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橋橋廊彎曲設計,一眼看不到頭,具有審美上的神秘感。
普濟橋是侗族風雨橋中少有的疊木墊層懸空挑出結構的木拱橋。
小巧別致的中步人畜分道橋。
工藝精美的回福橋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
美國電影《廊橋遺夢》曾轟動一時。令人們驚嘆的是,電影所表現的愛情故事,那個浪漫的夢,並非那坐廊橋。比那座廊橋壯觀的廊橋,中國有的是。不信,你可來到地處湘黔桂三省區交界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南部侗族古村落群看看,這裡完整保存著古樸的民族傳統文化,傳統建築更是異彩紛呈,這樣的廊橋村村寨寨都有。不同的是,這裡不叫“廊橋”,而稱為:“福橋”、“風雨橋”。
在國務院公佈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由8個村9座風雨橋組成的坪坦風雨橋也名列其中。
通道侗族自治縣南部侗族古村落群,有著“百里侗文化長廊”之稱,坪坦河流經的地帶是侗文化長廊的核心區域,這是一條文化的母親河,從源頭至匯入渠江約30公里,卻流經23個侗寨,河上橫臥著17座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風雨橋,因而又有著“福橋之鄉”的美譽。當地政府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觀月橋、中步頭橋、中步二橋、永福橋、回福橋、永定橋、文星橋、普濟橋、回龍橋等9座橋“打包”申報,得到了國家的肯定,都成了“國寶”。
侗族所居住的地域,古稱溪峒之地,山環水繞,溝壑溪流遍佈于道途、田疇、山野之間。為了交通上的需要,人們就會在必要的地方架橋,在溪流密布的侗鄉,一個寨子往往需要建多座橋,才能夠滿足人們交通的需要。風雨橋在實用之外,還有著豐富的文化隱喻。“福橋”概念其實是風雨橋的深層次內涵。風雨橋多建在寨邊的溪河之上,一般都為杉木組合托架簡梁式木橋,橋上建有長廊和亭閣。這種橋結構科學,構思獨特,造型優美,建築堅固,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風雨橋除了供人們躲避風雨、歇息乘涼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內容。侗族建村寨極講究風水地勢,既要依山又必傍水,但為了不讓風水福氣隨水流去,每寨都要在寨邊的溪河上建一座橋來“堵風水、攔村寨”,侗家人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村寨平安,又能讓財富積聚,所以橋上大都設有神龕,讓神靈鎮橋護寨。風雨橋的選址兼顧實用功能需求與精神文化需求,與侗寨標誌性建築鼓樓、吊腳樓民居遙相呼應,有機地融為一個和諧的整體,突出了人居環境之美、風水之美。
這9座橋均始建於清代,均為木結構橋。在建橋過程中,不用釘鉚,只採用木榫卯,甚至使用了古老的濕藤綁扎法。
9座橋中,最長是回龍橋,位於坪坦鄉坪日村郊,橋體呈弧形橫亙于坪坦河上。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原名龍皇橋。1931年復修,更名回龍橋,取“迂迥龍脈,環抱村莊”之意。橋體採用伸臂梁木架和疊梁木架式,科學地解決了橋體的凈跨和分力荷載;橋全長63.01米,面寬3.86米,為四柱三間排架,共設22廊間。原橋墩為木墩,1974年維修時,改木墩為石墩。橋背北面裝修有齊檐柏枋板壁,以擋寒風侵襲。橋西南側裝修有齊胸欄板,並留出空間,以便人們欣賞風光。在橋廊兩邊設置板凳,供路人納涼歇息。在橋東西兩端中部分別從廊裏伸出3座3層密檐6角攢尖葫蘆頂亭閣。中閣略高,其間設有關聖神位,外部面南用杉板封實,書寫正楷“回龍橋”3字。橋西段用伸臂式木拱架承重橋體,橋拱凈跨19.4米,拱架兩端以30度斜升3排杉圓枕木,逐層伸臂,齊橋面鋪木板,形成上平下拱狀。東段為懸臂枕梁式,兩孔三墩,中墩以不規則長杉圓木作枕,成梯級迭坐,等分順梁懸伸墩處,架木承重橋面。兩種結構,不同造型,集中體現了侗族工匠別出心裁的橋梁建築工藝水平,為進一步研究侗民族地區的橋梁建造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物資料。
9座橋中最短的是中步二橋,始建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後毀於大水,1921年民眾捐資出力又修復,這座橋為迭梁式木構架廊橋,全長僅14.20米,寬5.35米,共有5個廊間。該橋是湖南唯一一座人畜分道的侗鄉風雨橋,人行道寬4.01米,畜行道寬1.34米。人們趕牛進出山寨,到了橋頭,牛都會自己走它的畜道,不用半聲吆喝。
通道侗族自治縣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縣文物保護單位9處,不可移動文物916處,可移動文物2160多件(套)。這裡古樸的侗族古村落群的建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吸引著四方來客。
責編:戴昕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