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首頁
五通發展
企業風采
絲路光影
  • 茉莉花茶泡的是花還是茶?

  • 薄荷遇上綠茶 14年的尋找畫上句號

  • 從材質到工藝 國潮引領世界新潮流

  • 這種茶具讓美國孩子一見傾心

  • 墨西哥姑娘慕名來尋“芳心縱火犯”

  • 一絲一線 織出中非友誼

  • 回鄉尋根 品味牽掛的那杯六堡茶

  • 哇!沒想到中國茶葉有這麼多用途

  • 在愛沙尼亞開一家中國茶館

  • 把中國的茶工業技術帶回布隆迪

  • 一組老照片記錄了持續200年的萬里茶路

  • 武夷山的一個古村與茶葉糾纏不絕數百年

  • 清朝山西人開辦的對蒙貿易商號 茶葉扛大旗

  • 百年前 湖北漢口磚茶和湖南安化紅茶就已走向世界

  • 中國茶葉締造了蒙俄邊境兩百年前的“沙漠威尼斯”和買賣城

  • 萬里茶路消失 茶葉成為全人類財富

  • 天南海北飲茶文化各不相同 但情感交流越品越多

  • 世界各國專家高度讚揚中國瓷器

    世界各國專家高度讚揚中國瓷器

    世界各國專家高度讚揚中國瓷器

    瓷器,在過去的千年裏令人類趨之若鶩,中國瓷器與絲綢、茶葉一道,喚起了世界探索東方的熱情,最終在地球上搭建起貫穿東西方的瓷器之路。然而瓷器卻留給我們巨大疑問,這種自然界裏並不存在的物品從何而來?瓷土遍佈世界,為何只有中國人發現了這種泥土的力量?如果説中國人偶然發現這個奇跡,又怎可能將其製造的秘密嚴守千年。歷史的看,瓷器的誕生與這個文明從未間斷,疆域遼闊的亞洲大國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絡。從某種意義上説,瓷器的誕生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一個重要起點,也是交流史上的重要證據。無論身處何方,瓷器永不消失,它們身上記錄的是不

  • 經古代絲綢之路到歐洲的瓷器從何而來

    經古代絲綢之路到歐洲的瓷器從何而來

    經古代絲綢之路到歐洲的瓷器從何而來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陶瓷是中國的一大發明,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發明。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瓷器被稱作“白金”。追溯瓷器的起源,還得從陶器開始。陶器最早出現在兩萬年前,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到商代才出現了瓷器。瓷器不同於陶器,它堅硬密實透水率極低。瓷器經過古代絲綢之路來到歐洲,它是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見證。(《特別呈現》 20170601 瓷路 第一集 摶土)

  • 唐代長安城有多繁華?跟著唐朝異鄉人去一探究竟

    唐代長安城有多繁華?跟著唐朝異鄉人去一探究竟

    唐代長安城有多繁華?跟著唐朝異鄉人去一探究竟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二十世紀初,大清朝氣數將盡。在洛陽北邙山,鐵路工程艱難建造中,這裡曾是皇親國戚的入葬寶地。於是破土開路,為盜墳掘墓提供了機會,而被盜文物中就有“唐三彩”。在那個神秘而繁華的朝代,絲綢之路呼之欲出,胡商經由絲綢之路來到夢幻之都——長安,長安的華麗繁茂讓胡商瞠目結舌,這裡的絲綢和瓷器更是讓他們喜愛無比。(《特別呈現》 20170602 瓷路 第二集 夢幻)

  • 中國宋代瓷器達到制瓷巔峰 和飲茶方式一起演化為日本茶道

    中國宋代瓷器達到制瓷巔峰 和飲茶方式一起演化為日本茶道

    中國宋代瓷器達到制瓷巔峰 和飲茶方式一起演化為日本茶道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有幾種瓷器,可謂無價之寶,只有世界上的重要博物館少量收藏,那就是産自千年前中國宋代瓷器。宋朝的歷史就是一個版圖不斷收縮直至滅亡的歷史,然而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和文化卻達到了歷史高點,宋代天青色的汝瓷和潔白的白瓷藝術達到了中國瓷器美學的巔峰,即便在當時默默無聞的福建窯變瓷器亦徹底征服日本,和宋代的飲茶方法一起演化成今天的日本茶道。宋朝,這個看起來綿軟的帝國無意間成就了後世不可超越的瓷器藝術巔峰。(《特別呈現》 20170603 瓷路 第三集 天青)

  • 豪放的蒙古人為何對不禁磕碰的瓷器一往情深?

    豪放的蒙古人為何對不禁磕碰的瓷器一往情深?

    豪放的蒙古人為何對不禁磕碰的瓷器一往情深?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我國古陶瓷大師陳萬里先生曾經把元青花的起源列為瓷器史上的謎團之一。誰能想到,當馬背民族將接近四分之一地球面積囊括懷中之後,依託完整的交通體系,這個龐大帝國的文化交流和融合過程被繪製在精美的白瓷上,最終誕生一種名為元青花的瓷器。元青花,因其記錄著一段宏大歷史而載入史冊。(《特別呈現》 20170604 瓷路 第四集 異彩)

  • 歐洲人對中國瓷器有多喜愛?看看荷蘭國寶代爾夫特藍陶的起源

    歐洲人對中國瓷器有多喜愛?看看荷蘭國寶代爾夫特藍陶的起源

    歐洲人對中國瓷器有多喜愛?看看荷蘭國寶代爾夫特藍陶的起源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歐洲人對中國瓷愛不釋手,他們嘗試製造並造出了青花陶器,這就是今天的荷蘭國寶——代爾夫特藍陶的起源。然而除了形似,由於荷蘭人還沒有掌握爐溫的秘訣,使這些倣品仍然沒有擺脫陶器的本質,當時那些陶器的硬度和質感遠不如瓷,似乎連老鼠都能把它咬破。 (《特別呈現》 20170605 瓷路 第五集 望海)

  • 景德鎮瓷器何以能夠陳列在世界各國博物館中?

    景德鎮瓷器何以能夠陳列在世界各國博物館中?

    景德鎮瓷器何以能夠陳列在世界各國博物館中?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景德鎮的三寶村,以“影青瓷”的原料産地聞名,這裡也吸引荷蘭人前來。中國瓷器聞名中外,大批外國人在利益的驅使下來到中國,將中國瓷器運往國外,如今,國外的很多國家博物館都收藏景德鎮所産的瓷器。景德鎮獨産的制瓷原料高嶺土成為制瓷的基礎,再加上瓷石合理的配比,燒製成令人驚嘆的瓷器。中國瓷器燒制工藝的複雜就令很多外國人望而卻步。乾隆年間景德鎮燒制的大瓷瓶有著15種釉彩、16道紋飾以及12幅彩繪圖案,集宋元明清所有名瓷重器于一身,成為世間孤品。 (《特別呈現》 20170606 瓷路 第六集 窯變)

絲路好物産
  • “玉石之路”以和田為中心 小方盤古城被認為是漢玉門關

    小方盤古城,位於敦煌城西北90公里處,因為出土過玉門都尉等漢簡,被認為是漢玉門關。歷史上玉門關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關口,始置於公元前111年,因此前長時期大規模玉石由此輸入中原地區而得名。

  • 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又被稱為“香料之路”

    在中國沿海曾有這樣一個港口,船舶往來如織,裝載著各種商品,駛往世界各地。在這裡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新面孔,他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表現出對這個港口的期待與好奇。這個繁華的港口就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刺桐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