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刺激政策需要更好的金融服務——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承惠
一季度人民幣新增貸款已達4.58萬億元,超過往年全年新增貸款金額,為歷年所罕見。如果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5萬億元的目標來估算,目前新增信貸已完成全年信貸指標的90%以上。很多經濟界人士開始討論銀行今後的貸款發放及經營風險等問題。就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於經濟刺激政策等相關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承惠。
防止金融風險跨業、跨市場轉移
中國經濟時報:前3個月,商業銀行貸款增長明顯加快,很多商業銀行將貸款服務對象集中于和政府投資計劃有關的大項目和大企業,這類項目銀行抵押擔保要求往往被降得很低。部分銀行在資金投放上受地方政府的壓力,可能會放鬆貸前審查和貸後管理,使資金流向經濟前景不好的項目,風險也隨之加大。
張承惠:這些問題顯然加大了銀行的經營風險。縱觀歷史上的“泡沫經濟”,大多與過度刺激經濟的政策失誤有關。我們應該把握力度,避免經濟刺激政策帶來的潛在風險。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既要支持中國經濟走出低谷,又要維護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防止不良貸款大幅度、快速反彈。
為此,從監管部門角度看,要注意防止金融風險跨業、跨市場轉移,嚴格防範創新業務風險和誤導性銷售,防範關聯企業貸款風險。從金融機構角度看,在抓住發展機遇的同時,強化危機意識和風險管理,避免發生重大失誤。
推進金融改革和資本市場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從去年9月開始實施的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初顯成效,而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滯後,必然導致貨幣政策傳導阻滯。您認為應如何推進金融改革?
張承惠:我們推進金融改革,造就高效率的金融體系,應該加快推進資本市場建設。
首先,應該豐富資本市場品種,發展多種交易商品。近兩年中國債券市場有了長足發展,2008年累計發行各類債券(不含中央銀行票據)29381億元,其中企業債券發行額同比增長68.7%。儘管如此,企業債比例仍然偏低(2008年佔比為30%);發行市場分割,企業債、上市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分屬三個行政管理部門,發行標準和程序皆不統一。這些問題,勢必會影響中國債券市場的運行效率,也會帶來較大風險。
下一步改革應儘快理清監管思路,整合分割的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統一監管規則,規範交易行為。另一方面,對企業承兌票據、REITs等産品的發展,也應給予鼓勵和支持,並提前對市場進行規範。
其次,多層次加快資本市場建設。目前創業板市場的制度建設已完成,有望于5月1日正式開啟。私募股權交易市場近年來取得了一定進展,下一步需要儘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根據經濟發展需要設計和調整市場佈局。
最後,進一步放開管制,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一是積極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小型信貸機構。二是逐步放開民間信貸。
目前,人民銀行正在加快制定《放貸人條例》,對非吸收存款類放貸人的地位給予法律支持。這意味著將給予資金擁有者更自由的運用資金。民間信貸的“陽光化”,將有利於打破銀行壟斷的信貸市場格局,使資金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據估計,目前民間資本總量大約在兩萬億元上下,一旦這些資本被激活,勢必對中國經濟走出金融危機陰影産生巨大作用。
將銀行資金優勢與小額貸款公司網絡整合
中國經濟時報:從長遠看,後續資金不足將是制約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瓶頸,對此您有什麼建議?
張承惠:一個可行之道是通過金融創新將商業銀行的資金優勢和小額貸款公司的網絡優勢有機整合,從而更好地滿足農民、微型企業和其他創業者的融資需求。同時,加快建設和完善信用擔保機制。
對於商業銀行來説,目前是擴大信貸的好時機,但由於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客戶群實力弱,抵禦風險的能力不足,貸款風險很大,銀行也因此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針對這種情況,各級政府正在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積極發展信用擔保行業,幫助其降低業務風險。今後在擔保機制、建設多種擔保方式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此外,應加快落實多種抵押擔保形式的有關規定,抓緊進行股權和企業股權質押登記,大型農用設備、林權抵押登記,糾紛處理辦法等配套制度建設,提高抵押品市場的流轉效率。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