企業又不具備行政管理權,無法做到將鋼鐵企業歸攏到同一戰線上來。加之中鋼協與鋼鐵企業內部並沒有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節拍明顯不合,中鋼協的做法難以得到鋼企的認同,對於鋼企的生産安排因素考慮不週,反過來中鋼協希望企業配合的時候,鋼企又自行其是,使中鋼協在談判中陷入被動。這種一面是行政手段參與談判,一面又無力與鋼鐵企業有效協同的狀況自然難以應對國際鐵礦石商的淩厲攻勢。

  對此,新浪博客博主“牛肉餅”建議,擴大中鋼協的機構職能,將全國所有鋼廠納入其中,實行全國統一對外招標採購、統一對外談判和議價。堅決取消兩個價格、多個價格、鋼廠之間相互提價的惡性競爭局面。(本報記者張小潔整理)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