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加上國內經濟步入下行通道,正在考驗著中國銀行業的風險防控能力。銀監會統計部主任劉春航4月21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銀行業應嚴格執行國家各項宏觀調控政策,確保銀行信貸資金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有效管理各類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穩定。他強調,混業經營需嚴設防火墻,中國銀行業創新的步伐不會放慢。
確保貸款注入實體經濟
中國證券報:從今年一季度的貸款數據看,今年我國銀行業的新增貸款較多,其中票據融資比例較高,您如何解讀一季度貸款數據?
劉春航:從一季度數據看,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中,41%是中長期貸款,33%是票據融資,25%為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絕大多數投向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票據融資從去年底開始增長較快,利率因素是票據融資供需兩旺、超常增長的根本原因之一,由於央票利率及銀行存放央行的超額準備金利率均低於票據貼現利率,而貼現利率又遠低於企業貸款利率,使得銀行和企業均有開展票據融資業務的意願。此外,銀行業績考核壓力在票據超常增長中扮演重要角色。票據業務不僅可以增加貸款規模,還會帶來企業的保證金存款,加之票據業務期限相對較短,風險相對較低,就不難理解票據融資放量增長背後的原因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票據業務激增的過程中,不排除套利行為,也不排除通過虛假票據和增值稅發票重復使用套取銀行資金的個別情況。銀監會已經安排了對票據的專項檢查,並要求銀行以授信業務的標準進行票據管理,確保票據融資用於實體經濟。
中國證券報:如何確保貸款注入實體經濟?
劉春航:為確保貸款真正拉動實體經濟增長,銀監會有很強的監管要求。首先,我們要求銀行一定要了解客戶,要嚴格執行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後檢查的貸款“三查”制度,確保專款專用,保持信貸投放對經濟支持的可持續性。其次,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繼續積極落實“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政策。“保”的方面主要包括:有技術、有市場、有前景、有競爭力的企業;國家重點建設和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兼併重組領域;生態環境和循環經濟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及中小學校舍建設;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建設;災後重建等領域。“壓”的方面主要包括:高耗能、高排放、資源性和産能過剩行業劣質企業貸款;“兩頭在外”的高風險企業貸款等。
警惕兩大風險
中國證券報: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深化,中國銀行業需要防範哪些風險?
劉春航:由於這是中國銀行業股份制改造以來面臨的第一個經濟下行週期,中國銀行業風險管理能力面臨較嚴峻的考驗。從國內看,銀行業要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中發揮應有作用,也在考驗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我們現在保增長力度很大,但同時調研中發現,地方許多不符合節能減排標準的産能有死灰復燃的跡象,所以需要更關注調結構,確保銀行支持的項目是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
今後幾年中國銀行業應高度關注的一大風險點是信用風險,尤其是集團客戶風險。目前一個階段大量貸款集中在大型客戶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應當看到少數集團客戶管理並不是很規範,如公司治理不健全、偏離核心主業、盲目投資和擴張、過度擔保、集團並表管理不到位等都是風險隱患。在經濟繁榮時期,這些問題容易被掩蓋,但每當經濟下行,積累的風險會加速暴露出來。
對此,銀監會已經強調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高度重視當前信貸高速增長中隱藏的巨大風險,在貸款投放中要做到四個匹配:信貸投放與本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專業人員素養相匹配,不能脫離本機構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盲目放貸;信貸投放與本機構的客戶資源、項目儲備和前期所作的盡職調查相匹配,不能盲目搶佔市場;信貸投放要與客戶的有效信貸需求相匹配,不能降低信貸標準,放棄審貸的自主性、獨立性;信貸投放要與本機構現有的資本充足情況、撥備水平和資本補充前景相匹配,不能脫離自身的資本緩衝能力盲目擴張。此外,要求銀行繼續嚴格執行大額風險集中度中單一客戶10%和集團客戶15%的授信高限,嚴格執行項目貸款資本金要求。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操作風險,銀行案件壓力比較大。這幾年銀行業案件防範取得明顯成效,案件數量大幅下降,銀行按資産的平均發案率已接近國際較好水平。但今年經濟與社會運行中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部分銀行風險內控跟不上新形勢下的發展需要,案件防控形勢比較嚴峻,對此我們應該高度警惕。
混業經營需嚴設防火墻
中國證券報:就您對這次金融危機的觀察,中國銀行業的混業經營、金融創新將有哪些可以借鑒的經驗和教訓?
劉春航:前幾年混業經營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自1999年美國頒布《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以來,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的發展戰略和經營模式不斷趨同,即商業銀行可做投資銀行業務,通過“發起-分銷”模式參與資本市場運作,同時投資銀行也通過在批發市場上的借貸介入信貸業務。但這次危機讓大家開始重新審視混業經營。
大家都知道,現代金融體系有兩大支柱,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以往的多次金融動蕩中,這兩大支柱可以互為支撐。比如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儲貸危機中,銀行大規模倒閉,而資本市場還在運轉;1998年當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出現問題時,美國資本市場面臨危機,而銀行系統可以提供流動性。但1999年實行混業經營後,銀行和資本市場兩個體系之間的防火墻被拆除,危機很快就在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之間傳染擴散,致使金融體系的融資功能嚴重受損。
值得吸取的重要教訓在於混業經營必須要嚴格設立防火墻。銀監會在阻隔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之間風險交叉傳導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防止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取消銀行為企業債券發行以及各種理財産品、金融衍生産品提供擔保,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跨業、跨境業務風險全覆蓋監管體系,以及嚴禁將房地産不良貸款進行證券化等。
此次金融危機表明,金融過度創新是有風險的。創新必須遵循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同時還要與金融機構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市場承受能力以及監管能力相匹配。需要指出的是,金融創新是服務經濟發展和提升銀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中國銀行業不會因為這次危機因噎廢食,創新步伐不會放慢。
歐美經濟復蘇需較長時間
中國證券報:考察今年銀行業發展離不開國際背景。您如何看待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發展趨勢?
劉春航:我認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將是一個長期的任務。現在的一些歐美經濟學家過於樂觀。這次危機跟一般的週期性經濟衰退情況不一樣,由於它是由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時間可能更長,危機之後的“去杠桿化”將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美國的兩位學者Reinhart和Rogoff對二次大戰之後的金融危機做了一個很好的研究,發現危機後人均GDP一般連續兩年下降,資産市場的調整時間要更長一些。如果要拿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來對比的話,大蕭條始於1929年的股崩,股市跌至1932年才見底,股價比1929年下跌了73%,實體經濟見底是在1933年,1933年美國GNP比1929年縮減了三分之一,消費縮減了19%,投資縮減了87%,進出口貿易縮減了三分之二。美國的GNP一直到1939年才又超過了1929年高峰時的水平,用了整整十年時間。 與30年代不同的是,此次金融危機西方政府反應比較快,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注入流動性,以大規模赤字刺激經濟,在國際協調方面也做得比以前好,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衝作用。但值得關注的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的復蘇,是通過消費和財政支出拉動的,而這次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美國靠借貸消費的增長模式破産,所以美國的消費不可能恢復到危機前的增長水平,全球經濟增長失去動力,因而為走出危機增添了阻力。所以,今後幾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來自外部環境的挑戰是比較嚴峻的。
劉春航先生簡歷
劉春航先生是英國劍橋大學發展研究學博士、美國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曾先後就職于美國摩根士丹利、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現任中國銀監會統計部主任兼研究局負責人。出版學術專著包括《Multinationals, Globalisation and Indigenous Firms in China》、《跨國公司戰略與中國本土企業的發展》等。(記者 于力 王妮娜)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