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民間美術 >

藍田玉雕現狀之惑:匠人很多 玉雕大師太少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7日 16:4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玉雕師靈巧的雙手造就了一件件巧奪天工的玉雕藝術品

       藍田玉雕工藝源遠流長,享譽海內外,被申報為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但眼下從事藍田玉雕的很多老玉匠年事已高,玉雕工藝的現狀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日漸顯露。業內人士稱,缺少玉雕大師和市場疲軟掣肘著藍田玉雕的發展,或許走産業化道路是藍田玉雕未來發展的方向。

       倫敦奧運會讓很多人回想起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那個夏天留給人們很多關於人文奧運的美好記憶,其中那方被喚做“舞動的北京”的中國印深刻詮釋了中國人對“玉”的深厚情結。距西安市區不遠的藍田縣,不僅因為玉石聞名全國,玉雕手藝也是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詩人李商隱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更是讓藍田美玉詩意無限。

       美玉之鄉的玉雕困惑

       7月25日,入伏後的第8天,下午3點正是太陽最毒辣的時候,藍田縣的大街上各種各樣的玉器店照舊開門等客。無論是店門外氣勢磅薄的大件玉雕,還是展櫃裏精巧可人的小巧擺件,藍田玉雕用獨有的方式展示著屬於自己的玉石文化。

       陜西省工藝美術大師、藍田玉雕非物質遺産傳承人尋琇琳老人開的玉器店,就位於從西安進入藍田縣城的高速路口,店裏等待出售的玉器也很多,但並非都出自老人之手。老人的家人説:“能稱得上工藝品的玉雕都是細活,老人一個人雕不過來。店裏的玉器有廠裏匠人雕的,也有從外地進來的。”

       也許這句話就是整個藍田玉雕的微觀縮影,玉雕大師不多,上等工藝品有限,玉雕匠人在工廠中不停地生産,但玉器店為了吸引更多客源還得從外地進貨。

       據藍田縣誌記載,藍田玉開採利用距今已有數千年曆史,2004年還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原産地域産品保護”項目。有史記載,秦始皇的玉印、新石器時代的玉器、楊貴妃的玉帶和玉罄,都是用藍田玉製造的。唐朝是藍田玉發展最興盛的時期。“藍田玉雕有過斷代,改革開放後才重拾起來,私人經營玉器後很多人將玉雕作為普通商品賤賣了,其實玉雕是藝術品,是獨一無二的。定位不清楚沒有形成市場,我們的品牌號召力,也就沒那麼強了。”藍田縣經貿局副局長、縣玉石協會會長徐廣利説。

       匠人很多 玉雕大師太少

       藍田玉俗稱“菜玉”,和新疆的“和田玉”、遼寧的“岫玉”、河南的“獨玉”並稱中國“四大名玉”。藍田玉色澤豐富,白、黑、黃、綠、青、紅六種顏色令其玉色飽滿、光澤溫潤且礦藏豐富,但玉雕市場價值不高。“藍田玉雕好的技工太少、外界認知度低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最關鍵的還是手藝的傳承,沒有好技工,空有好料也無濟於事。做玉雕經濟收入不穩定,見效慢,導致很多人堅持不下去,不願費心思,作品也就少了創意。”徐廣利説。

       徐廣利介紹,改革開放後藍田縣辦起了國有玉石廠,可發展至今全縣頂尖的玉雕師只有幾十人,玉雕技工有300余人,這其中還有一些外地師傅。在這樣的技工儲備條件下,藍田現有玉石加工企業160多家,玉器經營門店400多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做玉石生意的楊師傅説:“我感覺我們現在是匠人多,玉雕大師少。”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