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華
我國基金的發展現狀
1、基金規模
至2008年6月底,我國已創建了多種類型的基金,並形成了一定的基金規模。其中公募基金362隻(分別屬於59家基金公司),總資産約2.1萬億元.還有中國國家主權基金(中投公司),人民幣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如溫州東海創業投資有限合夥企業),外資基金(如摩根士丹利),中外合資基金(如中瑞合作基金)等,它們分別以一定的組織形式建立,並以不同方式支持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産業發展和企業創新。
2、並購基金的缺失
基金種類雖然覆蓋面廣,但結構很不均衡。目前的結構特點是重公募,輕私募;重證券投資,輕産業投資。企業並購重組不是一時的經濟行為,而是經濟全球化後的一個永恒的經濟活動。並購基金的建立與發展,對解決並購重組過程中資金短缺的瓶頸有顯著影響,在我國還沒有專門用於並購重組的基金,涉及此項用途的其它基金也為數不多。
基金支持我國産業整合的發展戰略
1、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優勢
企業是産業整合的執行者,但政府在産業整合進程中的作用卻是不可估量的。政府在制定産業規劃和區域發展規劃,調控重要國有資源,協調經濟事務等方面要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強力推動産業整合。2008年6月30日,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在石家莊正式掛牌成立。重組的集團公司總資産達1700億元。年産鋼超過3100萬噸,年銷售收入在1200億元以上,員工13萬人,成為中國鋼鐵行業的龍頭企業。河北鋼鐵集團成為政府整合産業資源的重要成果。
與此同時,與政府各部門有著緊密關係的行業協會也是産業整合的智囊團。我國的行業協會由於歷史沿革大多既帶有原來政府的行業指導性職能又與行業內的大型企業保持著較緊密的聯絡。在行業協會內有大量的行業專家,對行業的發展有獨到的研究和建議。借助行業專家的研究成果確定整合的産業方向,與相關政府部門、企業聯絡,提出支持方案,策劃兼併重組,推動産業發展。
在基金組建方面,政府有選擇性地從財政撥出專項資金用於引導基金組建,放大政府投資效應,提高基金公信力,或用優質資産搭建政府投融資平臺,利用政府的影響力,由平臺出資與企業、投資銀行、其它社會組織、個人建立基金,主導産業整合。2006年,中國第一隻人民幣産業投資基金--渤海産業投資基金由天津市政府和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主導組建設立,總規模200億元人民幣,首期募集60.8億元人民幣。該基金主要投資于具有創新能力的現代製造業項目、為環渤海地區服務的交通及能源等基礎設施項目,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技術項目等。
2、戰略選擇需要整合的産業
在選擇整合的産業時,基金應該認真分析制約産業發展的各種因素,把握好國家發展戰略和世界經濟發展的脈搏。
一是從有利於擴大企業市場份額和培養産業龍頭方面選擇。如中國的彩電業就是通過並購整合成功避開國外技術壁壘和貿易壁從而佔有國際市場的。2002年彩電的出口量是1028萬台,生産能力是8661台,2006年的出口量達到4639台,生産能力仍為8613台,彩電出口率明顯呈上升趨勢,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中國企業通過跨國並購進入國際彩電市場,如2002年TCL集團收購德國施耐德彩電業務,2004年,收購法國老牌彩電廠商湯姆遜的彩電業務,在並購過程中,TCL發展為國際彩電大王。此外,我國的工程機械、發電設備,水泥、汽車行業都有待進一步並購重組。
二是從有利於降低産業成本方面選擇。如鋼鐵行業就是需要整合實現規模經濟的行業。有研究表明:鋼鐵聯合企業最佳經濟規模為年産鋼800萬-1000萬噸,最低經濟規模為300萬至350萬噸。目前,國外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年産量達2000萬噸以上。相比之下,我國鋼鐵行業生産企業眾多,約有1700多家,上規模的卻很少。2005年中國鋼鐵年産1000萬噸粗鋼僅有8家,年産500萬至900萬噸粗鋼的企業只有10家,年産300萬至500萬噸粗鋼企業有16家,其中年産500萬噸以上粗鋼企業佔全國粗鋼産量46.36%。由此可見,我國鋼鐵行業的整合大有潛力。
三是從有利於開發內外資源方面選擇。如石油和煤炭及有色金屬就是高度關注的行業。2004年開始的以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為首的海外石油公司並購,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石油進口依存度。再如我國的煤炭開採産業,存在很多規模小,數量多的民營煤炭開採企業,這些小企業為了爭取競爭優勢,經常出現違反市場規則和政府規定的現象,對大型企業形成了不正當的競爭優勢。此外,煤炭資源平均回收率低,資源嚴重浪費。全國煤炭産量38%左右的小煤礦的資源回採率僅有10%-15%。而且煤炭産業平均生産率低,能耗高。2005年全國煤礦從業人員總數550多萬人,人均原煤産量不足400噸,是美國的1/24,澳大利亞的1/20。因此,抓緊促進兼併重組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市場管理顯得刻不容緩。
