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汽車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保時捷"多情" 大眾且無意 保時捷大眾合併? 懸!

 

CCTV.com  2009年05月25日 09:0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廣州日報  

  去年最勁爆的車企收購案是什麼?恐怕要數“小魚吃大魚”的保時捷收購大眾一案了。從2005年開始,保時捷就跟大眾結下了不解之緣,直至2009年1月,保時捷持大眾汽車普通股達到50.76%,而按照保時捷的計劃,今年內這一比例將提升至75%。

  不過,拜金融危機所“賜”,這起收購並未能夠如期進行。上周,這一收購案再起風波。

  “郎有情,妾無意”

  事實上,目前再使用“收購”一詞已經不太恰當。去年,保時捷通過購買大眾股份的方式,取得了50%以上的“話語權”;而且根據保時捷的計劃,持有大眾股份的份額在今年將達到75%。但現在這項計劃被叫停,根據雙方協議,最後將有可能以“合併”的方式收場。

  本月初,保時捷和大眾曾達成一項試驗性的協議,即雙方聯合創建一個獨立的公司管理旗下10個品牌,其中保時捷公司自有的高檔跑車品牌保時捷將保持獨立。屆時這個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公司將擁有保時捷、大眾、奧迪、蘭博基尼、斯柯達、西特、賓利、布加迪、斯堪尼亞和大眾商用車10個品牌。而據了解此次協商內容的人士透露,在新公司的組織結構裏,保時捷總裁Wendelin Wiedeking可能出任比現在更有權力的職位。

  這聽起來十分完美,雙方合併之後,將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汽車製造商,産品競爭力也會大大提高。從這個計劃來看,保時捷似乎也佔了不少“便宜”。

  事實上要實行這個“完美計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最新進展來看,雙方似乎陷入了一個“郎有情、妾無意”的境地。

  5月18日,保時捷公司監事會召開了一次危機會議之後,大眾汽車表示,已無限期推遲與保時捷汽車控股股份公司的合併談判。

  大眾方面認為,只有當保時捷拿出明確的建設性參與態度,談判才可能恢復。大眾汽車談判小組負責人Bernd Osterloh的發言人Gunnar Kilian向美聯社表示,目前缺乏進行建設性談判的氛圍,他敦促保時捷明確闡明合併計劃。

  不過,保時捷方面態度則較為堅決,堅持認為只是取消了一次“例行會議”,保時捷公司發言人Anton Hunger表示,儘管還沒有時間表,但兩家公司的合併談判將繼續進行。

  保時捷為何如此“多情”?

  保時捷為何如此執著于牽手大眾呢?答案就是兩個字:利益。

  保時捷在收購大眾股份的三年多時間裏,就背上了大約90億歐元(約合120億美元)的債務,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深化與國際汽車市場疲軟,保時捷方面壓力陡增。

  據境外媒體報道,按照和債權銀行達成的協議,保時捷公司必須在5月底之前歸還其欠下的33億歐元債務,另外67億歐元的債務可延期至一年後歸還。對此,保時捷方面否認了所謂公司33億歐元的債務即將在5月底到期的傳聞,聲稱實際上到期日是2010年3月,甚至還允許延期一年。但是,保時捷公司財務告急似乎已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不過,負債纍纍的保時捷,在去年大量增持大眾股份時(2008年8月~2009年1月),在身背鉅額債務和銷量下降的情況下,銷量下降超過四分之一,利潤卻增長4倍。這無疑歸功於大眾公司的股份。

  保時捷公司董事長Wendelin Wiedeking正在積極尋找合作者,幫助自身渡過難關。據稱,保時捷公司同來自中東石油國家的一家主權財富基金加緊進行有關入股的談判,並且已經取得令人滿意的進展。同時,為了解決燃眉之急,保時捷甚至開始動起德國政府不久前推出的主要為中小企業解困的企業救助基金(Deutschlandfonds)的腦筋,並已經向負責該項基金運作的國有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探尋使用這筆資金的條件。若可能的話,保時捷公司準備在近日正式申請一筆十億歐元的信貸資金,以解燃眉之急。

