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三農 > 科技苑官網 >

大地之子2013CCTV農業科技人物:閔慶文

發佈時間:2013年12月29日 14: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閔慶文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自然與文化遺産研究中心副主任、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科學委員會委員

    哈尼梯田不僅僅是一種曠世奇觀,從農業生産的角度,它更是古代先人留給我們天人合一的智慧典範。

  內蒙古敖漢旗旱作農業系統,不光是世界旱作農業的源頭,也是對現代旱作農業帶來可借鑒的樣本。

  浙江諸暨千年古香榧林,讓今天的人們繼續享受到農業保護傳承的恩澤。

  傳統稻魚共生農業生産模式—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

  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源頭—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

  世界茶樹原産地和茶馬古道起點—雲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

  傳統稻魚鴨共生農業生産模式—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

  傳統漏斗架葡萄栽培體系—河北宣化傳統葡萄園

  世界旱作農業源頭—內蒙古敖漢旱作農業系統

  陡坡山地高效農林生産體系—浙江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

  大面積山區稻作農業生産體系—雲南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

  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世界農業文化遺産。

  從2005年開始,閔慶文帶領團隊,在一個幾乎被人們遺忘的領域穿越跋涉。我國古老的農業文化,在他們的努力下成為了被世界認可保護的珍貴遺産。他們重新賦予了這些遺産嶄新的活力,使它們在生存智慧、文化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等諸多方面,為現代農業提供著依據,開示著方向。

  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託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正是閔慶文的引領,中國成為第一個開展農業文化遺産評選與保護的國家,成為所有開展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國家的榜樣。

  2013年7月1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專門為閔慶文頒授“特別貢獻獎”。

點擊進入“大地之子2013CCTV農業科技人物”專題

熱詞:

  • 大地之子
  • 科技苑
  • CCTV
  • 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