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 7月16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首期“經濟每月談”。本期主講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指出,上半年我國在應對危機、擴大內需中度過。從統計局公佈的數字看,國民經濟已走出低谷,出現穩步回升勢頭。國內生産總值增長速度在一季度跌至6.1%之後,二季度回升到7.9%,結果超出預料,令人鼓舞。經濟運行有五個突出亮點:
一是消費增速明顯加快。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6%,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增長33.4%,汽車銷售增長18.1%,突破600萬輛。
二是第三産業增長速度率先回升。上半年達8.3%,快於第二産業的6.6%,六大高耗能産業增速低於工業增速2.8個百分點。
三是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大幅增長。上半年達33.5%,同比加快7.2個百分點。其中一産投資增長68.9%,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7.4%,房地産投資增長9.9%,中西部投資增長快於東部。
四是財政收入止跌回升。5、6月份分別增長4.8%和19.6%。收大於支5074億元。
五是信貸投放迅速增長。6月末M2、M1、M0同比分別增長28.5%、24.8%和11.5%。貸款比年初增加73703億元,同比增長49179億元。上證綜合指數7月10日達3114點,比去年最低點升高87%。
上述情況表明,國民經濟的回升基本符合轉變發展方式的方向,回升是健康的,是中央及時有效地實施擴大內需政策的結果。
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是進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上半年進出口總額下降23.5%,其中,出口下降21.8%,一季度下降19.7%,二季度下降23.4%,給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今年能否實現年初確定的8%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取決於擴大內需的力度能否彌補出口下降的影響,取決於消費和社會投資的增長。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的回升態勢仍然是脆弱的,應當堅定不移的實施去年四季度以來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動搖。當前經濟生活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需求不足,要通過繼續擴大內需,使國民經濟走上穩定回升和持續較快增長的軌道。要努力保持住上半年經濟回升的勢頭,力爭三季度GDP增速回升到8%左右,四季度回升到9%左右,全年達到7.5%-8%左右,使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率先復蘇。
為此,下半年在宏觀調控中,應著力做好以下五件事:
(一)著力擴大消費。保持房市、車市繁榮局面。要針對部分城市出現房價過快上漲的情況,認真貫徹國務院07年下發的關於穩定城鎮居民住房價格的意見,強化地方政府在穩定住房價格方面的責任,擴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在有條件的地方,應當把農民工住房納入保障性住房覆蓋範圍,增加低價位住房土地供應,保持合理的房價收入比,確保住房市場健康發展。要進一步為汽車市場的擴大創造條件,通過完善個人徵信體系,擴大汽車消費信貸,改善汽車使用條件,使房地産業和汽車産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持久不衰的支柱産業。進一步擴大家電下鄉的補貼品種,降低高檔消費品的進口關稅,把部分加工貿易出口産品專為內銷。儘快出臺調整收入分配結構的實施方案,著力增加勞動報酬和中低收入者收入,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努力提高居民消費率。
(二)鼓勵增加民間投資。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長34.3%,在城鎮投資中佔49.5%。要通過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強化行業內部競爭。包括金融、電信、鐵路、民航、城市公用事業等,都應分別制定具體的改革方案和步驟。鼓勵全民創業。
(三)調整財政投資方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財政投資不應只著眼于幹了多少個大項目,而應著力於拉動消費、拉動民間投資、拉動出口、拉動銀行貸款上。上半年在拉動銀行貸款方面效果明顯。在如何拉動消費、民間投資和出口方面還應下功夫。
(四)優化貸款結構。建立為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提供貸款服務的金融體系。我們現在的金融體系主要是為大中型企業服務的。要針對小型微型經濟體對小額貸款的需求,建立地區性小銀行、鄉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合作社要發展信用合作。要相應建立與之配套的監管、統計制度。有了這樣的金融服務體系,一可以支持群眾性創業活動,二有利於擴大就業,三有利於加快發展第三産業,四有利於增強經濟發展活力,應當儘快付諸實施。
(五)創造出口需求,以資本輸出帶動商品和勞務輸出。要發揮我國外匯儲備多和工業生産能力富餘的優勢,通過增加海外能源、資源投資,帶動勘探開發設備和勞務出口;通過增加對外援助貸款,帶動工程機械、建築材料出口;通過鼓勵到海外發展加工貿易,帶動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通過對海外經營中國産品進口的企業給予人民幣貸款,增加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通過擴大機電産品買方信貸,增加船舶、機床、技術裝備出口。要調整出口地區結構,著力擴大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改變對發達國家市場的過度依賴。
相關鏈結:
責編:韓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