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何朝育的慈善人生

 

CCTV.com  2008年09月04日 11:3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1991年秋,何朝育伉儷攜子女第一次踏上闊別40年的故鄉

    2008年8月10日傍晚5時38分,93歲高齡的何朝育老先生在台北家中,溘然長逝。

  消息傳來,一海相隔的溫州震驚之餘,深感哀痛。溫州市政府、甌海區政府、溫州市臺辦、甌海區臺辦、教育界、衛生界紛紛向何家親屬發去唁電,表達對何老先生的崇敬和悼念之情:“何老的慷慨善舉和崇高品格在家鄉有口皆碑,他的名字和事跡將為溫州人民所永遠銘記!”

  溫州醫學院附二醫綜合樓就診大廳電子顯示屏上打出了“沉痛悼念慈善家何朝育先生”的字樣;醫學院學術館一樓的何朝育先生雕像前擺滿了鮮花;網友們在論壇上發出這樣的感嘆:“何朝育先生做的善事萬古流芳!”“作為一個普通的溫州人,對他的善舉深感敬意。”

   何朝育的名字和1.3億元的無償鉅額捐贈緊緊連在一起,他是迄今向溫州捐贈善款最多的溫籍鄉親。

   一、坎坷童年

   何朝育,1916年出生在甌海區三垟鄉池底村。其父何嘯秋是溫州電力創辦人之一。

   那還是在何朝育出生前幾年的事了。1912年春,寧波商人王香谷在雙蓮橋買下七畝地,蓋起了5間樓房,招股籌辦協利電燈公司。不料籌款擱淺,便以“要事回鄉”為由,登報將已投入的不動産轉讓。

   鄉紳李湄川、何醒南、高俊青、董仁山、何嘯秋等人見報後商議,辦電力既為公共事業做好事,又有利可圖,終以5000元收買。他們又向鄉下親友勸募,共籌股金5萬元,取名普華電燈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股東會。1914年3月27日夜晚,溫州城亮起了有史以來的第一盞電燈。

   何朝育的童年就是在父輩親手點亮的光明和溫暖中度過的,然而,好景不長。14歲那年,父親英年早逝,家裏的經濟支柱倒了,境況一下子陷入窘迫之中。寡母拉扯著四個兒子艱難度日。迫於生計,少年何朝育輟學回家後,奉母命在錢莊學生意,開始走上了經商道路。小小的少年常背著銅錢往返于各店舖之間,步行于城區老街和南塘河畔等處,早早便領略了人生的艱辛。這段經歷,用何朝育自己的話説:“對我一生影響至大。”

   抗戰勝利之初,何朝育即赴台灣經商。那時溫州到基隆每天有一班輪船,他和很多溫州人一樣,在溫臺兩地之間跑單幫。直到1949年始攜妻何黃美英在台灣定居。

  何黃美英,1926年生於現在的龍灣蒲州。她的兩個舅舅都是溫州現代史上有名的人物,一個是共産黨的高官——先後在溫州專署、溫州地委、省農業機械廳、浙江大學、省委教衛部、省委組織部等部門擔任領導職務,最後在浙江省政協副主席位置上退下來的邱清華。一個是國民黨的高官邱清泉。

   何黃美英的父親潦倒無業,因此她家常靠外公家接濟。兩歲那年,父親病逝,四歲那年,母親病逝。姐妹幾個成了孤兒,更是長年住在外公家的大院子裏,和這個只比她大六歲的“阿四兒舅舅”邱清華玩在一起。後來,兩人都是在蒲州小學接受的啟蒙教育。

   就在邱清華後來鑽山林、打遊擊的時候,何黃美英嫁給了比她年長10歲的何朝育;就在溫州和平解放,邱清華帶著部隊進城的時候,何黃美英已經跟著丈夫在台灣打拼。

   二、創業艱難

   其實,在台灣創業之初,日子依然很艱難。何黃美英後來回憶説,他們去臺定居後,何朝育第一次去香港購買暗扣及棉絨布等,第二次去菲律賓買尼龍伸縮的男女襪子及小孩毛衣等。那時台灣沒有這種産品,所以利潤很好。但後來很多朋友也跟著買這些貨品,結果進口太多,造成虧損。夫婦二人商量今後向製造方面發展。何朝育第二天就去台北辦理登記正大針織廠,並加入針織公會,很快得到配給的棉紗。

