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人民日報經濟透視:華爾街“金錢不眠”

 

CCTV.com  2009年06月16日 07:3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曾有人預言,華爾街時代即將終結。目前看來,這種看法過於悲觀。近來有跡象表明,美國金融業在恢復穩定。美國財長蓋特納認為,美國“金融體系的傷口開始癒合”。截至6月11日,美國股市道瓊斯指數已從3月9日創下的12年低點回升了35%。一些大型金融機構通過資本市場籌集到了新的資本金,並獲准歸還政府注資,恢復往日的自信。儘管美國金融機構中預計仍有數千億美元的虧損存在,近8000家銀行中至少還有500家將會倒閉。但總體而言,市場對美國金融業系統性風險的擔憂明顯減輕。

  隨著華爾街逐步恢複元氣,其前景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有金融業內人士甚至斷言,華爾街運行體系不存在內部固有缺陷,不久華爾街將會重新站起來,一些經過重組的金融機構將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從歷史上看,華爾街主宰全球金融業近兩個世紀,經歷無數次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包括1857年和1907年的金融大恐慌、1929年的經濟大危機以及1987年的股市“黑色星期一”,而它最終都得以起死回生。最重要的是,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這決定了華爾街的“全球金融之都”地位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不會被取代。

  概括起來説,“更加安全的經營策略、新的混業經營模式和與之相適應的監管體系”是華爾街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向。然而,“後危機時代”的華爾街會是什麼模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政府,特別是監管部門的態度。雖然奧巴馬總統承諾更新美國的金融監管體系,但是人們注意到,篤信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對金融業的監管改革是策略性的。由於擔心嚴苛的監管可能降低金融業的活力,美國並沒有如外界期望的那樣高高舉起金融監管的令牌。事實上,美國政府最初幾個激進的監管設想已經被放棄,其表現是:積極向金融機構注資,卻一直諱言“國有化”;要求金融衍生品交易增加透明度,卻為場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留出空間;擬議中的成立單一金融穩定性監管機構的安排可能胎死腹中等等。

  據報道,美國某影業公司正在籌拍《華爾街》的續集,片名暫定為《金錢不眠》。現實中的華爾街如何在舊體系的瓦礫上續寫財富傳奇,的確值得關注。不過,輿論氛圍和政治環境已經不允許華爾街進行不受限制的冒險。可以預見,經過危機的洗禮,美國金融業的格局將發生變化。首先,金融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將趨於下降。自上世紀80年代放鬆金融管制以來,美國金融服務業不斷膨脹,農業和製造業等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持續下降。危機爆發前,美國金融機構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比重佔1/4,金融企業利潤在美國企業利潤總額中所佔的比例最高時達到了40%。奧巴馬入主白宮後曾表示,在他完成金融體系改革後,華爾街主宰美國經濟的格局將發生改變。其次,華爾街將收斂過度投機行為,以較低風險和追求較低資本回報率的運營模式提供金融服務。再次,華爾街將面臨其他金融中心更強有力的競爭。有觀察家提出國際金融中心“東移”,目前看來這未免言過其實,但國際金融中心多極化卻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