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探索子網 > 探索發現——同一個世界 > 正文
[內容速覽]1936年8月,在到處飄揚著納粹旗幟的柏林奧運會賽場上,不少人已經隱隱嗅到了大戰即將到來的氣息。 |
1936年8月,世界已處於動蕩不安之中,在到處飄揚著納粹旗幟的柏林奧運會賽場上,不少人已經隱隱嗅到了大戰即將到來的氣息。在即將成為下一屆奧運會舉辦地的亞洲,日本人則在同時準備著兩件事:運動會與戰爭。
1937年7月7日,駐華日軍在北平西南郊區悍然發動 "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作為即將成為第一個舉辦奧運會的亞洲城市,東京已經成為侵華戰爭的策源地。日本軍方更是肆無忌憚地宣稱,為了紀念帝國建立2600週年,要在1940年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不想搞什麼奧運會。
在這種形勢下,國際奧委會被迫決定將第12屆奧運會改在赫爾辛基舉行,在整個世界開始變的動蕩不安的時候,這個地處北極圈附近的小國被認為是舉辦奧運會的安全之地。但是,隨後的戰爭態勢發展卻出乎所有人意料。
沒有人想到在這場戰爭中,先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當時世界人口的80%。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芬蘭與人類最盛大的體育盛會失之交臂,而奧運會也被迫中斷達12年之久。
大戰過後,硝煙散盡,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奧運會逐漸成為人們對和平的一種寄託。人們幾乎是迫不及待的想要通過盛大的體育狂歡來驅除戰爭在心中留下的陰霾。在倫敦成功舉辦戰後第一屆奧運會之後,這個遲到的機會被再次給予了芬蘭人。
芬蘭,被譽為冰雪國度,這個説法緣自它最低零下四十多度的極地冰雪地理環境,這個被冰雪、高山所圍裹的國度,塑造出眾多以堅忍、頑強與耐力而著稱的體育英雄。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