  就是靠著這一小包一小包計劃配給的“洋紗”,正大針織廠開始了生産製造——用五台人工手搖機織成女長襪。何朝育親自動手攪拌染襪,染好用模型烘乾,整理包裝,又自己當推銷員送到台北去賣,這樣積累了第一筆資金。

  他們當時住在基隆,為了便於産銷經營,全家搬到台北。何黃美英一直跟在旁邊學習管理,她是很好的內當家。5年後,襪子已沒有利潤,他們又商量著引進設備製造尼龍絲原料……

  憑著溫州人靈活的經營頭腦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何朝育、何黃美英夫婦從家庭作坊起步,一點點發展起自己的事業。1963年,他們成立正大纖維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北投廠,1967年又成立正大尼龍股份有限公司新店廠,1975年再設立淡水分廠,上世紀80年代躋身於台灣百大企業之列。他們還創辦了海事專科學校,其子何紀豪便是畢業於此校的航運管理系,台灣首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是他的同班同學。事業蒸蒸日上的何朝育一度被溫州鄉親稱為台灣經濟界“四大豪門”之一。

  後來,由於社會的發展變遷,行業競爭加劇、勞工工資上漲等諸多因素,正大公司的經營出現了危機。何朝育雖説文化程度並不高,但善於在實踐中摸索經驗,多年在商界的摸爬滾打讓他眼光敏銳、反應快捷,他抓住時機迅速轉型,停止製造業經營,轉為服務業和租賃業。

  三、育英情懷

  何朝育當年踏上溫州到台灣的最後一班輪船時,他怎麼也沒想到,這一別就是四十年的光陰。水鄉的石板橋,河岸邊的大榕樹,榕樹後的關帝廟,常常走進他的夢中,而含辛茹苦的老母親更讓他魂牽夢縈——“吾14歲喪父,大哥亦英年早逝,二哥大我8歲,三哥大我3歲。母親含辛茹苦照顧、關心我三兄弟。來臺定居……稍有所得,即匯給母親,以慰親情……”

  1991年11月,和煦的春風融化了兩岸長期隔絕的堅冰,已過古稀之年的何朝育先生偕妻女,終於踏上了歸鄉的路。

  此行他們的目的很明確:給家鄉建成不久的溫州大學捐建一座圖書館。

  母親健在的時候,何朝育將辛苦所得報答母恩;母親逝去了,他選擇了將一生創業的積蓄報答鄉情。那時,他們多半靠台北溫州同鄉會印行的《溫州會刊》了解家鄉的變化和發展。1990年和1991年的兩期會刊連續刊登了時任溫州大學校長魏萼清所寫的《溫州大學簡介》,希望初具規模的溫州大學得到海內外同胞的資助,以及溫大希建圖書館的消息,懇請鄉親大力支持。這些內容,讓時刻牽掛著家鄉的何朝育夫婦記挂在心:一個人一個人的捐錢要捐到什麼時候呢?不如我們獨立承擔吧?

  夫妻倆商量著以黃美英的名義捐400萬元人民幣(後來追加到628萬元),在溫大建一座圖書館。因為當時兩岸關係,來往不便,前期事項均是委託在香港經商的侄女婿和溫州有關方面商談。他們還托侄女婿打聽“阿四兒舅舅”,時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的邱清華很快就被聯絡上了。

   遊子歸來,正是家鄉橘子紅了的時節——踩著大紅的地毯,捧著大把的鮮花,走下舷梯的何朝育激動萬分,他緊緊地抱住前來迎接的人們,他辨認著一張張似曾相識的臉,他握住一雙雙歷經風雨滄桑的手,喃喃地念叨著:到家了,到家了!