四是從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和增強國家、區域經濟發展後勁的角度選擇。例如電力、航空、軍工、通信、重大裝備製造行業,這些行業都容易吸收外資,由於國家出於戰略安全對外資進入有嚴格的限制,他們往往需要大量的國內資金支持。還有食品、糧食、環保等利潤不高但維繫國計民生的行業,生物、材料、光電等高增長、高風險的新興行業及産業集中度較高的開發區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才能推動産業整合。
3、大力發展和引進私募基金
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後,私募投資基金髮展迅速,成為僅次於銀行貸款和IPO的重要融資手段。數據顯示,2006年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美國募集的資金已經超過了3600億美元,大大高於2005年全年的1630億美元。全球私募股權投資中一半以上的資金來源和投資方向都在北美,歐洲約佔四分之一。而越來越多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也開始把目光投向了發展中的亞洲市場。2007年上半年,亞太地區針對中國新募集的資金總額達到52.6億美元,同比增長2.3倍。國際私募投資基金的投資轉移為我國産業整合提供了巨大的機遇,政府相關部門做好引進工作。
在大力培養國內私募基金過程中,國家應從優惠稅費、加強法制建設、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拓寬退出渠道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支持私募基金的健康、快速發展。
以何種模式支持並購重組一直都是私募基金尋求破解的難題。目前國際機構很少採用導致90年代初期爆發並購危機的“垃圾債券與杠桿收購”的激進模式,而是採用了較為穩健的“換股”加“現金交易”並購模式。這一模式的好處在於兼有“換股並購”與現金交易的優點。堪稱並購模式的主流,具有標桿作用。這對國內基金支持大規模的産業整合具有指導意義。
4、關注PE(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方式
清科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二季度PE退出總案例數由第一季度的8筆下降到5筆,減少了37.5%,私募股權基金退出繼續低迷,這對PE的健康發展將有嚴重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創業板未能預期推出。由於股市一直低迷,管理層擔心創業板塊的推出將會分流A股市場,使A股更加疲軟,從而負面影響宏觀經濟和創業板,為確保創業板塊的成功,管理層對此慎之又慎。二是企業海外上市艱難。今年整個海外IPO融資額比上一年減少了一半,特別是二季度,沒有一家美國風險投資支持的企業在美國上市,這是1978年以來的第一次。中國經濟融入全球以後,中國接受全球經濟的考驗是當然的事。三是並購市場不發達。在熱衷於創業板和IPO融資的思想指導下,PE未能在並購領域取得較快發展。在呼籲管理層儘快推出創業板塊和推動IPO融資的同時,PE要把並購作為退出的主渠道之一。
5、運用業務流程再造理論成果管理基金投資
基金評級機構晨星(中國)公司日前發佈開放式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跟蹤調查消息,這份私募基金的成績單顯示,78隻私募基金中,有近七成(53隻)私募基金自成立以來收益率為負。具有兩年業績的基金共有3隻,具有一年曆史數據的共有26隻基金,有6個月完整歷史數據的基金共有60隻。這份私募基金的成績單顯示,78隻私募基金中,有近七成(53隻)私募基金自成立以來收益率為負。由此可見,社會資金對證券投資熱情很高,基金公司管理水平卻難以滿足要求。
相比之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比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週期更長,風險更難預測,管理難度更大。借助於業務流程再造(BPR)管理成果有利於理順企業的業務流程,減少企業內部的非增值活動,減少企業決策失誤,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和發展能力。
基金支持企業並購的目的是推動産業整合,促進産業發展。因此,支持兼併重組的一般流程是以産業為基礎,以企業為基點,以提高産業要素效率為手段,在政府的引導和協調下,在充分吸收行業協會、仲介機構和相關金融機構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支持産業整合,實現産業、企業、基金的自身不斷發展。具體的工作步驟為:選擇産業、選擇並購目標、對並購雙方展開分析、制定合理的並購支持計劃、聯合其它金融機構提供適合的融資方式、支持企業並購、關注並購企業發展動態、適當退出。
6、發揮金融機構的團隊優勢
在制定金融支持方案時,先確定基金本身能夠承擔的融資份額和支持工具,再著手組織其他金融機構共同支持,對於重大項目則可以公開招標。金融團隊支持的優勢在於:首先,可以增強基金的聚集效應和帶動效應,增強影響力和戰鬥力;其次,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實現風險分擔;再次,可以充分利用其他金融機構的信息優勢和專業判斷,以防止信息不對稱造成金融風險。
搶 眼 新 聞
|
|
|
|
|
|
|
|
|
責編: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