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華繪
2月18日,星期一,是福建省博物院例行閉館時間,站在寂靜的自然館內,很難想象出一週前這裡人潮洶湧的情形。春節期間,福建省博物院試行免費開放,7天內接待遊客近8萬人次,日均參觀人數猛增了100倍,並導致了部分館內物品受損。
作為各級博物館年內全部免費開放的首批省份之一,福建約80家博物館、紀念館,預計將在3月底正式全面免費開放。省博物院的預演,不禁讓人對其他場館免費開放的前景喜憂參半。
標本受損,文物無恙
免費開放進程不受影響
福建省博物院的前身是1933年5月建立的福建省立科學館,目前為館藏內容豐富的綜合性博物館,有文物標本共5萬多件,以傳世藝術品、考古發掘品和革命文物資料為主,也有豐富的動植物標本及自然地理展示。
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長、福建博物院院長楊琮説,此次“試水”,受損的主要是動物標本,館藏文物並沒有受到絲毫損壞。春節免費開放7天后,博物院按原計劃進行了3天休整,之後正常開放,不存在“藏品受損被迫關閉”的情況。“春節前我們做了些預案,春節期間免費開放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但還是提前感受到了全面開放面臨的壓力。”
春節期間,人潮最為洶湧的是自然館。工作人員介紹説,免費開放第一天,人潮就把自然館的大門擠壞了。從第二天開始,自然館內限制參觀人數,出去一個才能進來一個,門外排起了長隊。
記者在自然館內看到,部分敞開式展出的動物標本有被移動或拉傷、剮傷的痕跡,部分倣真演示展具已失去演示功能,有一隻事先固定好的穿山甲標本也被頑皮的孩子挪了位置。
自然館以展示動物標本為主,並有螳螂、龜、蛇、大象等倣真演示,敞開式展出也特別吸引青少年,這是標本、展具受損的主要原因。博物院內的《福建省古代歷史文物陳列》、《福建革命史陳列》等展區,雖然參觀人數同樣眾多,但館藏文物安然無恙。
楊琮表示,此次免費“試水”給全面免費開放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但不會影響全省博物館的免費開放進程。他透露,今後,一些熱門博物館在高峰時期可能採取限制日參觀人數等措施。
“三三制”支撐免費開放
長樂模式成借鑒樣本
據了解,福建省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博物館、紀念館有82家,大部分屬於免費開放範疇,少數屬於遺址類博物館,不實行免費開放。此外,博物院按市場化運作增加的特別(臨時)展覽,也不屬於免費範圍。
免費開放作為公共博物館的發展趨勢,已被社會各界和博物館工作者所認可。在去年2月,福建省博物院已將普通門票價格下調為每人次10元,而中小學生參觀免費的政策已實行了幾年。
在福建,還有一個文化場館免費開放的成功樣本──擁有40多座文化展館、人口約70萬的長樂市,已在多年前全面實行博物館免費開放。現在,當地人已將參觀博物館視為一種生活常態。
長樂市的文化場館建設、免費開放的模式,被稱為“三三制”:經費1/3來自政府投入,1/3是企業家捐助,另外1/3則靠場館自身商業運作。
長樂市政府以“經濟養文化”為發展理念,在文化領域投入大量資金,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文化建設。此外,長樂市的文化展館還嘗試“以館養館”。除了部分活動型場館可以有償外借使用,臨街店面可以用於出租外,一些較大的博物館還利用館藏內容製作精美的文化書籍和明信片等,向參觀者銷售。這些收入全部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用於場館內部的管理和維護。
專家分析,長樂市文化場館眾多,而且長期免費開放,所以市民扎堆“擠”博物館的情形就較少發生。這種情況或將成為各地博物館免費開放值得期待的未來。
免費開放是必然趨勢
場館與觀眾之間需要磨合
記者在採訪中感到,把公共文化場館免費當作必然趨勢,已成文博界和社會民眾的共識。
位於泉州市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展示大陸與台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對臺專題博物館,2006年開館以來,已接待海內外各界人士近100萬人次,其中台灣同胞6萬多人次,免門票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因素。一位台灣同胞説,這裡不要門票,讓他們很有親近感。
古田會議紀念館館長傅柒生認為,出臺免費開放的政策非常及時和必要,免費開放是文化場館向社會打開大門,進一步影響社會、融入社會文明進程的過程。免費開放不僅僅是免掉門票,更意味著一種管理思路的轉換。
福建省文化廳廳長宋閩旺認為,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是一件大事,要讓其良性循環,有四個方面需要注意:首先,要做進一步細化摸底調查,免費開放需要多少費用,財政上要做出相應安排;其次,文化場館要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第三,場館設施與展示內容要跟上時代步伐,陳舊的、不合時宜的要進行調整;最後,要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時消化處理。他認為,免費開放成為常態後,經費保障、日常管理、觀眾素養等多方面還需要經歷一個磨合的過程。
“這次試行的免費開放暴露了一些弊端,比如各種服務跟不上、部分遊客文明素質不高等問題,也讓我們認識到博物館長期全面免費開放仍需做進一步準備。”楊琮坦言,博物館要應對長期的免費開放,還需要做很多細緻的工作,“我們將針對新情況、新問題,通過調研摸索找到新思路、新辦法。”比如,在節假日等人流高峰期合理分流人數,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基礎上,增加公共設施比如遊客休息的座椅,加強文明常識和參觀守則的宣傳,引導遊客文明參觀。
相關鏈結: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