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華盛頓閉幕,同日,對話代表在華盛頓草簽《加強氣候變化、能源和環境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不要小看備忘錄,它顯示了中美雙方在環境合作方面的努力,這些努力將轉變為生産力和實際的經濟效益。
中美越來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中國提振消費佔GDP的比例而美國增加儲蓄是大勢所趨。這意味著,能夠在擴大的內需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的企業將奪得競爭先機。
除了能夠在新興的消費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的企業之外,未來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是能夠將低碳交易成為重要贏利來源的企業。中美對話實質性的成果,在此次雙方簽署《備忘錄》之前,2008年6月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雙方簽署了《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中美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將創造大量的商機。
我們很快會發現,全球碳排放交易規模很快會超過石油交易規模,如果美國在2012年加入 《京都議定書》,全球碳排放市場將成為未來最大的市場。
根據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預測,預計2008~2012年間,全球碳交易市場規模每年可達600億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將達到1500億美元,有望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乃覺 布蘭敦教授詳細分析顯示,在美國政府沒有承諾參與減排交易的情形下,全球碳交易市場總額在2008年已經突破1000億美元。國際知名的商業調查機構SBI2009年4月出臺的研究報告預測,全球碳排放交易量將急劇攀升,到2013年將達到6690億美元,其中美國的份額將達到1170億美元。
中國還不是減排義務國,因此目前國內的企業可以出售碳排放權獲利。2012年以前,我國通過碳交易可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收益,中國可以提供全球三分之一碳減排量交易。這樣的好日子總會有盡頭,隨著中國技術的更新,中國所獲得的碳排放權會逐步減小,加入國際碳交易將在未來十年左右。
2008年初,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及管理中心在北京正式啟動。所謂“清潔發展機制”(簡稱CDM)源自2005年正式生效的 《京都議定書》,是《京都議定書》為便於發達國家履行其溫室氣體減排義務而規定的三種靈活履約機制之一。根據2005年中國政府頒布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因轉讓溫室氣體減排量所獲得的收益歸中國政府和實施項目的企業所有,分配比例是,對氫氟碳化物和全氟化碳類項目,國家收取65%;對氧化亞氮類項目,收取30%;對其他項目,收取2%。
碳交易市場極大。中國政府已經做出努力培育交易市場,進行小規模的交易試點。2009年6月18日,中國最大的環境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與全球最大碳交易所——歐洲的BlueNext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掛牌的CDM項目將同時在BlueNext的渠道上發佈。這是中國的碳交易賣家首次直接面向全球公開。在金融危機前,國內碳交易價格在11歐元/噸左右,在歐洲碳交易一級市場為16~18歐元/噸,二級市場為22~25歐元/噸,豐厚的利潤催生出無數仲介公司,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都在擴充旗下的碳交易業務、增設碳交易基金。
目前,我國處於大規模碳排放交易的預備期。預備期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各路資金針對資源跑馬圈地,無論是水資源、石油、煤炭,盡在圈地範圍之內,而後是資源品價格堅定上漲,近期全球各地水價大幅上漲就是明顯標誌;第二個階段是進入新能源投資高潮期,全球資金如追逐互聯網概念一樣追逐新能源概念,這兩年新能源概念投資只是預熱。到第三個階段也就是成熟階段,是新能源商業運用階段,到那時候,碳貨幣將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之外最重要的貨幣。
在碳排放交易階段,什麼國家、什麼企業能夠從中得利?
就國家而言,全球單位能耗最低的日本與相對較低的歐洲最有可能獲利,因此,日本與歐洲是碳排放交易的主要推動者。就國內企業而言,兩類企業能夠獲利:一是擁有多餘碳排放指標的企業,具有節能競爭力的企業可以讓降低的排放量作為重要的商品出售;二是真正的新能源企業,這些企業並非指那些假借新能源之名實際上行污染之實的生産新能源配件企業,這些企業本質上是傳統製造業而不是新能源業,獲利的是那些深度介入新能源核心區域的高技術企業。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