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3月9日電(記者劉愷 王春雨)“在未來四五年內,我有信心成為黑龍江省乃至全國最大的糧食種植戶。”聽到劉彩華這番豪言壯語,不由得對眼前這位身材瘦小的東北女子刮目相看。
花格子衣裳、黑色長褲、藍布棉鞋,臉上因常年日曬形成的腮紅,這副樣子無論怎麼看都非常普通。但事實上,劉彩華在黑龍江省雙城市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明星農民”。去年,她家種植了600畝的玉米和水稻,玉米總産量超過400噸,並因此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産大戶”。
今年,她對糧食生産又有了更美好的憧憬。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增加農業支持的內容著實讓劉彩華興奮。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增加糧食補貼、增加農業科技投入等措施讓劉彩華對今年的糧食生産更有信心。由她組建的雙城市首個糧食種植合作社,正籌劃著利用國家土地流轉的新政策反租土地3000畝。
“國家鼓勵農業生産搞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管理。”劉彩華説,“東北有這麼多黑土良田,這是多好的基礎。國家出臺了這麼多惠農政策,給了農民大的框架,農民要學會自己往框架裏裝東西。”
“怎麼能富?怎麼能發展?這些問題要自己去琢磨。不能老跟在別人後頭,要跟也要昂首挺胸、左顧右盼,看看旁邊有沒有捷徑超過前面的人。”劉彩華説。
她是這麼説,也是這麼做的。
2001年,“不安分”的劉彩華開始承包土地。這個土生土長的莊稼人,卻有一股敢闖的勁頭。她不斷接觸農業技術人員,通過學習先進的農業科技和開展生産實踐,她對腳下的土地變得有信心起來。
2004年,35歲的劉彩華通過黑龍江省“村村大學生計劃”,考取了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成了綠色食品生産與管理專業的大學生。
2007年8月,她被評為第三屆“黑龍江省十大傑出青年農民”。
劉彩華身上的榮譽和光環越來越多,她的“野心”也越來越大。
如今,劉彩華在規劃著發展綠色農業和精品農業。她説,如果生産的糧食只作為普通商品糧銷售,效益很低,必鬚髮展綠色種植業、綠色雜糧深加工産業。
劉彩華算了一筆賬。按照高産24000斤,每斤玉米0.5元計算,每公頃玉米地可得收入12000元。如果種植高出米率品種的玉米,每公頃産量18000斤,自己加工出玉米馇、玉米麵等,每斤玉米的産值是1元,能收入18000元,每公頃增收6000元。
劉彩華説,農民發展生産最大的問題在於缺少資金。她特別希望農村信貸的支持力度再大一點。她也希望政府能增加農田水利的投入,規範農業生産資料市場,增加農業險種,詳細規定農機具補貼內容,並延長農業貸款期限。
“我必須踏踏實實地去做,光有宏偉藍圖是不夠的,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土地也能種出黃金。”劉彩華説。
|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