  很顯然,假若大眾和保時捷聯姻成功,保時捷就有權使用這家德國汽車巨頭的現金流。

  不過,大眾也不甘心成為保時捷的“打工仔”。因此,大眾汽車不滿保時捷一直沒有解釋債務何以在6個月內暴漲3倍。大眾公司監事會主席費迪南德皮耶希12日稱,保時捷必須先公佈詳細債務情況,努力降低負債額,否則大眾不能冒險和保時捷合併。

  兩者合併受制于州政府

  從目前大眾公司的股權結構來看,保時捷擁有將近51%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是德國下薩克森州政府,擁有20%的股份。根據德國《大眾法》,下薩克森州政府有權否決大眾公司的戰略決定。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州長Christian Wulff表示他已經準備好探討大眾的未來了。不過,德國政府並無意在財政上支援保時捷償還債務。

  據德意志銀行基金經理鄭驄向新華社表示,無論雙方談判出現什麼波折,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兩家公司的整合對雙方都有好處,因為新集團將集高中低檔轎車和卡車生産為一體,更具規模效應。他認為,未來雙方在股權分配、人事安排及業務整合等方面必然有一番較量,但一體化方向不會改變。

  保時捷大眾結緣始末

  2005年9月:保時捷成為大眾最大股東。

  2007年2月:保時捷增持大眾汽車股份達到31%。

  2007年6月:保時捷把公司更名為歐洲保時捷汽車控股股份公司。

  2007年10月23日:《大眾汽車公司法》被判廢止,保時捷控股大眾倒計時。

  2007年11月5日:迫於工會和高股價壓力,保時捷推遲並購大眾汽車。

  2008年3月3日:監事會批准保時捷將其大眾股份增加到50%以上。

  2008年6月8日:保時捷在其60週年紀念日上稱將增持大眾股份到50%。

  2008年6月18日:德國下薩克森州追加購入50萬隻大眾股,抵制收購。

  2008年7月23日:歐盟委員會批准保時捷收購大眾。

  2008年9月16日:保時捷宣佈擁有大眾汽車公司35.14%的股份,掌握了實際控制權,使大眾汽車成為旗下子公司。

  2009年1月5日:保時捷汽車公司已增持大眾汽車普通股達到50.76%。至此,保時捷已經成為大眾最大的股東。而根據保時捷預計,在2009年保時捷會將這一比例提升至75%。

  2009年5月6日:雙方同意組建集團公司,將與相關方探討具體合併事宜,預計4周內合併完成。

  記者觀察:

  “戀愛中的犀牛”

  早在去年保時捷持續增持大眾股份的時候,我就有好幾個疑問:第一,旗下品牌如何處理?第二,豪華跑車會否“打架”?第三,能否與工會達成妥協?

  現在看來,即使雙方的關係從保時捷收購大眾,到雙方“合併”平起平坐,這三個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更大的問題還將出現:那就是利益分配。

  這裡指的利益分配,包括好幾個方面的問題:新公司的股權問題、公司高層職位分配、旗下車型舍誰保誰……這就好比結婚了以後兩人誰做飯誰洗碗一樣,永遠都是個難纏的事兒。

  從2005年“保眾”結緣一路走來至今,都是保時捷佔據主導地位,收購股份、更名、掃清法律障礙、持續增持股份……大眾只得靠下薩克森州的20%股份才能夠稍稍有所抵制。可以看到,保時捷向來資金充沛,並不存在缺錢的問題。但近6個月以來,保時捷卻開始出現“疲態”,銷量下滑和金融危機的雙重打擊,讓保時捷開始負債纍纍,只能靠大眾的股份來實現盈利。這使得原本處於劣勢的大眾開始有話語權,有媒體甚至稱,大眾已經開始“反客為主”了。

  在金融危機肆虐的2008年,大眾汽車集團逆市增長,在全球共銷售新車630萬輛,同比增長1.3%,使銷售額攀升4.5%,達到1138億歐元;全年營業利潤達到63億歐元,比上一年增長3.0%;稅後利潤達到47億歐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7%。這確實給大眾提氣,化被動為主動也是意料之中。

  有時候看看,大眾和保時捷就好像“戀愛中的犀牛”,相互吸引,可雙方在戀愛期間就已經掐得不可開交,真到“領證”之後,吵鬧打架必然是家常便飯。

  兩個性格都很強的人在一起不會長久,兩個實力都太強的公司合併也未必是好事。誰知道呢?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