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3日 13:1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網
發繡《清明上河圖》 |
江蘇東臺,因其生産天下一絕的發繡而聞名中外。發繡用人發作“線”,用綢或絹作載體,利用頭髮黑、白,灰、黃和棕的自然色澤,以及細、柔、光、滑的特性,用接針、切針、纏針和滾針等不同針法繡制而成。發繡色彩柔和,風格獨特,比絲繡新穎,清雋高雅,耐腐防蝕,利於收藏。
發繡的歷史可追溯到唐宋年間。唐代佛教鼎盛時期,虔誠信女為表示自己對佛教的虔誠,剪下自己的長髮,在絲絹上繡成觀音或如來,這便是最早的發繡。但由於古時人們珍惜頭髮如生命,認為“肌膚毛髮,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加之發繡技術要求高,製作困難,因而逐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後,沉睡已久的發繡絕藝在東臺復蘇,先後繡制出《清明上河圖》、《姑蘇繁華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長江三峽全景圖》、《八十七神仙圖》等一大批發繡長卷和陳毅、劉少奇、鄧小平等偉人肖像,被世界各級博物館珍藏。
徜徉在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發繡藝術之鄉”的東臺大街上,處處可見發繡工藝品商店,欣賞選購發繡商品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目前,東臺從事發繡工藝設計、配色、勾繃、刺繡和裝裱等的技藝人員逾萬人。東臺擁有發繡專業公司、專業廠家30多家,發繡工藝點和經銷門市部400多處,在台灣、香港、東京等地都設有銷售窗口。目前,發繡暢銷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新加坡及港澳臺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國際友人稱為“珍貴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