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15日發佈數據顯示,中國今年一季度吸收外商直接投資(FDI)217.8億美元,同比下降20.6%。自去年10月至今年3月,中國吸收外資出現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首次6個月持續下降。目前,中國吸收外資呈現出實際使用外資降幅逐漸縮窄,製造業部分行業利用外資有所增長的特點。
FDI的連續下降難道是因為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了嗎?並非如此。負責編制全球FDI流動官方數據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表示,2008年全球FDI下降超過20%,預計2009年下降幅度將超過25%,始於2004年的國際投資增長週期肯定已結束。那些傳統上的發達國家,例如英國,所受衝擊尤其嚴重。流入英國的FDI下降逾一半。而中國2008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資923.9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3.58%,預計今年FDI仍有可能保持增長。換言之,中國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地,只不過在金融危機之下企業家的海外投資慾望大減。面對全球經濟衰退、信貸狀況收緊、企業盈利下降以及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黯淡且不明朗,許多公司開始削減資本支出計劃,這一切都會使FDI減少。
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經濟學家普遍擔憂的問題是海外“熱錢”,這不得不讓人想起一則經濟學笑話:當經濟數據上升時經濟學家擔心,下降時又擔心,而當一切順利運作時,經濟學家仍不會滿意,因為他們要知道這種運作是否符合經濟學原理。
目前中國的FDI回落很可能是暫時的。第一,不少跨國公司在母國的總部出現資金緊缺,所以在短期內撤回資金。但是,長期看來,它們還是要尋找盈利的契機。只要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還是會吸引FDI重新回流。第二,隨著華爾街投資銀行業的崩潰,充當金融交易的中間人稀缺導致融資並購成本高企,但隨著美聯儲的開閘放水,市場更擔心的是未來的超級通脹,因此海量的資金必定會提前尋找出路。
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外資企業就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和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在相當長一段時期,招商引資是各級地方政府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但近年來隨著産業的升級,吸引外資不再成為第一要務,在引資的方向、産業等方面都有所調整,更多地關注結構、技術、能耗和環保等因素,而在外部需求不振的情況下,盲目引進外資提升産能也非良策,投資必須要考慮到需求因素。
由於中國擁有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如何有效利用這些錢才是當務之急,去年中國對外投資發展迅速,已經達到了521.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96.7%。為推進境外投資便利化,商務部還適時出臺了《境外投資管理辦法》,下放境外投資的審核權。
目前中國FDI的快速下跌只是暫時的,因為中國市場是跨國巨頭們未來主要的盈利增長點,歐美企業界流行一個説法:你去了中國並不一定會成功,但如果不去那兒你就已經失敗了。而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FDI不再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更了解中國本土市場的民間資本才能更好滿足中國人的需求。因此我們不必對FDI的下跌過於擔心,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為社會資本創造良好投資環境之上。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