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人筆下,清明是河岸邊那一枝依依的柳條;清明是山林深處那一處久遠的牽掛;清明,也是氤氳煙雨裏那一抹若隱若現的憂傷。一句唐詩寫下了清明的主題。那個客行他鄉的杜牧,就在煙雨古道中吟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千古惆悵。 唐代的瑰麗在明月疏雨中遠去,宋朝的存在是為了承載大唐雄風的盛世繁華,是為了傾瀉浩瀚韆鞦的淋漓墨香。宋人張擇端用他細膩生動的筆墨潑染出清明時節汴梁城的錦繡河山、人生百態,那一幅清風拂柳、街巷河岸盡現人間春色的《清明上河圖》,古往今來不知攝獲了多少文人墨客婉轉的情懷。 入宋之後,清明和寒食逐漸融為一體,清明節,也就成為了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
" target="_blank" title="">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 target="_blank" title="">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 target="_blank" title="">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 target="_blank" title=""> (宋)蘇軾 日薄花房綻,風和麥浪輕。 夜來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 target="_blank" title="">(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 春入遙山碧四週; 興逐亂紅穿柳巷, 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 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 不妨遊衍莫忘歸。
" target="_blank" title="">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楊柳屬流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