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1日 18: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對手》官網
嘉賓名單:
紅方嘉賓:
朱 煦 媒體評論員
姚 雪 北京愛暮家香山養老院院長
丁兆林 媒體評論員
藍方嘉賓:
於國富 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張 彬 媒體評論員
茅倬彥 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人口與生殖健康研究室主任
主持人:觀眾朋友,節日好,歡迎收看《對手》欄目,端午節特別製作節目,幸福四重奏,我是王凱。我手裏現在拿着一個小紅本,它叫做老年人優待證,當你年過60的時候,在中國很多地方可以申領到這樣一個小證,有了它證明你已經步入了老年生活,我們現在國家平均人口75歲,75減60,平均每個人會有15年以上的老年生活,那麼這一段時間我們應該怎麼去渡過,怎麼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感,我相信這是每一個人都逃不開的話題,這不單是老人的問題,也涉及到一個家庭的幸福,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關於養老的話題,辯論過程當中,紅藍雙方陸續會有六位嘉賓上場辯論,紅藍雙方參與我們的討論,第一個問題讓很多老人、年輕倍感糾結的問題,把老人送進養老院是不是不孝,掌聲請出紅方第一位嘉賓媒體評論員
朱煦:其實送爹媽去養老院就像爹媽當年送我們去全托一樣,幸福一樣的,區別只是當年爹媽送咱們的時候,沒問咱們願意不願意,但是咱們今天送爸媽去養老院的時候一定要問一下,爸媽您願意嗎?
主持人:謝謝。有請藍方第一位嘉賓北京盛峰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於國富:在家千人好,出門一日難,養老院條件再好,沒有辦法給老人家的溫暖,而給老人家的溫暖是每個子女應盡的孝道。
朱煦:接着咱們於律師的話講,給爹媽家的溫暖,我們來看一下現在的家是一個什麼樣的家,我們現在更多的家庭遇到的老人是一個空巢的現象。即使子女非常的盡孝,但是子女面對上面的爸爸媽媽,面對自己的岳父岳母或者是公公婆婆,還要應對可能祖輩的兩位老人,所以我們會發現呢,將來的這種養老,它面對的是2對8這樣格局,那麼2對8怎麼樣來現實存在的呢?家實際上在更多的時候老人們是孤零零的,或者是兩老相對,是這樣一種狀況,那麼在這樣一種狀況下,家固然是有了,老人熟悉的這些家的內容也是有了,但是老人遇到更多的問題是誰來保證。老人想跟孩子説話,老人有許多老人的需求,老人的吃飯,老人的飲食起居很多問題,老人可能需要護理,老人需要關愛,老人需要交流,這一切又從哪來,絕對不是一個家所能承擔,但是我們來看,我們現在的養老院正在逐漸地完善養老院,他會給老人們提供更多的相聚、更多的關愛,所以我説進養老院是對老人的大孝、務實的孝,是有效率的孝。
於國富:根據馬斯勒的理論,人的需求吃飽穿暖,包括更深層次,尊重的需求,回到養老問題上來,老年人的需求多層次,除了物質上需要我們照料,生活上需要我們輔助以外,還需要精神上的撫慰,而在家庭裏面可以得到兒孫繞膝、歡聚一趟,這種天倫之樂,而如果説我們把他送到養老院他是沒有辦法得到這種歡樂的,這個需求是老年人辛苦了一輩子,應當所得到的回報,任何人都不能剝奪,當我們大家説,我們很忙,我們應酬很多,我們沒有時間照料他們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捫心自問,我們可以為客戶的一個事情從北京飛到深圳,可以為老闆的一個事情加班到深夜,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回家多陪陪我們的老人呢?而他們才是真正賦予我們生命,養育我們長大,為我們操勞一輩子的人,是我們的恩人。那麼對於這些人,我們有一句老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有藉口面對這樣大愛都是沒有任何説服力,在這兒拿一句老歌提醒大家,常回家看看,別再提什麼養老院。
朱煦:年輕朋友在這個問題上往往受舊觀念影響,總是怕背上罵名,總覺得把爹媽送進養老院那是多薄情的事情,我們試想一下,像
於國富:實際上這並不是觀念新舊問題,談到養老院不是一個新事務,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在學雷鋒、做好事的時候,曾經去過敬老院,幫助老人打掃衞生,但是那會兒的敬老院收留哪些人,孤寡老人,換句話説,沒有子女來承擔這種贍養義務的老人,才進養老院。我們的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的,我們不可能進步到了,老年人他的子女雙全,還在被送到養老院去。這是不可以的,這是一個問題。另外一個問題,送老年人去養老院,有三個不利於,哪三個不利於,第一步利於老年人自己,人在家養老可以有天倫之樂,這種天倫之樂對於老年人來講,這是他辛苦一輩子所追求的。
於國富:這是我剛才説第一個不利於,第二個不利於,不利於我們家庭本身。為什麼?因為大家可能聽説過一句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有一生的生活經驗,他能夠告訴我們,我們年輕人所最缺的是什麼,就是生活經驗,而老年人正好可以彌補我們年輕人生活經驗的不足,甚至咱們現在很多的小兩口,為什麼離婚率越來越高呢?可能和這种老年人不在身邊,沒有任何人開導他們有關係。
朱煦:我覺得於律師説了一幅非常美好,而且很甜蜜的情景,其實我們想一下,什麼叫代溝,代溝就是指上一代人和這一代人認識觀念上的很大差距,現在的年輕人或者説現在的老人,其實他在認識上是有很大的分歧和衝突的。如果您説我們説一點不關乎這些內容的,我倒相信大家還能夠其樂融融的談,您如果説到您剛才所説的內容,只能是天天打架。
於國富:
朱煦:為什麼可以追求?比唱歌還要難,為什麼唱常回家看看,就是因為常回不了家才唱這個歌,如果大家天天都回家,唱這個歌有什麼意義,完全沒有意義。
您把難易問題做了一下排列,買名車、豪宅容易,而照顧自己的父母是難的,你的潛意識裏是這樣一個意識,而我的意識裏面照顧父母首先是第一位的。名車豪宅我認為應該是第二位,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照顧父母一點不.工作崗位是不是第一位,加班是不是第一位,勞動合同是不是第一位,薪酬增長是不是第一位,這些是不是第一位?
於國富:首先我是一個法律人,所以您這個問題問到槍口上了,勞動合同規定每週工作時間有限度,我們每天的工作時間都是有限度的,如果我們的老闆要求我們一天24小時加班的話,這樣的老闆不要也罷。這是我説的第二個不利於。第三個不利於,送到養老院不利於是社會,社會上能夠提供養老床位是不足,單純床位解決不了,談何社會幫我們養我們老人,如果我們自己都認為養我們老人是很難的事情,社會怎麼能夠把這個問題給我們解決呢?
朱煦:我認為首先是觀念進步,其次是他意識到了條件轉變,我覺得老人們的與時俱進,其實比我們年輕人,比我們做兒女的要來得快,來得務實,所以我為什麼説務實的孝,剛才
朱煦:沒有,因為我所處時代和我所面對生活應該有一個更有效的配置,如果我們一直認為那個空空的家庭,冰冷的家,那樣一個小小的空間是所謂的剛才於律師所説的,有那種天倫之樂的,試想一下,就你自己,除了電視、除了網絡,你什麼都沒有,哪來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