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奧委會主席霍震霆
父親教會我愛體育
專訪香港奧委會主席霍震霆
要摘掉“業餘”的帽子,就要改變香港人對體育的看法。許多港人認為,年輕時把時間和精力用在體育上,會影響今後事業的發展。
在香港回歸十週年到來之時,採訪香港奧委會主席霍震霆是一次意味深長的交談。面對這位港島名流、特區立法會議員、香港商界傳奇
用“名人效應”宣傳奧運
霍家和中國體育發展的淵源有多深,很多人即使不是如數家珍,也略知一二。這種“關係”深到霍震霆現在一提起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奧失敗時,那種失望的感覺依舊溢於言表。這種“關係”之深,也使得2001年北京取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時候,霍震霆體驗到了夢想成真的巨大快樂。但他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還有更大“夢想”即將成真。
早在北京申辦成功時,
於是,霍震霆和他的同事們要做的,就是使國際馬聯確信,選擇香港有助於馬術的推廣。他們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立了專門的宣傳小組,在全香港小學、中學和大學宣傳奧運精神;盡力擴大香港原有體育賽事的影響力……而霍震霆自己,更是充分利用“名人效應”來宣傳奧運。這些工作的成效是顯著的,香港從“被懷疑”過渡到了“受讚賞”,奧運會馬術比賽成功落戶香港。
摘掉“業餘”的帽子
作為香港奧委會主席,霍震霆如此熱衷奧運會,除了“夢想”,更因為“現實”。他面臨的最大現實,就是香港人對體育的看法——由於深厚的商業傳統,許多港人都認為在年輕時把時間、精力用在體育運動上,會影響今後事業的發展。
為了改變現實,霍震霆再次“利用”了自己的名望。只要香港運動員取得了好成績,霍震霆一有機會就到處講,讓大家都知道。這種宣傳顯然是有作用的。記者在香港採訪期間發現,香港發行量最大的幾家報紙,每家都用大量版面來報道體育新聞,還很下力氣地報道本地運動員的生活和故事。
採訪中,霍震霆和記者半開玩笑地説,香港和內地的體制不一樣,各個運動協會都是“業餘”的,前年的全運會上,他這個“義務”主席就率領著一批“業餘”運動員參賽。霍震霆著力要去改變的,就是讓香港體育發展更加專業化,拿掉頭上那頂“業餘”的帽子。
另一方面,沒有誰比霍震霆更了解吸引企業投入體育的重要性了,他把這當成自己作為主席的最重要工作之一。他説:“通過奧運,香港整個社會對體育的認識一定會改變,尤其是那些大企業,如果他們都參與體育事業,香港體育事業的長遠發展應該是樂觀的。”
霍家父子深愛體育
去年秋末,“香江傳奇”
霍英東在商業上很有成就,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他還要在體育上花這麼多精力和時間。霍震霆理解,他知道父親是想用體育的影響來改變一般人對事物的看法。霍英東曾經説過,“愛國者才愛體育”。他很強調,體育並不只是踢踢球啊,甚至不僅僅是強身健體。他認為,每一次的奧運會都是強國的競爭,幾億人去追捧幾個拿到奧運獎牌的人,背後這麼大的作用力是什麼?霍震霆覺得,父親看到了這一點,那就是愛國之心。而父親給他留下的最大“遺産”,就是對體育的深沉熱愛。
這20多年來,霍震霆陪著父親,看到他為國家爭取在國際奧委會和國際體育界的合法地位,看到他為國家的體育事業矢志不移地付出。奧運會能在中國舉辦,這是對父親多年來興辦體育的最大安慰了。霍震霆説:“他一生愛體育、愛國家,惟一可惜的是,他已經不能去參加北京奧運會了。但是,他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