  11月15日,何朝育先生和著名數學家、溫州大學名譽校長蘇步青一起為溫大育英圖書館奠基。兩位老人在年輕人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卻又興致勃勃地為未來的圖書館培上了第一鍬土。

   接下來的日子,何朝育夫婦不顧年事已高,四處奔走,迫不及待地安排一個個捐資項目。經過一番實地考察,他們決定將捐資重點落在醫療和教育等公益事業上,為家鄉百姓造福。當年,除溫州大學育英圖書館外,他們還捐資1500萬港幣建設溫州醫學院附屬育英兒童醫院,並給這兩個單位捐助了皇冠轎車、豐田救護車以及圖書等。

   此後8年間,何先生伉儷年年來溫,有時甚至一年兩次。一個個以他們二人名字聯合命名的“育英”系列項目——溫州師範學院育英大禮堂、溫州醫學院育英學術館、溫州醫學院附屬一院育英門診樓、溫州市醫學院附屬二院育英門診綜合大樓、溫州市育英老年康復中心、蒲州育英學校等等,相繼奠基、落成、開放。

   1999年,當得知甌北鎮箬岙底村因特大暴雨成為當時四個重災區之一,也是何朝育夫婦捐獻100萬元用於災民安置房建設,當地村民稱這個新村為“育英新村”,並在新村入口處立一牌坊,作永久紀念。

   2001年,當得知溫州醫學院6名眼視光學博士研究生將赴美學習深造,費用較高時,還是何朝育夫婦慨然出資100萬元,啟動了溫州和美國聯合開展的“眼視光學碩士/博士聯讀項目”……

   每次捐贈時,何朝育常常對受贈單位説:拜託你們了!希望大家重視這些捐贈項目,抓緊時間建好,及時發揮作用,早給家鄉人民帶來好處!而每個項目落成時,何先生都要自掏腰包擺下盛大的答謝宴,感謝這些項目的建設者、經營者和管理者用好了他們夫婦提供的資源,使這些財富能真正做到澤被桑梓、造福後代,“其意義不可謂不廣闊深遠”。

   數次來溫陪同何朝育夫婦的邱清華這樣評價:他們並不是最有錢的,比他們有錢的人多得是,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們肯拿出來給家鄉。他説自己就像是站在球場外看打球的人,使不上什麼勁,就鼓鼓掌表示對他們的支持。

   四、故土情結

  老家,是祖祖輩輩繁衍生息的故土,是留下兒時記憶的家園。

  1992年清明前後,何朝育先生終於回到了位於三垟水鄉的池底村——他生於斯長于斯的童年家園。那天的情形給甌海區原臺辦主任馮強生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公安汽艇在前面開道,三艘小火輪插著五星紅旗,載著何朝育和隨行的十多人,沿著溫瑞塘河行駛。一路清風徐來,碧波微漾,家鄉熟悉而又陌生的風景讓何先生沉醉不已,感慨萬千——

  河岸上的大榕樹下仿佛還有童年歡快奔跑的身影,大榕樹後的關帝廟裏依稀傳來兒時稚嫩的讀書聲,村口的何氏宗祠老屋則像睿智的老人,愈發靜默在歲月的深處。面對祖宗牌位,身著西裝革履、錦緞旗袍的夫婦倆倒頭便拜:列祖列宗,我們回來了!

  鄉親們熱情地圍著何朝育夫婦,他也在人群中急切地尋找著。“大人友!”他認出來了,這不是兒時一起摘柑橘的夥伴嗎?不善言辭的他顫抖著半晌説不出話來,只管從口袋裏摸出一疊一疊的錢塞過去——都是鄉人不識的港幣。馮強生説,老人就是用這種最樸素的方式,真切地表達著自己最熱烈的情感。

   甌海區臺辦還特意請溫州知名畫家吳思雷創作一幅《南仙垟池底村即景》,更是勾起了何朝育心底深處的鄉情。那縱橫的河道,那古樸的石橋,那芳馨的柑橘樹……何先生一直捧著這幅畫仔細端詳,久久不捨得放下。

   戀鄉念舊的何朝育夫婦對自己的老家傾注了一份濃濃的情愫。在 “育英”系列之外,何朝育陸續捐資興建了以“嘯秋”命名的項目,嘯秋中學、嘯秋小學、嘯秋大橋等,都是為了紀念他早逝的父親。

  共捐資670萬港幣建成的嘯秋中學和嘯秋小學兩校相鄰,都坐落在池底村,按現代示範學校標準設計建設。甌海區政府為了紀念何朝育夫婦慷慨解囊、捐資辦學的義舉,特地請著名雕塑家李強創作了命名為“舐犢情深”的群鹿雕塑。在落成典禮上,嘯秋中學聘請何朝育為名譽校長。

