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服飾反映北京城市生活百年 難忘艱辛歲月(組圖)

 

CCTV.com  2008年01月30日 07: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群大學生

    江青裙

    穿軍裝的女孩子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人的服飾風格又有了明顯的改變。每一次著裝主流的升級、低落與反彈,都大體可以反映當時國內的政治形勢、經濟基礎和科技水平。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解放軍和政府幹部的服飾風格,迅速成為城市青年欣賞和追逐的對象。“革命的、艱苦樸素的”大眾化服飾成為當然主流。男有中山裝、幹部服,女有列寧裝。所謂列寧裝,其實並不是列寧曾經穿過或推介過的服式。它不過是西服改進後的女裝──大翻領、大掩襟、雙排扣、斜插口袋,還配一條帶銅扣的腰帶。

    50年代講求勤儉,個性化的美麗服裝大多是家庭製作,巧手的姑娘和母親們模倣畫報裁剪式樣,自己動手,使軍裝變得合身,棉布襯衫變得漂亮。

    連遭天災人禍的60年代,是新中國歷史上異常艱苦的時期。糧食、棉花大量減産,衣服也只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在意識形態領域,“要警惕修正主義”的口號深入人心,人們思想高度統一,著裝也千篇一律,只剩下藍灰黑三種單調的顏色。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毛澤東:《為女民兵題照》1961)在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這首詩不脛而走,很快被譜上曲子,並深入到年輕女孩心中。她們紛紛穿起軍裝式樣的衣衫,引為驕傲,“不愛紅裝”成了青年女性革命化的標誌之一。

    “文革”期間,紅色狂飆從天落,中國大地只剩下最簡單的色調,一切服飾美被批判,被掃除。瘋狂的歲月裏,服裝廠和服裝店千萬次地重復著幾種樣板:軍便服和中山裝。

    國家為實現對棉布市場的宏觀調控,按人口每年發給布票十幾尺添置衣被,百姓購買服裝的首要標準自然是堅固耐用。為解決棉布供應不足,化纖工業得到了異乎尋常的發展。這個時期,既挺括又鮮艷的“的確良”十分受寵。即使在色彩單一的年代,人們的愛美之心也依然會隱隱流露,這種質樸中傳遞出的美的追求,在人們記憶中留下了鮮明的時代印象,多少年來依然在講述和回味……(文京燕   圖文均由首都圖書館提供)

責編:何偉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