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理坑時,已是傍晚時分。從遠處望去,村子裏炊煙裊裊,一派田園景象。馬頭墻在夕陽的映照下,投出古樸的影子;青鬱的稻田則逆著光芒,閃動著靈性的華彩。村口,幾位老人叼著煙嘴,在一旁悠閒地嘮著家常。這是我所能想象的最理想化的鄉土圖景:處處都和諧安寧,人人皆怡然自得。
婺源在舊時文風很盛,因此,其地名多有尊古之意。看到“理坑”這個村名,就知道此處必定推崇儒家理念。理坑始建於北宋末年,它雖偏居山村一隅,村民們卻也好讀成風。這個村莊在歷史上出了不少名仕,直到今天,村中還保留著明代工部尚書余懋學的“尚書第”、吏部尚書余懋衡的“天官上卿第”、兵部主事余維樞的“司馬第”、廣州知府余自怡的“駕睦堂”等多處官宅。村口處有一座“理源橋”,橋上刻有“山中鄒魯”、“理學淵源”的字樣。
這古風十足的儒雅之地,自然能出些真正的讀書人。在歷史上,理坑共有七品以上的官宦36人,進士16人,文人學士92人,他們的著作達333部582卷之多。在這之中,共有5部78卷被收入《四庫全書》。理坑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書生之鄉,一直以來,當地的人們也都崇尚“讀朱子之書,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的儒家理想。
在理坑村邊,有一條小溪,每天下午都會有不少婦人在這裡洗衣服。河水兩側,可謂是全村最熱鬧的地方。在溪水上方,有一座石橋,名曰“天心橋”,不管何時都有老人在上面對弈、曬太陽。遠望這幅畫面,充滿了恬靜的氣息。其實,比起村中的那些掌故,我更喜歡眼前這個生活化的理坑。
理坑妙就妙在沒有多少遊客前來打擾,可以讓你在閒情散淡中,領略最真實的婺源生活。
責編:李紅立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