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房産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專家:警惕“地王”熱背後的風險

 

CCTV.com  2009年09月30日 11:1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近幾個月來,我國一些城市“地王”頻現,著實成了房地産行業一道驚人的風景線。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地王”行情與2007年的一個顯著差別是,2007年拿下“地王”的多為港資和內地民企,而今年“地王”大多落入國企手中。

  在高價爭地中,房地産企業賭的是未來房價一定還會大漲,即使目前房價已高得驚人,但中國經濟增長和城市化還會使商品房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未來的通貨膨脹預期又會催生房市投資需求源源不斷推高房價。

  事實還告訴我們,許多房企爭當“地王”還有另一個動機,那就是編故事到股市上圈錢。具體説就是,高價拿地,可拉高房價,高地價和高房價都會促使企業升值。如果企業已經是上市公司,則可用增發新股或發債券等方式再融資;如果企業還是非上市公司,則可用這種方式爭取上市。據説本輪IPO重啟後,已有超過20家房企計劃在A股和H股上市,募集資金將超過千億元。

  至於地方政府,當然都希望本地能多出幾個“地王”,既可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又可以拉高本地房價,對地方而言自然是大好事。

  但冷靜思考一下,此輪“地王”熱特別是國企“地王”熱,已經並將繼續帶來不能忽視的嚴重後果:

  一是推動房價持續猛漲。因為地價是房價的主要成本,因此,只要什麼地方有個“地王”出現,那裏的房價立刻應聲而漲。如今年7月23日金地集團以每平方米14495元的樓板價拿下地處上海郊區的青浦趙巷地王,上海郊區房價迅速大漲。嘉定區首次突破萬元大關,金山區則上漲90.38%。

  二是加大了房市調控難度。如果政府害怕房市泡沫過大想加以調控的話,除了有怕傷及經濟的舊憂,現在又有了恐懼國有資産受損的新愁。這些國有資産背景的房企一擲千金買了高價地,不讓房價再漲,這些企業虧了怎麼辦?

  三是會阻礙我國國民經濟的戰略調整。大把錢都投到房地産了,哪還有心思去研發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型産品呢?投資房地産容易賺錢,但是不具備引領經濟整體向上的能力。

  四是增加了金融和經濟大幅波動的風險。“地王”涌現,房價越來越高,房市投資熱一浪高一浪,但是越來越脫離實體經濟和實際購買力的房市泡沫遲早要破裂。1990年的日本,1997年的香港,2006年的美國,就是前車之鑒。

  總之,本輪“地王”熱確實值得重視。為了抑制這股“地王”熱,筆者認為,相關政府部門宜採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包括國土資源部可否真正執行出讓土地使用權後的一些政策規定,住房建設和保障部可否出臺一些限制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的政策,銀行可否進一步提高二套房貸的政策門檻。諸如此類的一些政策措施,都是為了促進我國房地産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尹伯成 作者係復旦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