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日前表示,不反對外資法人銀行申請開展代銷基金業務。證監會正在研究起草相關文件,但目前尚未開始接受外資銀行申請。
有望年底破繭
日前,證監會召集多家外資銀行相關負責人開會,研究代銷基金事宜。兩家外資法人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銀監會和證監會對外資銀行申請開展代銷國內基金業務表示支持,已經與外資銀行就相關事宜進行了溝通。
“證監會(對外資銀行代銷基金)表示歡迎,正在研究相關文件和條例。”一外資銀行個人銀行主管表示。
“但是監管部門何時正式放開(外資銀行代銷基金)還不清楚,目前還沒有讓外資銀行遞交申請報告。”另一外資銀行高層表示。
外資銀行人士表示,正與證監會積極溝通,並開始與基金公司接觸,商討合作事宜,希望年底開展代銷基金業務。
外資行“渴望”找回缺失的利潤
近年來代銷基金收入已經成了中資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外資行一直享受不到這塊利潤。自2007年各家外資銀行轉制為法人銀行以來,外資行在零售業務的收入僅限於人民幣存儲和理財業務。
基金的銷售渠道,一般有三條,分別是銀行、券商以及基金自身的直銷。隨著基金成為大眾普遍配置的理財産品,銀行的渠道力量強勢地位越來越不可動搖。目前銀行渠道已佔基金銷售市場的80%份額。
渠道力量的強勢,導致基金公司給銀行的佣金越來越優厚。據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介紹,基金銷售涉及的費用非常多,除申購費歸代銷渠道即銀行收取外,贖回費由基金和代銷渠道分成。除此之外,基金公司還要給銀行銷售激勵費用,包括首發基金激勵、尾隨佣金、持續營銷費用等。比如基金公司在新發基金時,通常是按代銷機構銷售金額的0.3%-0.5%的比例支付一次性銷售激勵佣金。老基金的持續營銷費用則佔渠道銷售金額的2‰~3‰。這些林林總總的費用令銀行在代銷基金這塊獲利豐厚。
根據各家上市銀行2008財報,基金代銷收入已經成為銀行盈利的重要構成。08年資本市場低迷,基金銷售萎縮,各家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均下降。招行08年代理基金收入6.74億元,比上年下降63.12%。建行08年個人銀行業務對利潤的貢獻率由2007年的25.93%下降為16.91%。其中個人銀行業務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為152.86億元,較上年下降50.58億元,主要緣于代銷基金規模隨資本市場波動下降所致。而今年股市回暖,銀行在這塊收入回升亦明顯。工行一季報顯示,中間業務重現快速增長勢頭,一季度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達到135億元,同比增長9.66%。
但這塊利潤豐厚的蛋糕,外資行迄今尚未分享到。東亞銀行個人銀行業務人士表示,從長遠發展看,代銷基金等代理業務和個人理財業務仍會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外資行一直都跟監管層保持溝通,關於參與這塊業務的事宜。
為了擴大收入來源,不少外資銀行希望代銷國內基金品種的“呼聲”不斷,但監管部門對此一直未“鬆口”。而此次監管部門態度的轉變讓外資銀行也“活躍”起來。
部分外資法人銀行有關人士表示,近期正在積極準備基金代銷方面的業務,部分從業人員已經擁有基金銷售職業資格。與此同時,外資銀行幾乎都在聯絡基金公司商談,但對於合作對象及方式還沒有初定方向。
“希望今年年底就可以獲得批准開展基金代銷業務。”上述外資銀行個人銀行主管表示。
以“薄利多銷”應對網點不足
雖然自法人化以來,開展零售業務的外資銀行就開始在內地市場積極布點,但相比中資銀行龐大的網絡優勢,零售網點不足仍是外資銀行開展零售業務的最大“短板”。
據了解,中資銀行作為基金公司的主要銷售渠道,佔有基金銷售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中資銀行在與基金公司合作中的佣金也十分優厚,並享受優惠的費率折扣。對此,東亞銀行(中國)副行長林志民表示,外資銀行確實存在網點不足的問題,在與基金公司合作中獲得的優惠也相對中資銀行較少。外資銀行會採取“薄利多銷”的方式,以獲得銷售量和客戶。
此外,外資銀行的客戶群體以中高端為主,成熟度較高、資金量大,這也是外資銀行的一大優勢。
上述外資銀行個人銀行主管還表示,開展代銷基金業務除了要有網點基礎,外資銀行還需要系統準備,包括與基金公司系統對接,建立固定的清算和交收系統等。此外,確定銷售模式、儲備具有基金銷售資格的人員,以及進行銷售人員的培訓,也是當務之急。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