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美術市場 >

亞洲藝術市場逐漸佔據主導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7日 10:4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美術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佳士得宣佈2010年上半年的全球總成交額達17億英鎊,與去年同期的12億英鎊的成交額相比,總成交額增長了46%。其中有超過75%的藝術品成交額超過5000萬美元,包括創下全球藝術品拍賣最高成交價紀錄的畢加索名畫《裸體、綠葉和半身像》(成交價:7.02萬英鎊)。尤為可喜的是,亞洲與中東市場拍賣總額達2.2億英鎊,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4%。這一成交結果不僅體現了亞洲藝術品市場的持續發展,更證明了2010亞洲藝術品市場的異常火爆。佳士得國際首席執行官EdwardDolman也表示:“我們的斐然成績反映出亞洲區域在市場中日漸重要的角色。”亞洲藝術品市場的持續發展體現在兩個方面:亞洲市場的活躍和亞洲藝術的升溫。

  亞洲市場買氣旺盛  

  2010年上半年,佳士得在香港的拍賣成交總額達到22.9億港元,比2009年春拍增長了114%。“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及日間拍賣的總成交額高達5.23億港元。其中,晚間拍賣的成交總額高達3.03億港元,是拍前估價的3倍,創下了亞洲地區的首場“白手套”晚間拍賣(100%的成交率)。晚間拍賣會上由陳逸飛所創作的《弦樂四重奏》以6,110萬港元成交,創下了畫家個人的世界拍賣紀錄。“東南亞現代及當代藝術”拍賣成交總額則達4,450萬港元,較2009年秋拍成績增長了33%,逾10件由東南亞現代及當代新晉、一線藝術家創作的拍品創下了新的世界拍賣紀錄。

  專場中,“中國古代書畫”、“藝海遺珍——頌德堂藏中國近現代畫”及“中國近現代畫”的拍賣成交總額為4.27億港元,位列香港任何拍賣行成交總額之首。“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的拍賣成交總額為6.73億港元。其中“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II)”的拍賣成交總額為2.37億港元,逾拍前最低估價的七倍,並成為香港佳士得2010年春季拍賣中的第二場“白手套”拍賣(100%成交)。“中國宮廷禦制藝術精品、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的成交總額為4.36億港元,接近拍前總估值兩倍。


  亞洲藝術收藏升溫

  亞洲藝術尤其是中國藝術歷來是世界各地藏家熱捧的對象,今年尤甚。佳士得2010年上半年全球藝術品拍賣成交額增長率最為顯著的包括戰後及當代藝術(140%)、亞洲藝術(121%)及珠寶(75%),據此不難看出亞洲藝術在廣大藏家中掀起的收藏熱潮今年持續波及全球。

  以美洲市場為例,現當代藝術當道的紐約,“戰後及當代藝術”以及“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兩場拍賣成績自然驕人,取得了6.52億美元的成交總額。其中,“戰後及當代藝術”拍賣成交額達2.32億美元。“印象派及現代藝術”系列拍賣則取得3.6億美元的成交總額,當中就有以1.07億美元成交額創下新的世界紀錄的畢加索1932年創作的畫作《裸體、綠葉和半身像》。然而亞洲藝術卻也不甘落後,揭開年度拍賣序幕的美國文物拍賣周在紐約取得空前的成功,其成交總額達1,280萬美元,當中就包括“民間藝術”、“銀器和中國出口瓷器”等拍賣。3月舉行的“亞洲藝術周”成交總額為5,990萬美元,為歷屆紐約佳士得亞洲藝術周拍賣總額第二高,市場佔有率高達73%,“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成交總額達4,000萬美元,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歷史上亦創下新高。

  佳士得2010年上半年拍賣結果顯示亞洲藝術在全球藝術市場中持續向好,拍品價格穩定,藝術品本身的固有價值得以充分體現。原因顯而易見:2009年,亞洲藝術拍賣市場面臨供不應求的狀況與買家的強烈需求形成對比,達至穩定的高成交率。2010年,此趨勢讓賣家的信心有所提升,而于高端市場拍賣中的成交價亦再創新高。這一良好態勢的延續讓我們更加期待在2010佳士得秋拍亞洲市場以及亞洲藝術在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中的表現。

複製鏈結】【轉發郵件】【一鍵分享   i貼吧  新浪微博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