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青年記者延安行]在這裡找到革命勝利的答案

 

CCTV.com  2009年07月17日 18:5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農民日報  

在這裡找到革命勝利的答案

  革命戰爭年代的延安,曾讓無數進步青年“心嚮往之”,不顧艱難險阻也要前往,它還吸引了海內外7316名記者前去採訪考察。如今,我們百名記者也踏上這個革命聖地,共同感受這個紅色之都的魅力。

  7月16日參觀革命舊址,成為我們這次延安采風活動的重要日程。楊家嶺、棗園、王家坪,幾個著名革命舊址參觀下來,我們對延安精神有了最切身的體會。在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幾個主要領導人的居所,陳設用具都簡樸至極並近乎相同,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一個衣櫃、一張床幾乎就是全部的家當,最“奢侈”算是朱德的沙發,因為這是唯一一個帶彈簧的沙發,是為照顧他年齡大而配的。正如美國記者斯特朗在文章所説的:“那裏沒有講究的陳設,很少物質享受,但是住著頭腦敏銳、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講解員介紹的幾個小故事令我們唏噓不已。在楊家嶺毛澤東故居不遠的山坡下,有處由毛澤東主席親自開墾的菜園,在大生産運動中,毛澤東身體力行,抽時間開出這塊荒地,種上自己喜歡吃的辣椒等蔬菜。1940年5月,南陽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來到延安,毛主席用自己種的土豆、西紅柿等蔬菜招待他,這頓飯只花了兩毛錢,一隻雞還是鄰居老大娘知道來客人後送來的。對比于蔣介石為招待他花了800大洋的所設宴席,陳嘉庚發出了“得天下者,共産黨也”的感慨。

  不僅僅是毛澤東,其他領導人也同樣投身勞動,親力親為。在1943年中央機關舉行的一次紡線比賽中,周恩來和任弼時紡的線又細又勻,被評為了“紡線能手”。事實上,在延安,上到老人,小到7歲的孩童,乃至士兵戰士,每個人都能紡線織布。

  在延安這塊土地上,所有人都吃的是小米飯,穿的是粗布衣,這裡“只見公僕不見官”;這裡縣長的津貼只有2.5元錢,但財政卻沒有赤字;在359旅開墾南泥灣時,因為大家生産熱情高漲,部隊不得不貼出了“不得早到、不得遲退”的告示。“苦在體膚樂在心中”,這裡的物質極度匱乏,但所有人都昂揚向上,生機勃勃。

  從這裡,我們看到了延安的魅力所在,正是這樣一批優秀的共産黨領導人,收穫了中國人民的信任,聚攏了千萬人心;正是這裡的小米飯、粗布衣,喂養了一批親民、愛民、為民的人民的隊伍;正是這裡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造了軍隊不僅自給自足、還向政府交公糧的奇跡;正是這裡的民主進步,營造了最為融洽親密的幹群關係,讓老百姓成為共産黨的銅墻鐵壁、堅強後盾;正是這裡的艱難困苦,磨練了一支堅無不摧、攻無不克的鋼鐵雄師。

  許多人來到延安後,看到了新中國的希望;而今,我們在這裡,找到了中國革命能走向勝利的答案。

一次特殊的旅程

  這次的延安之行,可能是我們數百名記者最為特殊的一次旅程。

  以前,都是我們拿著紙筆和相機去採訪別人、記錄別人;而這一次,我們也同時成為了同行們採訪的對象,筆下的主角。

  每次參與活動,當記者們正在奮筆疾書認真記錄時,在相互交流探討的時候,在尋找新聞採訪別人的時候,在舉起相機對準別人的時候,這些在不經意間也都成為別人鏡頭或筆下的一幕。

  這次旅程之所以特殊,也因為我們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是一個體驗者、一個朝聖者。也許我們的採訪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體驗感受和受到的革命洗禮才使整個旅程最大的意義所在。

  做一個合格的記錄者,也做一個最好的參與者。

 

責編:張曦健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