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若斌
本報訊 受全球資本市場回暖,銀行QDII産品在本週迎來大幅上漲,38個每週公佈凈值的QDII産品平均周漲幅高達3.8%,其中尤以投資境外市場“中國概念”為主的産品表現最為靚麗。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可能先於歐美經濟反彈的預期,是此次QDII産品上漲的主要動力。
此次出現大幅上漲的銀行QDII産品有兩大特點,一是前期深度“套牢”的産品出現大幅回升,而盈利産品的漲幅則不大。農業銀行的“境外寶”系列産品,凈值一直領跑其他QDII産品,而此次僅微漲了0.02%左右。而前期大幅虧損的産品,例如凈值只有0.49元的民生銀行QDII三期,此次反彈了7.85%;凈值只有0.5元左右的農業銀行的“金磚四國”,此次也反彈了4.37%;前期虧損高達40%以上的匯豐中國股票基金挂鉤系列,本週也上都漲了6%以上。顯然,這些QDII産品的股票比重較高,因而在前期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而此次反彈也受益良多。
其次則是境外市場對“中國概念”和“新興市場概念”的全面追捧。中國銀行的“中銀新興市場”本週上漲8.85%;招商銀行的“摩根斯坦利亞洲股票基金”、 “德盛總回報亞洲股票基金”均出現7%以上漲幅;渣打銀行的“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挂鉤”更是上漲9.16%,花旗銀行以歐元計價的“貝萊德中國基金”也上漲11%。分析認為,雖然中國部分行業難免受全球經濟拖累,但“中國概念”可能成為全球經濟率先走出危機泥潭的希望所在。在兩萬億美元外匯儲備、高達50%的儲蓄率堅實基礎之上,國家經濟刺激政策已成效初顯,商業銀行信貸投放持續放大。同時,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股同樣有機會受益於中國經濟政策的刺激,且估值相對更為低廉。
此外,一些以新型投資概念設計的産品也顯示出了威力。本週招商銀行的“全球核心%2B衛星雙引擎組合”QDII産品上漲11%,領跑一切銀行理財産品。該産品核心配置為環球股票、新興市場股票、新興市場債券和亞太區股票,佔總資産比例不少於70%;衛星配置則根據市場估值和市場情緒,分析下一階段最具投資價值的亞太區單一市場、行業或另類資産基金,以達到在短期內增值的目的,比例不超過總資産的30%。近一年多來的實戰顯示,儘管遭受金融風暴的衝擊,但該産品凈值已經接近2008年1月時的水平,對比同期發行的其他QDII産品或基金,優勢相當明顯。
分析認為,隨著A股市場的全面走高,居民對股票挂鉤型産品的熱情也一度高漲,而目前普遍低於凈值的銀行QDII産品則為看好中國經濟的內地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投資機會。
相關鏈結:
責編: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