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嫦娥”的翅膀:讓一個夢想飛得更高更遠

 

────記165所的科技工作者們

CCTV.com  2007年11月09日 08:24  來源:CCTV.com  
專題:中國腳步:從地球到月球

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參觀門票11日發售預售券
天文學家稱“嫦娥一號”有望主動撞擊月球
探月知識競賽火熱進行中 網友激情祝福嫦娥
"嫦娥一號"測控系統動員會:探月準備就緒

    金秋時節,我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進行了舉世矚目的太空之旅,流傳了幾千年來的美麗傳説,在中國航天人的手中變成了現實。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再到繞月探測工程,中國航天在50餘年的征程中,實現了驚人的"三級跳"。此時此刻,作為承擔托舉探月衛星的長征系列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試驗者,航天科技集團公司165所有理由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他們用完成400多臺次大型液體火箭發動機試驗、2000多臺次大小液體火箭發動機試驗這樣一個輝煌的數字,成功鍛造了托舉嫦娥一號的運載火箭發動機,為"嫦娥"的騰飛插上了翅膀。

    一種責任重於泰山

    為了嫦娥一號衛星早日飛上太空,就必須讓運載火箭發動機的性能真正做到穩妥可靠,萬無一失。而不斷進行苛刻的地面試驗,則成為關鍵中的關鍵。

    1978年,20歲出頭的來代初大學畢業,從南方來到了秦嶺深山,開始了伴隨一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動機試驗技術研究。一轉眼,30年過去了,當年風華正茂的他,如今已步入了知天命之年。但是,歲月無法改變的,是他對工作的那股超乎尋常的激情,對航天事業癡心不改的追求。

    一次,在對試驗系統進行綜合測試中,發現試車臺前間工藝系統有一個大型活門不能正常啟動。在反復檢查控制電路沒有故障的情況下,必須對這臺大型活門進行更換。此時管道中仍然殘留了許多有毒的推進劑,稍有不慎將對人體産生非常大的毒副作用。作為室主任和試驗指揮員的來代初二話沒説,第一個來到試車前間,冒著剌鼻的濃煙,小心謹慎地對活門進行拆卸。之後,又連續作戰,10多小時後活門更換完畢。而他本人也累倒在工作現場。然而,第二天,他又出現在試車臺上,和往常一樣忙碌著。

    工作中,來代初非常嚴謹細緻,每次試車的工藝調整計算,他都要親自計算一遍,確保萬無一失。每晚臨睡前,他還有一個習慣,就是要對當天的工作進行一番梳理,出現了什麼問題?怎樣解決的?一一做好記錄。同時,詳細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內容。幾十年過去了,他的記錄本已經成了珍貴的活字典。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長征運載火箭發展的需要,急需對現有的火箭發動機試車臺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身經百戰的來代初又一次面臨新的考驗。

    發動機試車臺技改工作浩如煙海,僅設計圖紙就千余張,他既要參與其中大部分圖紙的設計,同時要對所有的圖紙進行審核。他一頭扎進圖紙堆裏,幾乎忘記了一切。週末,愛人幾次打電話讓他回來吃飯,可他倒好,這邊剛剛答應,那邊又跑到辦公樓對面的小攤上吃碗麵皮,繼續投入到緊張的設計工作當中。經過幾個月的頑強奮戰,試車臺改造獲得了圓滿成功。試車成功的那一刻,作為指揮員的來代初,突然癱在坐椅上。當上級領導緊緊地握著他的手錶示祝賀時,來代初的眼睛裏溢滿了淚水,一句話也説不出來。

    一種精神執著癡迷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嚴謹務實、無私奉獻、勇攀高峰的航天精神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在165所職工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也反映著165所技術人員對打造金牌發動機的不懈追求。

    又一次試車開始前,空氣凝固了。

    伴隨著"牽引一、牽引二、點火"的口令,南渭林沉著而迅速地按下啟動開關,霎那間,地動山搖,亞洲最大的常規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臺爆發出震天撼地的轟鳴。又一次國家重點型號試車任務成功了,人們擊掌相慶。而剛才按下"一錘定音"按紐的南渭林,此時卻顯得異常平靜。

