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反貿易保護該從何著手

 

CCTV.com  2009年10月13日 07:5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美國宣佈要對中國輪胎開徵“特保關稅”,消息傳來,國內媒體一片譁然。中國歷來不怕事,當然不會束手以待。作為回應,商務部立即表示要對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肉雞與汽車零部件展開調查。美國有錯在先,中國以牙還牙完全佔理,無可厚非。可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社評説,美中雙方應該保持冷靜,否則一場全球性的“貿保戰”將一觸即發。

  是危言聳聽嗎?恐怕不是。然而現實卻令人遺憾,奧巴馬政府在此事上確實有些欠冷靜。不知發什麼瘋,美國這次對中國發難,並非應國內輪胎製造商的訴求,而據説是來自鋼鐵業工會的壓力。莫名其妙,中國輸美輪胎價廉物美,怎會傷到鋼鐵業的利益?再説,輪胎業美國本來就不想保護,何況“特保關稅”又僅是針對中國,即便限制了中國輪胎進口,其他國家的低價輪胎卻照進不誤。損人不利己,不是發神經是什麼?

  我認為,不論美國最後怎麼做,中國都不必加高美國進口品關稅。搞經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中美貿易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如果美國刁難我們,我們也就不去買他們的産品,這無疑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所以我認為明智的做法,是你刁難你的,我買我的,只要自己有利可圖,就大可不必在意美國的態度。

  我不主張貿易報復,從理論方面説,是因為我堅信自由貿易能增進人類福利。亞當斯密與李嘉圖當年對此有過論證,邏輯嚴謹;而且今天大學教科書也寫得清楚,相信懂點經濟學的讀者對他們的理論不陌生,也無需再解釋。這裡我想重點討論的是:第一,高關稅究竟要保護什麼?第二,高關稅損害的到底是誰的利益?這兩個問題雖有聯絡,但不完全是一回事。

  先説第一點。某國若要對進口品徵高關稅,據我觀察,能擺上臺面的理由無非有二:一是反傾銷;二是要保護本國的産業。表面看,這兩條似乎有理,讓人無從反對。然而想深一層,其實都似是而非。所謂“傾銷”,是説一國産品賣到國外的價格低於國內價格。這怎麼可能呢?既然國內可以賣高價,誰會捨近求遠低價賣到國外去?我不信哪個商家會那麼蠢,也不信世上真有“傾銷”這回事。除非有政府補貼,不然“傾銷”就是個偽命題,是為推行“貿易保護”而杜撰出來的藉口。

  當然有人會説,進口品價格低勢必擠佔國內市場,會衝擊本國産業。這樣説不算錯。可我要問的是,高關稅到底保護的是什麼産業?若自己競爭不過就尋求保護,那豈不是在保護落後?古往今來,還從未見有哪個國家靠保護把産業搞得像樣的,外國如是,中國也如是。家電是最好的例子,過去中國對家電進口徵高關稅,那時國産家電卻乏善可陳;後來關稅降低,反而很快就雄視天下。另一方面,若進口品價廉就加高關稅,大家都心存此念,那麼何來國家間貿易?進口品不比國産品優質便宜,消費者也不買呀。

  再往深處想,高關稅雖可阻擋進口,但背後其實也有代價。很多人以為,高關稅能保護本國産業,有百利而無一害,若那樣想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對進口品徵高關稅,受益的只是少數企業,而損害的則是國內消費者。不是嗎?以紡織品為例,若一國提高紡織品關稅,進口當然減少,但由此消費者的花費會更多。説到底,這是讓消費者(多數人)為生産商(少數人)埋單。你信不信,若讓消費者投票公決,贊成高關稅的絕對不會多。

  奇怪的是,政府作為公眾利益代表,理應維護多數人利益,可奧巴馬為何要為保護少數人而大打出手呢?想來想去,顧及就業是一個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企業垮了會增加失業,但不會是長期失業。經濟學説,競爭會推動資本流動,若無政府保護,劣勢企業必會轉産或升級,這樣照樣能創造出就業。由此看,奧巴馬定是另有苦衷,而我所想到的是選票,美國企業工會聲勢浩大,而消費者一盤散沙,兩相權衡,政府自然要屈服於工會的壓力。

  最後再説中國。新中國60年,今非昔比:有13億人口,不僅消費潛力冠于地球;而且還有兩萬多億美元外儲。手裏有真金白銀,多點進口不傷大局,無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美國想折騰就讓他折騰吧,中國可依法維權,但用不著去報復。不管怎麼説,能讓國人廉價享受美國高檔進口品也不錯。是時候了,我們不妨也好好瀟灑一回。

  相關鏈結:

 

責編:劉洋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