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8日 17:1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太原日報
恒山道教源於道教中的 “北天師道”。東漢順帝時,張陵創“五斗米道”(因奉道者須出五斗米或崇拜五方星斗而名),張陵自稱太上老君降命其為天師,故亦稱“天師道”。南北朝時,寇謙之自稱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創立“新天師道”,後稱“北天師道”;陸修靜創立較為系統的道教齋戒儀范,後稱 “南天師道”。唐宋以後,南北天師道與其他道教派別合流,元代後統稱“正一道”。
恒山道教在齋醮法事儀式中制定了“誦戒新法”和“樂章”,已經有了唱誦經典和部分器樂演奏的結構,被認為是恒山道樂的發端。所謂齋醮,是道教針對水災、旱災、蟲災、雷擊、瘟疫、傷病、死亡、延壽等事舉行的法事活動,並根據法事情節需要,組合串連各種頌、讚、步虛、偈等道曲,音樂也隨之變化。齋醮儀式中使用了很多讚頌詞章和祭祀音樂,其中包含了不少文學和音樂資料。唐宋以後,恒山道樂與宮廷音樂、民間音樂相結合,成為固定的法事儀式在齋醮活動中被傳承下來。明代以後,道教轉衰,但齋醮仍在民間流行,並吸收了民間十番鑼鼓音樂,內容相當豐富。
恒山道樂所演奏的音樂主要為 “讚嘆”、“套曲”和“配曲”三部分。“讚嘆”係唱經音樂,它既可配打擊樂,也可配吹奏樂,用於民間法事活動,即念“廟經”為道觀、廟、宮等舉辦節儀、道場法事演奏。“白經”為民間喪事唱經演奏;“土經”也稱“喜經”,為民眾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人口平安等演奏。“讚嘆”旋律性很強,並以笙管伴奏,發聲方法亦與晉北道情的演唱發聲方法相同。陽高縣恒山道樂班現保留“讚嘆”音樂曲目40多曲,每曲都寓以頌神祈福的意義。如“一盞燈”是對人生的讚美和感嘆;“十報恩”是對天地父母感恩回應。
“套曲”為演奏音樂,多為金元時代流行于中國北方的“北曲”,恒山道樂班現在常演奏的有六套。“套曲”嚴格按字譜拍板演奏,風格莊重典雅。
“配曲”是“套曲”的延伸和過節曲,常和同一宮調的“套曲”配合使用,其配合運用的方法靈活多變。“配曲”很多、很雜,有古代的曲目,也有晉北地方戲曲中使用的曲牌音樂和民歌,活潑火爆,高亢激越。各套曲的基本結構為:序曲(六句讚)、慢板(正套)、中板(正套的變奏、重復)、快板(正套的變奏或配曲)。藝人們把套曲的段落結構稱為“股”,如普庵咒四股、駐馬聽四股、水紅花四股、罵玉郎四股等。
恒山道樂流佈于山西省陽高縣境內,全縣現有道樂班多家,其中以獅子屯鄉上樑源村李氏道樂班為最佳。其第六代代表性的傳承人李清(1926-1999),7歲從事應門士活動,8歲時學吹奏,以笙為主兼管子,14歲吹笙,技藝成熟,有獨特的演奏技巧。他學會了簡譜,取代了古老的“工尺”譜,為記錄古老的道樂樂曲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教了很多徒弟,李氏道樂班的成員全是他培育出來的。現在的班主李滿山即李清後裔,為第八代傳人。一些古曲,如唐時的《大走馬》、《大成景》只在李氏的恒山道樂班裏保存。李氏道樂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為輝煌,國內外的許多專家前去考察,並錄製了大量有關恒山道樂的名曲、經文。
雖然恒山道樂曾多次參加國內、國際演出,也受到中外觀眾和專家的好評,但如今老樂手年事已高,加之恒山道樂沒有完整的文字記載,如何更好地將它傳承下去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