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6/12/06 11:09:02 綜合 來源:時代商報 |
|
當初澳大利亞足聯被獲准加盟亞足聯時,曾在亞洲、特別是中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如今,當澳洲“袋鼠”向亞運會吹響了進軍號角時,似乎除了一小部分亞洲國家表現出恐慌和無助外,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還是持歡迎態度的。畢竟,當曾經的中日韓“三國爭霸”演變成目前中國軍團的“獨角戲”時,的確需要一個“如狼似虎”的對手來激起亞洲諸強、尤其是中國軍團的參賽鬥志。而澳大利亞此刻發出的加入信號也許恰是時候。
猜想1
中國軍團壟斷局面將被打破?
用風卷殘雲來形容中國軍團在多哈的奪金氣勢毫不為過,而曾幾何時能對中國奪金造成阻礙的日韓兩隊在本屆亞運會上也顯得毫無辦法。不過,中國軍團一枝獨秀的壟斷局面,在讓對手望而卻步的同時,也使眾多國內觀眾失去了對亞運會的關注和興趣。
畢竟,體育喪失了競爭也就喪失了存在的意義。只有在競爭中傳達的友誼,才是體育需要表達的精神。而沒有冷門、沒有意外、甚至連競技比賽最基本的懸念都缺少的亞運會,的確是到了該打破舊格局的時候了,而澳大利亞無疑就是那個可以改寫亞運新秩序的“天外來客”。
事實上,把澳大利亞視為亞洲諸強的勁敵不無道理。在今年3月墨爾本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上,澳大利亞面對加拿大、英國等勁敵,發揮東道主優勢豪奪84金,位居獎牌榜第一。這一成績顯示了他們參加綜合性運動會的豐富經驗。
猜想2
到南半球參賽隊員面臨考驗?
澳大利亞的加盟對提升亞運會金牌的含金量和競技水平的好處自不必説,但正如亞奧理事會副主席霍震霆所言,作為一個體育強國,澳大利亞一旦加入亞運會,肯定會使很多亞洲體育小國或地區失去表演機會。因此霍震霆認為如果允許澳大利亞參加亞運會,將對亞洲體育全面發展産生負面作用。
事實上,澳大利亞的加盟還會涉及到未來的亞運會很可能要被轉移到南半球進行。畢竟作為亞運會的成員之一,澳大利亞舉辦亞運會將無可厚非,而澳大利亞本身又不乏舉辦大型綜合運動會的經驗。2000年悉尼奧運會以及2006年英聯邦運動會的成功舉行讓澳大利亞完全有能力、有資格承辦亞運會。不過,南半球的氣候對亞洲隊員來説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到時候習慣了北半球訓練節奏的運動員們不得不面臨一番痛苦的季節和時差上的調整。
猜想3
亞運會規模全面趕超奧運會?
不難想象,澳大利亞一旦參加亞運會,亞運會無論是在參賽人數上還是在舉辦規模上都有可能與奧運會一較高下。據記者了解,多哈亞運會是亞運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有超過1萬名運動員參加本次比賽,成為歷屆亞運會之最。本屆亞運會共設39個大項、424個小項,同樣也是亞運會歷史上設項最多的一屆。4年後的廣州則有望繼續“增肥”。這與不斷“瘦身”的奧運會形成鮮明對比。
不過,在亞運會不斷壯大、趕超奧運會規模的同時,亞運會的競技水平卻與奧運會相距甚遠。而澳大利亞的加盟勢必要大大提升亞運會的整體實力和競爭水平。到那個時候,亞運會全面趕超奧運會才名副其實。
猜想4
亞運會將失去“亞洲味道”?
儘管多哈亞運會的戰火才剛剛燃起,但無論是參賽隊伍,還是報道媒體都對本屆亞運會少了些許“亞洲味道”而感到沒有歸屬感。據前方同行介紹,從主新聞中心的媒體運營到選手村的工作安排,再到各賽場的賽事運營,幾乎每一個部門的負責人都是黃頭髮、藍眼睛、高鼻子的“非亞洲人”。
從官方給出的多哈亞組委構成來看,澳大利亞人佔10.06%,希臘人佔7.07%,英國人佔4.72%,意大利人佔4.38%,美國人佔2.65%,他們構成了組委會各個部門的高層管理者。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英語成了本屆亞運會的官方語言。毫不誇張地講,多哈亞運會儼然已成了英聯邦人舉辦的亞運會。而一旦澳大利亞“入亞”成功,亞運會的“亞洲味道”是否會變得越來越淡直至消失呢?而沒有了 “亞洲味道”的亞運會還能被稱為亞洲人4年一屆的體育盛會嗎? |
|
|
|
|
|
|
|