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崇尚“今天花明天的錢”的消費方式。不過,在金融危機中“遍體鱗傷”的金融機構如今再不敢像以往那樣隨意放貸,轉而提高貸款門檻。
曾幾何時,一些學者鼓吹美國人超前消費的行為值得國人傚法,稱之為“人不為錢所累”,“變錢的奴隸為錢的主人”,是值得提倡的“瀟灑過日子”的消費觀。如今美國金融風暴將“超前消費”砸出了原形,銀行變得謹小慎微起來,對貸款者要求甚嚴,過慣了靠借貸過日子的美國人大叫其苦,大有不知如何度日的煩惱。
“量入為出”和“超前消費”是兩種不同的消費觀,而不同的消費觀最終導致出不同的後果。“量入為出”遵循的是收支平衡的原則,倡導的是勤儉持家的傳統。“借貸度日”追求的是超前享受,看重的是“眼前利益”。
如今,兩種不同的消費觀其優劣得失在俺老百姓看來已一目了然。通過美國次級債,可更清楚地看到超前消費的弊端。所謂的美國次級債就是美國的銀行盲目地擴張業務,追求高回報,通過住房零利率、零首付等優惠條件來誘惑沒有還款能力的窮人去購買住房。大家一看沒錢都可買到房子,還可享受到房價上漲的差價,於是紛紛買房,充起了大款,當起寓公來。如今華爾街金融風暴波及全球,無力還貸的人統統被銀行趕出了家門,最後只“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當美國超前消費的理念被理論家鼓吹時,人們不好對這種消費觀説三道四,原因就在於當初美國正沉醉於紙上富貴的虛假繁榮之中。如今可説是事實勝於雄辯,現今的一切莫不證明這樣一個道理:還是靠“量入為出”過日子踏實啊!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