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探月”只是深空探測“處女秀”

 

CCTV.com  2007年11月30日 16:16  來源:  

    從“神五”“神六”載人飛船發射到“嫦娥一號”拍攝首張月球照片,茫茫宇宙,中國人渴望深空探測的夢想無止境。昨天下午,在“第二屆上海航天科技論壇”上,中國月球探測應用專家委員會主任助理、哈工大深空探測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平遠教授透露,“探月”只是中國深空探測“處女秀”,到2009年10月,中國首顆火星探測衛星將與俄羅斯火星探測器相伴共赴更遠的紅色星球;另外,繼月球、火星之後,還有一些小行星和彗星又將成為中國深空探測領域的外延“興趣點”。

    “嫦娥”要為“落月”找地點

    中國的探月計劃分“繞”“落”“回”三步走,計劃在2020年前後完成。發射“嫦娥一號”只是我國整個探月工程的第一期,主要是為了二期和三期提供準備,比如為二期月球車登月選擇著落點。由於月面上坑坑洼洼,有月山有月海,月球車的著落點必須選得非常考究,一旦選擇不當,探測器就會出現顛覆或者打不開。所以,通過“嫦娥一號”的半年繞月,就可以對月面的一些環境進行考察,為二期工程選擇著落點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嫦娥一號”還能為我國的月球軌道設計和相關探測器設計提供驗證。

    去火星離不開國際合作

    40多年來,美國、日本、俄羅斯和歐洲共發起30多次火星探測計劃,雖然其中的三分之二任務都以失敗告終,但這些任務拍攝了大量的圖片、獲得了豐富的火星表面數據,為以後的火星“軟著陸”和人類登陸火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崔平遠指出:“中國探測火星選擇國際合作有利於共贏。”2009年中國和俄羅斯同步發射火星探測器,實際上是探測月球後走向更遙遠星空的一個重要方向。目前,我國為2009年的探測火星已開展了一些前期的預案準備,此外包括火星探測的軌道、火星探測的控制問題等一系列火星探測關鍵技術也在加緊研究中。

    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歷來是人類航天活動的三大領域。“嫦娥一號”的發射,只是中國深空探測的第一步。據悉,繼月球、火星之後,諸如“艾娃”等一些小行星和彗星又將成為中國深空探測領域的外延“興趣點”。

    深空探測不會“勞民傷財”

    永不停止的深空探測,有人擔心會“勞民傷財”。對此,昨天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中國的深空探測不僅在航天航空、國家安全等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在推動國民經濟方面也“大有裨益”。比如説,把農産品放到太空中試驗,可能會培育出更好的品種,讓農業産量翻幾番;一個航天器的發射,會帶動上百種相關項目“借雞生蛋”蓬勃發展。而從國際經驗看,當年美國“阿波羅”登月花了256億美元,大約合現在2000多億美元,它催生了一大批科技工業群體的誕生,帶動了整個上世紀20年的全部高新技術的發展。阿波羅産生了3000多項技術,到現在人類仍然受益不淺,投入産出比是1:14。它是一項科學工程,同時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本報記者胡曉晶實習生屠仕超

責編:王震宇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