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習慣了“審計風暴”的人們,可能會覺得審計署8月27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審計報告有點“不過癮”。因為在被審計的53個部門和368個單位中,“被點名”的只有20個部門和單位。有人不免還因此猜測:是不是審計署遇到了“壓力”,“銳氣”不如從前了?
“不過癮”的感覺與“不如從前”的懸想,雖是很主觀的産物,卻也可見人們對審計工作的高度關注。不過,人們如是想、如是猜,也許是習慣思維使然而不自知,仿佛名點得多力度就大,名點得少力度就小。若深思一下,點名的多少,可能與所謂“風暴”大小的觀感有關,而與實際問題的解決並無多大關係。事無巨細,一路“點”下去,看起來“風暴”不小,卻有時反倒易生大家“彼此彼此”的消極,甚至淹沒、妨礙更為重要的開掘。因此,公眾覺得審計機關“點名少了”,有一種可能是,前者還停留在關心“風暴”的階段,而後者已開始向“風暴中心”悄然挺進。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這次提交的審計報告,似乎更關注共性問題、深層次問題。比如,審計長劉家義在作報告時,建議積極推進部門預算向社會公開,進一步提高預算透明度;建議財政部等部門進一步嚴格審批金融企業境內外投資等事項,確保金融國有資産保值增值。這兩個問題都是切中時弊的問題,也是很有共性的問題,更是帶有根本性的制度建設問題。
以部門預算問題為例。現今的部門預算,只向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會委員公開。但所謂公開,其實是半公開,因為一是細目不細,二是讓人“看不懂”。這兩個問題不解決,人大監督就可能流於形式。如果以先前的形態向全社會公開,“看不懂”的人想必更多,社會監督仿佛就更易流於形式。但這不要緊,“看不懂”的人越多,部門預算工作若不迅速有效地加以改進,面臨的壓力就越大。所以,部門預算向社會公開,不必等到部門自覺到把一切都搞得妥當了再進行,或是等到公眾都具備了相當的、能看懂預算的專業水平再進行,公開本身就是推進部門預算細化、通俗化的巨大推力。而有了公眾的廣泛參與,于審計機關而言,便是如虎添翼。
僅此一端,人們便可以看出,審計署似乎已超越“審計風暴”的表象,而開始深入掣肘審計工作的肌理,亦即尋求更有效的監督模式和治理結構。事實上,審計署不僅僅是“建議”,推進部門預算向社會公開,已列入其前不久公佈的5年工作計劃之中。部門預算向社會公開,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制度;這一制度及其他相關制度的確立,是審計工作取得更大績效的關鍵,是“審計風暴”得以形成的“風暴中心”。當然,共性問題、制度缺陷解決之日,也將是“潤物細無聲”之時,“風暴”也就不成其為“風暴”了。(滕朝陽)
搶 眼 新 聞
|
|
|
|
|
|
|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