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喜羊羊與灰太狼》真能讓國産動畫鹹魚翻身?

 

CCTV.com  2009年03月02日 20:05  進入娛樂城堡  來源:CCTV.com綜合  


    製作成本僅600萬元,上映當天就斬獲800萬元票房收入,國産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之牛氣沖天》(以下簡稱《喜羊羊》)像自己的名字一樣,牛氣沖天。這部以3到6歲兒童為目標觀眾的動畫片,居然造就出2009年國産電影市場的第一個票房事件——目前,該片票房收入已突破8000萬元,將去年“國産動畫電影新科狀元”《風雲決》的3000萬元票房遠遠甩在身後。
    一部《喜羊羊》,真的能讓國産動畫鹹魚翻身嗎?

    “喜羊羊”“灰太狼”,知名度超過“米老鼠”

    “2009年祝你:家庭美羊羊、生活沸羊羊、工作喜羊羊、週末懶羊羊,身體灰太狼、身材紅太狼。醜年漂亮,牛氣沖天。”春節期間,這條祝福短信“襲擊”了無數手機。憑藉影片的熱映,喜羊羊、灰太狼成為“動漫明星+時尚熱詞”。郭德綱也在段子裏調侃:“你要是喜羊羊,我就是灰太狼。”

    沒有千萬元的投資,沒有複雜的製作技術,也沒有《功夫熊貓》那樣炫目的“中國元素”,僅僅是一群小肥羊與一隻大灰狼鬥智鬥勇的故事,就讓不少年輕白領神魂顛倒。甚至還有人被“灰太狼”在老婆面前的任勞任怨所打動,發出“嫁人要嫁灰太狼”的感慨。

    豆瓣網上出現灰太狼小組,天涯論壇上討論《喜羊羊》的帖子也已壘成“高樓”。目標觀眾一向鎖定“低幼”的國産動畫片,頭一回成為一種大眾流行現象。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在新一代中國孩子心目中,“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知名度已經超過世界級卡通明星“米老鼠”。“《喜羊羊》這個動漫産品有很多跟當代信息銜接的通道,這是它成功的地方。”廣東省電影公司總經理趙軍説。

    缺乏創意,國産動畫挺不直腰板兒

    長期以來,中國動漫人由於“缺乏創意”而始終挺不直腰板兒。雖然我國動畫片的年加工能力為兩萬至三萬分鐘,但國産動畫片的市場需求僅有5000至6000分鐘。《功夫熊貓》等令國人大掏腰包的國外動畫片大都出自中國人的手筆,但創意與故事卻是別人的,我們所做的只是“來料加工”。

    2008年下半年,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動畫課題組一項關於青少年動漫需求的調查顯示,雖然我國動畫片産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七成受訪者認為國産動畫片“情節低幼”,認為“人物形象不美”的佔63%,認為“角色少個性、缺少靈動”的佔51%。另外,國産動畫片説教多、動感不自然、音樂差、節奏拖遝、配音差……以至“最喜愛的十大動畫角色”,國産動畫形象無一入選。

    “市場小收益就小。備受期待、耗資1.3億元、耗時5年的國産三維動畫大片《魔比斯環》,只有不到200萬元的票房收入,這迫使國産動畫片大都走中低成本路線,包裝、宣傳費用都不夠。”新影聯副總經理高軍認為,除了製作水平存在差距,國産動畫影片的商業運作也力不從心。

    上世紀90年代後,進口的大量外國動畫片迅速佔據國內動畫市場,國産動畫片陷入低迷。從明令限制進口動畫片的播出比例,到一紙文件將“洋動畫”趕出熒屏黃金檔,國家對國産動畫片的扶持可謂用心良苦。但在專家看來,這些政策“只是在短時間內對中國動畫有一定的刺激,不能解決中國動畫生産的根本問題”。

    “國內動漫機構很著急,努力地生産動漫作品,但真正找到規律的不多。”趙軍説。

    《喜羊羊》喚起人們對國産動畫的信心

    《喜羊羊》的成功讓“挺不直腰板兒”的中國動漫人為之一振。有業內人士指出,《喜羊羊》最大的價值在於,它重新喚起了人們對國産動畫電影的關注和信心。

    從2003年萌發創意,到2009年的“牛氣沖天”,31歲的編劇黃偉健已經陪《喜羊羊》走過了5年多,他笑稱自己是和《喜羊羊》一塊長大的。

    在《喜羊羊》的製作團隊裏,100多名動畫師和十幾名編劇的平均年齡不超過25歲。“因為自己就是大孩子,最初就沒打算做什麼灌輸。我覺得許多國産動畫片沒必要那樣做,讓觀眾開心之餘,表現一些勇敢、機智、友愛的東西,看著舒服就足夠了。”黃偉健説,故事中的形象和情節很多都來自他學生時代的記憶,所以會讓同齡人産生如此強烈的共鳴。

    走上大銀幕前,FLASH電視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已在全國各大動漫頻道播出了3年多,累計播出超過500集。可愛活潑的形象、淺顯歡快的內容、明顯的本土化特點,讓“喜羊羊”和“灰太狼”早已深入人心。從電視到圖書,再從玩具到電影,《喜羊羊》的創意核心就是用簡單、通俗、不説教的動畫故事,打動兒童,橫跨媒介,逐步引發家庭性消費。

    趙軍認為,《喜羊羊》的成功並非偶然。從美國的《變形金剛》、《蝙蝠俠》到日本的《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似乎海外動漫作品在國內總能一炮走紅。其實那些作品在原産國,也都經過了從卡通書、電視動畫片,再到大銀幕的培育過程。

    業內人士提醒,孫悟空、花木蘭等固然是中國動畫人物的精粹,但走出重復挖掘民間神話故事的思維,多創作一些更時尚、更符合現代觀眾欣賞習慣的動畫形象和故事,也許才是中國動畫的未來。

    影評人關雅荻説,《喜羊羊》讓人切身體會到什麼叫動漫産業,“或許有一天,喜羊羊和灰太狼會逐漸成為中國自己的米老鼠和唐老鴨。”

責編:蔣黎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