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節的開幕式上,川劇表演走向了成都街頭。
●社會各界和民眾對遺産保護的意識較前有提高,但是,在遺産保護意識和行為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偏頗:往往對圓明園、長城等“重要”的世界遺産較為關注和重視,而對“普通”遺産的保護卻不太關心,甚至視為可有可無,仍在不斷地進行破壞。
●遺産的價值觀直接決定了公眾對其所抱的態度,決定了政府對其所採取的措施。多年來我國遺産破壞嚴重,保護不力,投入不足,一個基本的原因是全社會對遺産的價值認知不足或存在誤區,遺産事業在我國尚未確立應有的地位。在這方面,歐洲國家對遺産的認識和處理值得我們學習。
●我國五千年文明留下來的具有東方特色的遺産,是中華民族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寶貴財富,對我國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精神文化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
2007年是圓明園建園300週年,圓明園古建修復工程在爭議中重新啟動,迅速引起社會多方面的關注。聯想到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一些重大遺産新聞,比如長城保護、大運河申遺、圓明園文物回歸和“南海1號”打撈等的廣泛關注程度,筆者深切地感到,與10年、20年前相比,社會各界和民眾對遺産保護的意識有了較大的提高,這是一種可喜的進步。
然而,在欣喜之餘,有一種擔憂,即我們在遺産保護意識和行為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偏頗:人們往往對圓明園、長城等這些關係到國家形象和民族感情,或秦始皇陵兵馬俑和敦煌莫高窟等這些具有重要旅遊經濟價值的世界遺産較為關注和重視,而對“普通”遺産的保護卻不太關心,甚至視為可有可無,仍在不斷地進行破壞。
過去幾十年來,受深刻的社會經濟因素影響,我國的遺産一直都在遭受不斷的破壞。在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尤其是無約束的建築熱和房地産投機活動中,一座座舊城被摧殘得面目全非,一片片具有傳統風貌、積澱了豐富歷史人文信息的城市歷史街區被擠佔或夷為平地。在不少地方文物古跡的狂熱旅遊開發過程中,許多重要文物古跡周圍的歷史環境甚至文物本體遭到嚴重破壞。此外,大量文物因為缺少經費和保護設備而遭受嚴重損壞。
這種一方面對“重要”遺産保護非常重視,另一方面對“普通”遺産破壞又習以為常的現象表明,我們的遺産價值觀和保護意識還很不成熟。
眾所週知,遺産的價值觀直接決定了公眾對其所抱的態度,決定了政府對其所採取的措施。多年來我國遺産破壞嚴重,保護不力,投入不足,一個基本的原因是全社會對遺産的價值認知不足或存在誤區,遺産事業在我國尚未確立應有的地位。在這方面,歐洲國家對遺産的認識和處理值得我們學習。
歐洲國家十分重視遺産的保護,都有強烈的遺産保護意識。他們認為:遺産來自歷史積澱,不可再生,一旦破壞,就不能復得,其損失難以估量。破壞遺産,就是丟掉歷史文化。因此,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十分重視保護本民族的歷史遺産,無論是古代的考古遺址,還是近代優秀建築,無論是細小的單體文物,還是成片的歷史古跡,甚至整座城市,都得到了妥善有效的保護。他們認為,不論是城市建設還是發展旅遊,都必須服從遺産的保護,文化是城市和旅遊經濟的靈魂。他們還十分重視培養國民的遺産保護意識,認為公民了解並熱愛本民族的歷史遺産是做好遺産保護事業的社會基礎。
正因為歐洲國家有成熟的遺産價值觀和保護意識,所以其遺産保護成就斐然。並在保護好遺産的前提下,精心開發遺産經濟,利用遺産吸引遊客,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這些國家因此而成為世界旅遊大國,遺産經濟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持久而強大的動力。
法國首都巴黎的整個舊城就像一個古建築博物館,城市佈局、古建築、街道和環境氛圍都保持原來的歷史風貌。2003年以來巴黎的遊客達到7300萬人,近年來遊客以每年100多萬的速度遞增,遺産經濟已成為巴黎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意大利首都羅馬是著名的古城,保存得原汁原味,其主要遺跡,如鬥獸場、古羅馬市場、圖拉真市場、元老院等仍在繁華的羅馬市中心保存。這對寸金之地的大都市來講,實在難得和不易!遍地的斷墻殘壁、東倒西歪的建築構件、矗立的希臘式柱子、斜躺的大理石攔板、長滿雜草的祭壇、殘破的凱旋門等在原地整體得到了很好保護,同時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的遊客,創造了良好的遺産經濟效益。
2002年英國歷史建築和古跡委員會發表的報告??《變化的倫敦:一個變化的世界中的古老城市》指出:“古建築不是倫敦經濟增長的累贅,而是目前倫敦繁榮的基礎。在過去的20年裏,倫敦沒有拆除多少建築,它的人口數量和就業卻經歷了顯著增長。倫敦所有最繁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那些人們最願意居住、工作和參觀的地方,是那些歷史環境保持完整的地方。一個城市要得以維繫,它需要穩定的社區;破壞人們熟悉的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會造成社區的失衡,需要付出破壞性的代價”。
較之歐洲國家,我國的遺産保護事業從意識、理念到措施和行動都較落後。這種落後狀況不僅與我國這樣一個遺産大國的身份很不相稱,而且與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不相適應。
我國五千年文明留下來的具有東方特色的遺産,是中華民族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寶貴財富,對我國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精神文化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在政治上,它是國家身份的象徵,代表著國家形象和成就。分佈在全國各地的文物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訴説著中華民族曾經為人類文明做出的卓越貢獻。保護好承載五千年光輝燦爛文明的文物有助於擴大中華文明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在精神上,它是我們的民族血脈,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素質;保護文物,就是保護我們民族悠久的文明特徵,就是維繫中華民族的千年血脈,就是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在社會經濟生活上,它是文化消費的核心資源和重要的旅遊經濟資源。在全球經濟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人們日益增長的對遺産的享用,使得遺産顯現出越來越強大的經濟價值。保護和利用好遺産資源已成為各個國家的重點發展方向。
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轉型時期往往是遺産破壞的高危險期。如果再不提高我們的遺産價值觀和保護意識,再不糾正我們在遺産保護意識上的偏頗,依然只重視“重要”遺産的保護而忽視“普通”遺産的保護,那麼,用不了幾十年,我們就可能只剩下少量“表演式”的遺産旅遊點了。
(原載上海《文匯報》11月26日,標題有改動,作者陸建松為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
責編:戴昕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