  蒲州育英學校則建在何黃美英的老家故居附近。何朝育夫婦出資150萬元,重建了何黃美英當年讀書時的蒲州小學,徹底改變了家鄉孩子一直在舊祠堂上課的窘境。學校二樓另設一間慎志圖書館,是為紀念撫養何黃美英成人的外公邱慎志老先生。

  他們還為當地鄉親建起了蒲州樂園,園內飛檐翹角的梅芳亭是取何黃美英的父親黃桂芳和母親邱紅梅的名字而命名,寄託著女兒隔山隔水隔著歲月長河的一份念想。

  五、愛心傳承

  1998年9月26日,何朝育夫婦來溫參加溫州醫學院附屬二院育英門診大樓奠基儀式以及育英老年康復中心、溫州育英學校落成典禮。12天后,他們離溫返臺。自此,老先生再也沒能回到溫州。

  畢竟是80多歲的老人了,而且他因冠心病接受了心臟支架介入治療,不宜長途跋涉,因此何朝育委派兒子何紀豪為代表,接過了這枚愛心接力棒。

  何紀豪當年是在母腹中來到台灣的,三個月後降臨人世。他笑稱自己是“溫州製造,台灣交貨”。這個生在台灣長在台灣的何家獨子耳濡目染了父母對家鄉溫州的眷念,竟也説得一口流利的溫州話。父母的慷慨捐贈、樂善好施更是影響了他的人生品格。   

  背負著父母的重托,10年來何紀豪在兩地間不斷地奔波,平均每年來溫州兩趟。2002年中秋,何紀豪再次來溫視察各捐贈項目,並宴請各受贈單位領導。宴會中,何紀豪用手機接通在臺的父母,通過擴音器話筒,傳遞了何朝育夫婦的思鄉深情和欣慰之意。何紀豪當時説了這樣一番話——捐贈事業像給各位造了一艘艘新的龍舟,要靠大家齊心協力使勁劃,才能永遠向前,創造更好的明天!全場掌聲雷動,在座者無不動容。

  近20年來,何朝育夫婦捐贈的項目均得到很好的發展,在各自的領域裏都發揮了巨大的效能。中共溫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讚揚何先生伉儷的慷慨義舉,稱在這些項目的建設與經營中産生了一種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溫州人務實、創新精神的“育英精神”,其意義與影響都是深遠的。省人民政府教育基金會授予其榮譽證書和“捐資助學、功垂韆鞦”的牌匾以示表彰。

  處事低調的何老先生一再強調不登報、少宣傳,他始終不肯接受記者的正式採訪。但為了表達對兩位老人深深的敬意,溫州市臺辦還是在他們捐資溫州10年紀念時策劃印行了圖冊《育英情懷》;去年,溫州大學黨委書記陳艾華帶隊,溫州電視臺隨隊赴台灣採訪,拍攝製作了專題片《育英情懷》。

  何朝育自己不能常回家看看了,但依然時刻惦記著溫州,經常打電話詢問各個育英項目的運轉情況。他説,我要叫兒孫們都能回來看看家鄉的變化,因為他們的根是在溫州。

  2003年何紀豪帶著正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兒子何秉欣來到了溫州。短短幾天的溫州之行,使這個年輕人對祖輩和父輩深深眷戀的故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也才真切地感到了自己和腳下這片土地那份割不斷的牽連,早已融進血液之中……

  今年上半年,何紀豪已經三次來到溫州。1月,溫州育英事業發展促進會成立,他帶著父母捐贈的550萬元人民幣,注入了第一筆資金;5月,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與美國微笑聯盟基金會開展“幸福微笑”活動,幫助唇腭裂兒童免費實施修復手術,在浙江的首站即落地溫州,全賴何紀豪從中牽線搭橋,並捐贈10萬美金全程資助。為此事,他兩度來溫。

  何紀豪稱自己不論在家族事業上還是對溫州經濟發展的關心和支持上,均是“子承父業”——這,想必是對何朝育老先生在天之靈的最大告慰。

   慈善的種子已經生根開花。

責編:王超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