    南渭林知道,一次成功,並不等於次次成功。連續成功,也並不等於試驗技術完全成熟。在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臺這個關鍵崗位奮戰了十幾年現在是165所一室主任的南渭林,正是以這種永不知足的堅韌和執著,磨礪著自己"一錘定音"之外的真功夫。

    南渭林清楚,試車臺崗位的最後一道工序傾注了所有參試人員的心血和汗水,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將直接影響到試車的成敗,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每當試車時間一分一秒的臨近時,控制間的氣氛也愈發的緊張起來,所有的人都並住呼吸等待著……南渭林最後一個按動按紐,這看似這簡單的操作,卻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

    試車臺崗位工作,不僅要全面掌握控制系統理論知識,了解每個指示燈、按鈕的狀態,以便發現問題及時找出原因解決。而且要有極好的心理素質,時刻保持清醒的大腦,高度集中聽著清指揮員每個口令,絕不能有任何疏忽,可真是臺上一秒鐘,台下十年功。

    每次是試車前,南渭林總會認真檢查每個系統、核對每個步驟,不放過任何疑點。一次在試車準備過程中,他發現部分固態繼電器有誤動作的現象,嚴重影響試車質量,經過仔細檢查和分析,終於找到了造成干擾的原因,為此他從提高板件抗干擾能力著手,重新設計了系統接地線路,縮短了子板連接電纜,並在開機批處理文件中加入對板件輸出置零的操作,徹底根除了這一事故隱患。正是憑著這種認真細緻、一查到底的工作作風,南渭林排除了一個個隱患,確保了試車的圓滿成功。

    一個夢想飛得更高更遠

    每次試車的成功都離不開試驗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從整機試車到組合件試車,從地面試車到高空模擬試車,從常溫推進劑到低溫推進劑,從繼電器控制到計算機控制……正是持續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提高了參試系統的可靠性,確保了試車連續成功。目前,165所已具有常規大型發動機試驗區、姿態控制發動機試驗區區和新型號試驗區三大試驗區,其綜合試驗能力和試驗技術在國內乃至亞洲都首屈一指。

    上個世紀90年代,為了實現中國航天液體火箭技術歷史性的突破,165所廣大職工肩負使命,義無反顧地加入了研製新一代液體火箭發動機的行列。這種發動機無毒無污染,推力大,性能好,是對常規推進劑火箭發動機技術的一次革命。這個新試驗區的建成投産,鋪設起了中國航天新世紀的通天大道,為中國航天揭開了嶄新的一頁,也成為古城西安一道亮麗的風景。

    眾所週知,按照我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建立太空站,實現繞月探測工程的三步走戰略,首先最要緊是的大推力運載工具的問題。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雖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但現有的運載火箭已經不能滿足航天技術發展需求,研製新一代運載火箭就顯得格外迫切。而要研製新一代運載火箭最大的瓶頸就是火箭"心臟"的研製,作為動力先行的基本保障條件和基礎設施的新型發動機試驗區建設就成為重中之重。

    在外國人眼裏建設一座這樣大規模的試車臺,至少要用2年的時間,而在165所僅用了一年半。經過考臺和正式試車的進一步驗證,這座亞洲第一試車臺的總體設計、技術、設備等指標均達到了國內外先進水平。

    為了亞洲第一試車臺的早日誕生,使命感和責任感中在165所廣大職工中一次次獲得到昇華。從主體工程奠基到首次考臺點火,僅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165所廣大職工創造了中國航天新時期一個新的奇跡,展示了165所職工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打硬仗的卓然風采。液氧煤油發動機試驗區的建成,意味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液氧煤油發動機研製從此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中國航天的發展將插上騰飛的翅膀。

    2006年7月3日,隨著首次600秒長程試車奏響成功的捷報,標誌著新一代液體火箭發動機已經攻克了所有關鍵技術,這種綠色環保型發動機的面世,加上新研製的大氫氧發動機,將我國現有的火箭運載能力提高3倍左右,將為我國載人航天二期工程、嫦娥工程二三期目標、深空探測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鋪設起中國航天新世紀的通天大道,讓新一代長征火箭飛的更高,更遠!

責編:何偉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