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3日電(記者 施雨岑)一個夏日午後,烈日當空。在陜西省延安市安塞縣橋坪村的農家小院裏,25歲的江江頭係羊肚白頭巾,將腰中的紅鼓敲得咚咚作響。隨著他和三個同伴翻騰的舞步,鼓槌上鮮紅的綢帶在空中劃出美麗的曲線,腳下的土地被掀起陣陣黃沙,一種原始、剛勁之美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就是著名的安塞腰鼓。在這片孕育了中華文明的神聖土地上,紅色的腰鼓已經至少被黃土高坡的子孫們舞上了1200餘年,在此期間形成的“虎勁、蠻勁、狠勁、能勁”的獨特風格讓安塞腰鼓名揚天下。借助它,農民們表達對豐收的喜悅,戰士們舞出對勝利的驕傲,革命者敲出對信仰的堅定;哪響起安塞的腰鼓聲,哪就有光明、成功和希望。
“我們要把這個節目在國慶前排練好,慶祝咱們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面對參加“百名青年編輯記者延安行”活動各路記者的採訪,江江解下頭巾使勁擦了擦脖子上的汗,掩飾著內心的羞怯和緊張,一張瘦長的臉被曬成古銅色。由於從小腰鼓打得好,中學畢業在延安市區當飯店服務員的他特意被鎮文化館召回家鄉,參加排練。“咱們這回不用傳統的鼓點,伴奏是《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
從中國共産黨人走完長征、進入陜北建立紅色根據地,到新中國成立60週年,安塞腰鼓上那一抹亮麗的紅色和剛勁激越的鼓聲幾乎出現在每一場勝利的戰役後,每一個重大的歷史節點上。
看著江江的表演,此次延安行活動領隊之一的陳建奇感慨萬千。他幼時從母親那裏得到的第一個玩具,便是一個紅色的小腰鼓。“我一直都不明白,北京當年有那麼多種玩具可以選擇,為什麼母親單單送了我一個腰鼓。很多年之後我才懂得,那是她對自己青春年少時最美好的一個片段的永久紀念。”
1949年10月1日,陳建奇的母親和上百個年齡相倣的女孩子一起,唱著“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打著腰鼓從天安門城樓下走過。開國大典的短短幾分鐘,成為她們日後不斷回味、為之驕傲的經歷。
1959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安塞腰鼓再次出現。此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從1990年北京舉辦第十一屆亞運會,到1997年香港回歸,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每逢國家重大盛事節慶,安塞腰鼓都是不能缺席的元素。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安塞的鼓聲開始傳出國門,安塞人的命運也與腰鼓緊緊相連。
1999年,20歲的牛永強剛從延安市農業學校畢業,就被安塞縣文化局召回家鄉參加腰鼓隊選拔和訓練。直到7月份他和400多名同縣鼓手坐上進京的列車才知道,自己是要作為安塞腰鼓方陣的一員,參加新中國成立50週年大慶。
那一天,巨型彩車上鼓聲陣陣,引領著安塞腰鼓方陣走過天安門;那一瞬間,鼓點打到最高潮,牛永強連續做了8個8拍難度最高的“纏腰過襠”,漂亮地結束了他的國慶表演。
回到家鄉,牛永強進入安塞縣政府成為一名工作人員,後來擔任建華鎮黨委副書記。腰鼓為他帶來的,除了國慶典禮上的驕傲回憶,還有愛情——國慶時引領方陣前進的彩車上,4名安塞女鼓手的其中一位後來成了他的妻子。
“我現在已經過了打腰鼓最好的時期。”30歲的牛永強羨慕地看著不遠處正揮汗如雨、加緊練習的江江。“在這個縣,幾乎人人會打腰鼓,已經有很多人出國演出、教人腰鼓,讓安塞的名氣越來越大,也掙了不少錢。現在,鎮上17所中心小學都已經普及腰鼓課程,每節體育課上,孩子們都要學腰鼓。”
而江江最羨慕的人,莫過於牛永強這樣去北京參加過國慶表演的人。“腰鼓是我們安塞的名片,用這種方式來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是一個鼓手最大的幸福。為了這個目標,這幾個月我一定要加把勁兒。”説完,江江用力把頭巾重新係好,和著《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旋律,又賣力地練起來。
責編:張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