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國內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四大"巨頭"談中國金融業直面危機

 

CCTV.com  2009年05月18日 07:4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經濟參考報  

  5月15日,致力於打造成為“金融達沃斯”的陸家嘴論壇在上海再度拉開帷幕。在論壇上,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四大“巨頭”———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門負責人相繼登臺演講。值得關注的是,四位負責人第一次在同一個會議上對中國金融業應對金融危機發表看法。

  周小川:機構要培育風險承擔能力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説,通過這次金融危機,金融機構要能夠更好地在承擔風險,以及風險控制方面達到更好的平衡點。我們看到全球有些機構、有些個人,由於承擔過大的風險而造成損失,甚至帶來系統性的風險。但是,我們也看到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也可能很多機構慢慢的轉向於風險厭惡性,很少願意去承擔風險。

  周小川説,從中國的情況來講,因為過去我們是人均收入比較低的國家,總體來講,從投資的特徵來看,中國不是一個非常樂於承擔高風險的群體,但實際上我們的機構也不是這種特性。所以,如果我們今後的社會向更全球化發展,向更加鼓勵創新型社會發展,我們需要鼓勵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有承擔風險的能力。

  劉明康:金融機構要積極實施重組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説,面對危機,中國的金融機構既要注重加強危機的應對,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機對我們的影響,更要學會“危”中求“機”。

  劉明康表示,面對金融危機,金融機構要與時俱進地實施重組的戰略。包括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在內的所有金融機構,其實都應當通過這次危機,認真反思我們在結構上存在和暴露出來的問題,反思公司治理架構,反思我們的業務模式。金融業戰略重組主要是包括三個重點,一是圍繞業務組合的優化來實施重組,二是圍繞生産率的提高實施重組,三是重組和改革薪酬制度。

  劉明康表示,金融機構要形成協同效應實施重組。他説,中國當前的金融機構,大部分仍然採取了內部的部門制,不同的部門産品由不同的高管人員負責,相互之間很難形成協同效應。現在應當更加強調以客戶為中心,對部門的設置、産品的設計實施流程再造和徹底的重組,真正圍繞方便客戶、滿足客戶的需要、迅速響應他們需求的變化來進行。

  尚福林:要切實提高一線監管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經濟全球化對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從美國次貸危機到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變化之快、來勢之猛、影響之大,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刻反思。

  尚福林説,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各國的金融體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全球金融體系中,資本市場和投資銀行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在這次金融危機當中資本市場的場內産品,包括基礎産品和衍生産品,儘管價格也出現了大幅度的波動,但是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要小得多。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市場也具有較強的自我修復能力。這從一個層面來説,有監管的、透明的資本市場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當中,仍然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尚福林表示,當前,要繼續加強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監測和預警,加強對資本跨境流動的監管,落實重大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強化信息披露監管和現場檢查,切實提高對各類主體的一線監管工作實效,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和違法違規行為的新特點,進一步加大對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等違法違規案件懲處和曝光率,有效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

  吳定富:保險業不能脫離社會需要

  “總的來看,儘管國際金融危機對保險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我國保險業償付能力總體充足、經營穩定、風險處於可控範圍。”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表示。

  吳定富説,近一個時期,中國保險業對風險進行了徹底的排查,摸清風險隱患,做好壓力測試;對主要的風險點做了防範預案,準備好應對突發事件和突發風險的工具箱;完善和改進保險監管,全面推行分類監管制度,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及時化解風險苗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去年以來個別的外資壽險公司出現了集中退保的問題,少數公司償付能力有所下降,保監會及時採取措施,防止了風險的蔓延和擴大。

  吳定富表示,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繼續深化,現階段對金融危機進行全面的總結和反思還為時過早。但中國保險業應該從金融危機中吸取四方面的深刻的教訓。

  首先,保險業發展不能脫離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要。其次,保險的創新不能脫離經濟、金融發展的階段。再次,保險經營不能背離穩健經營的規律。最後,保險監管不能偏離防風險、促發展、保護被保險人的目標。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