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民間美術 >

廣州欖雕 烏欖核上細琢大千世界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18:1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南方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欖雕行業日漸式微,但一些老藝人、熱愛這門技藝的人仍在默默地堅持著。圖為黃學文在教授徒弟

       一個小小的欖核在大師們的刀下,可以雕刻出結構複雜、線條流暢、動靜結合、栩栩如生的圖案和人物,其精湛的工藝令人嘆為觀止。

       欖雕距今已有三百年的發展史,其間興盛過也衰落過。雖然歷來它被認為是“雕蟲小技”,但每個發展時期總有藝人因其鬼斧神工般的技藝,被世人牢牢記住。雕刻精細入微,形態小巧玲瓏的欖雕藝術,保存了傳統工藝的美術技法,蘊涵了嶺南風物的古老神韻,是文化廣州不可缺失的精彩部分。

黃學文花了幾年時間精心製作的核舟,上有36個人物和可以開闔的花窗

       傳奇

      追溯至明清,“大蘇泛赤壁”為欖雕經典題材

       早在明清時期,就有寺院僧人以欖雕船售給香客,以示“普渡”之意。當時欖雕題材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而從實際用途來看,大多將欖雕當作一種垂挂在衣帶或紈扇或繡袋下面的墜物,裝飾、點綴之餘,亦作玩賞之用。

       目前,所見對核雕最早最精彩的記載莫過於明代魏學洢的《核舟記》,描述明天啟年間“虞山(今江蘇常熟)王毅叔遠”,“簡核桃修狹者”精工細刻而成的“大蘇泛赤壁”題材的核舟。與之相對應的是,歷史文獻所記載的廣州欖雕藝人代表作品基本都是“大蘇泛赤壁”題材。如今,“大蘇泛赤壁”這個題材已成為現代欖雕工藝的傳統題材,藝人們也通過製作此題材的欖雕來考驗自己的技藝。

       上世紀50年代,廣州市欖核雕刻組成欖雕中堅力量

       廣州的欖雕工藝起源於盛産烏欖的增城新塘鎮。20世紀30年代,外國客商四處尋找欖雕工藝品,使廣州欖雕手藝興旺一時,其中以藝人陳忠最為出名。不過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增城的手工業受到極大衝擊,紛紛倒閉。欖雕生産也因交通阻塞,産品難以出口,生産逐步萎縮。

       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區麟、區琦兄弟恢復和組織生産廣州欖核雕刻工藝品,創作出新中國第一批廣州欖雕精品,還培養出一批雕刻人才。起初,區氏兄弟與藝人們在當時成立的雕刻合作小組裏從事欖雕工藝。在1958年4月,廣州市欖核雕刻組正式成立,十多名組員幾乎都是原雕刻合作小組裏的欖雕人員,另外還有一些新學徒如梁可昌等加入。12月,該雕刻組併入大新象牙工藝廠,從此成為廣州中心城區欖雕生産的中堅力量。其間,區麟創作的“梁山泊108將”在廣東省工藝美術評選會議上被評為一等獎。

       最紅火時,藝雕廠年産欖雕産品7萬多件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欖雕工藝呈現欣欣向榮的勢態。新塘鎮于1973年成立新塘鎮藝雕廠。該廠生産傳統欖雕,並開拓海外市場,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當時的藝雕廠廠長黃學文,自幼就跟隨父親學習雕刻,掌握了精湛的手藝。在藝雕廠成立前,黃學文只是聽説過增城欖雕,還未親身實踐過。但憑著多年雕刻的經驗及對工藝品製作天生的敏感,他琢磨出一套欖核的雕刻方法,並把手藝傳給當時在藝雕廠工作的40多名員工。藝雕廠形勢最好的時候,全廠有藝人45名,産量最高達到每年7萬多個欖雕成品。但藝雕廠在1981年解散了。隨著改革開放,政府包産包銷的經營模式逐漸改變,欖雕的銷售渠道受到嚴重影響,再加上欖雕工藝複雜。40多名藝人為生存各散東西,新塘欖雕就此走過了最輝煌的歲月。1986年以後,因為同樣的理由,廣州地區的欖雕組織先後轉産。目前,繼續從事著欖雕工藝事業的藝人只有曾昭鴻、伍鴻章等兩三人,黃學文已年逾古稀,眼力大不如前,雖然身懷絕技,也只能在家自娛自樂了。

打印】【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 責任編輯:鄧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